还原二氧化碳的方法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12158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80014708.7

    申请日:2011-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12 C01B32/40 C25B3/04 C07C9/04

    Abstract: 本发明的方法具备以下的工序:准备装置的工序(a),该装置具备阴极室(102)、阳极室(105)和固体电解质膜(106),其中,阴极室具备阴极电极(101),阳极室具备阳极电极(104),阳极电极具备氮化物半导体区域(302),氮化物半导体区域的一部分表面被镍或钛区域(303)覆盖,区域(303)接触氮化物半导体区域,在阴极室中保持第1电解液(107),在阳极室中保持第2电解液(108),阴极电极接触第1电解液,阳极电极接触第2电解液,第1电解液含有二氧化碳,阴极电极与阳极电极电连接,阳极电极具备阳极电极端子(111),区域(303)与阳极电极端子隔开;和对氮化物半导体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照射具有250nm以上且400nm以下波长的光,还原第1电解液中的二氧化碳的工序(b),其中,也对区域(303)照射光。

    具备具有表面纳米结构的氧电极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939868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0980104659.9

    申请日:2009-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57 H01M4/8605 H01M4/92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所具备的氧电极是具有多个碳颗粒(1)、碳薄膜(2)以及表面纳米结构(3)的氧电极;所述碳颗粒(1)由于所述碳薄膜(2)而互相粘结;所述表面纳米结构(3)被形成于所述碳薄膜(2)的表面上;所述表面纳米结构(3)具有由Pt构成的催化剂纳米颗粒(4)以及碳纳米颗粒(5);所述碳颗粒(1)分别具有30nm以上100nm以下的直径;所述催化剂纳米颗粒(4)具有1.7nm以上3.1nm以下的直径;所述碳纳米颗粒(5)具有1.0nm以上11.2nm以下的直径。由此构成,催化剂纳米颗粒(4)被关闭在了碳纳米颗粒(5)所形成的三维结构内,并且能够在催化剂纳米颗粒(4)的表面上维持着反应物质可到达的空间的同时被固定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