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堆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77402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80124219.X

    申请日:2009-06-0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堆,在具有偶数个电解质-电极结构体(MEA)和交替层叠的金属隔板的电池单元(12A、12B)之间形成有冷却介质流路(44),由于没有将形成冷却介质流路的隔板彼此沿层叠方向支承的结构,因此存在各电池单元之间无法保持层叠时的载荷的问题。本发明在第一(12A)及第二(12B)各发电单元内,由隔板的缓冲部形成的凸部彼此隔着MEA沿层叠方向配置在相同位置,并且在第一发电单元与第二发电单元之间,通过将缓冲部的凸部配置成交错排列,而将冷却介质流路中的第一发电单元的凸部和第二发电单元的凸部沿层叠方向配置在相同位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燃料电池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24225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02599.9

    申请日:201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保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且使流体沿缓冲部顺利流通的燃料电池。燃料电池(10)中,将第一电池单元(12A)和第二电池单元(12B)交替地层叠。在构成第一电池单元(12A)的第一金属隔板(14A)的面(14a)上形成的入口缓冲部(42a)及出口缓冲部(42b)上设置有模压凸部(46a)、(46b)。在构成第一电池单元(12A)的第二金属隔板(18A)的面(18a)上形成的入口缓冲部(60a)及出口缓冲部(60b)上设置有连续引导凸部(64a)、(64b)。将模压凸部(46a)、(46b)和连续引导凸部(64b)、(64a)设定于在层叠方向上相互重叠的位置。

    燃料电池堆栈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10485A

    公开(公告)日:2008-01-23

    申请号:CN200710136838.3

    申请日:2007-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 H01M8/2475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栈(10),其中,构成燃料电池堆栈(10)的各燃料电池组件(12)具备第一隔板(24)、第二隔板(26)及第三隔板(28)。在第一隔板(24)、第二隔板(26)及第三隔板(28)的外周部,分别在规定的位置将规定数的负荷承受部(76、80及82)一体化,并且,所述负荷承受部(80)比所述负荷承受部(76、82)更向壳体(14)侧突出。通过将树脂夹片(88)插入负荷承受部(76、80及82),第一隔板(24)、第二隔板(26)及第三隔板(28)经由所述树脂夹片(88)被一体保持。

    连接器
    28.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94865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80068535.X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任务]提供一种连接器,其是可与设置在燃料电池中的卡止部接合的,其中,连接器容易地锁定到卡止部。[方案]一种能够附接到燃料电池3并且从其脱离的连接器1,其中,燃料电池包括多个板9,所述多个板在预定的堆叠方向上间隔地布置并且每个板具有接收凹部11,所述多个板中的各个接收凹部的每一个设置有卡止部21,连接器包括能够插入到所述多个板的各个接收凹部中的壳体25、由壳体保持并且当壳体插入到各个接收凹部中时电连接到所述多个板的端子构件27、能够插入到壳体中的杆31以及锁定构件29,锁定构件响应于由于杆的插入而引起的按压力而绕在堆叠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并且与卡止部接合。

    燃料电池堆
    29.
    发明公开
    燃料电池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3849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15899.2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堆具备:电池层叠体,其为将膜电极组件和隔板交替层叠而成;外壳,其包围电池层叠体;以及引导构件,其安装在外壳的内壁,具有在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并向隔板的缘部突出的被卡合部。隔板具有与引导构件的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内壁具有支承引导构件的引导支承部。引导支承部具有限制引导构件在内壁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和限制引导构件在与层叠方向正交且与内壁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

    电连接结构
    30.
    发明公开
    电连接结构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57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1

    申请号:CN202311417477.5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结构,抑制连接部的磨损。电连接结构(1)包括第一端子(2)和与第一端子能够拆卸地连接的连接器(3)。连接器具有:壳体(24),其具有壳体主体部(26)和收容第一端子的收容槽(27);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端子(25),其设置于各个所述收容槽,与对应的第一端子接触。第一端子具有朝向Y方向凹陷的卡止孔(21)。壳体具有:卡止部(28),其支承于壳体主体部且能够移位至Y方向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以及操作部(29),其结合于卡止部。通过在卡止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由卡止部将对应的卡止孔卡定,从而限制第一端子相对于壳体在X方向上移动。在卡止部位于第二位置时,卡止部从对应的卡止孔脱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