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多个电源设备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90094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01764.3

    申请日:2021-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个电源设备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法,属于电源状态测量技术领域。该适用于多个电源设备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包括如下步骤:分别将多个待测电源设备夹住;S2:根据待测电源设备的额定功率的大小和额定电压的大小获取待测电源设备的第二优先级,根据待测电源设备的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获取待测电源设备的第三优先级以按照第三优先级对待测电源设备进行排序,根据各个待测电源设备的第三优先级、测试需求以及测试工具的空闲状态分别获取各个待测电源设备的测试流程;S3:将待测电源设备连接于相匹配的电子负载,并根据测试流程依次控制空闲测试工具对待测电源设备进行测试。本发明实现自动化测试,测试效率较高。

    一种输出电压自适应调节的多相DCDC电源控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0677043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863470.3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出电压自适应调节的多相DCDC电源控制电路。包括CPU核心电源、处理器、自适应电压定位电路、数字环路补偿电路,CPU核心电源依据获取的处理器的检测电压与设定电压值的对比结果调节输出电压,数字环路补偿电路依据处理器的外部电压与设定电压值的对比结果补偿输出电压,自适应电压定位电路依据检测电路调节设定电压值。现有技术中,当核心电源对处理器的输出电流快速变化时,核心电源的相应速度不足,将导致输出电压波动过大。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CPU核心电源、自适应电压定位电路、数字环路补偿电路三者的配合使得当输出电流快速变化时,输出电压能够维持稳定。

    一种用于多相并联工作模式电源的实时能耗管控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1072733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858740.1

    申请日:201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相并联工作模式电源的实时能耗管控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测负载功率;步骤二、根据负载功率制定满足用电需求的多相并联供电单元;步骤三、通过检测电路实时检测负载功耗情况;步骤四、根据负载功耗的大小计算得出多相并联供电单元所需并联的相数。本发明实现了供电单元一级的能耗管控,能拓宽供电单元的高转换效率负载区间,使供电单元在有效的负载工作区间均有较高的转换效率,有效拓宽了供电单元的高转换效率区间,使供电单元的负载适应性更强,整体转换效率更高,绿色性能指标更优。

    一种面向高密度组装的大功率供电背板

    公开(公告)号:CN1106914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63051.X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密度组装的大功率供电背板,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基本供电单元,所述基本供电单元包括:进线焊盘L、进线焊盘N、电源L层、电源N层以及至少一个供电接口,所述电源L层与所述电源N层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所述进线焊盘L与所述电源L层电连接,所述进线焊盘N与所述电源N层电连接,所述电源L层和所述电源N层分别与所述供电接口的L脚和N脚电连接。本发明应用灵活性好,适配性高,能够实现计算插件的高密度组装,占用空间小,发热均匀,供电安全性高,可维护性好。

    一种用于DC/DC供电单元的故障现场锁存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1839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867706.0

    申请日:2019-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DC/DC供电单元的故障现场锁存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预设时间间隔采集DC/DC电源模块的状态参数信息;步骤二、预设若干个状态参数区域,将状态参数信息存入所述状态参数区域;步骤三、当若干个状态参数区域存满时,与当前时间相差最大的状态参数区域内的状态参数信息被溢出舍弃,其余状态参数信息依次后移到相邻的状态参数区域中,最新采集的即时状态参数信息存入与当前时间相差最小的状态参数区域中。状态参数涵盖更加全面、参数监测实时性更强、通讯更加可靠,并增加故障现场锁存功能,便于故障发生后全方位分析故障发生前的整体状态信息,为查找故障诱因、为后期规避设计缺陷和改进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种基于智能保险丝的电源总线保护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058153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70365.2

    申请日:2019-09-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智能保险丝的电源总线保护电路,包括控制器,电源总线电路,智能保险丝,智能保险丝设置在电源总线电路中;智能保险丝包括内置的电流检测电路、功率开关电路、AD转换电路、电流比较电路、内部寄存器和通讯接口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实时电流,将电流值转化为相应比例的模拟电压;AD转换电路,根据模拟电压并获得实时电流值;内部寄存器,用于存储限流阀值,且获取并存储实时电流值;控制器通过通讯接口电路和内置寄存器连接,实现获取、更改限流阀值并返回到内置寄存器。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电源总线电流的实时监测和限流阈值的在线调节,当后端电源发生短路故障导致总线电流变化幅度超过设定值时,能够实现快速保护。

    用于机房供电的高压整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0673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976874.5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房供电的高压整流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移相降压变压器、第一至第四整流柜;第一和第二移相降压变压器接收初始高压三相交流电并且对其进行降压处理;第一移相降压变压器使初始高压三相交流电后移第一预定相位以便将得到的第一相移降压交流电压传递给第一整流柜,使初始高压三相交流电前移第二预定相位以将得到的第二相移降压交流电压传递给第二整流柜;第二移相降压变压器使初始高压三相交流电前移第三预定相位以将得到的第三相移降压交流电压传递给第三整流柜,使初始高压三相交流电前移第四预定相位以将得到的第四相移降压交流电压传递给第四整流柜;而且,第一至第四整流柜分别将第一至第四相移降压交流电压进行整流以便负载提供直流电。

    芯片功耗实时检测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2905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980225.2

    申请日:2015-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功耗实时检测方法,包括:设立测试电路,所述测试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保险丝、电源电路和电子负载,连接在保险丝两端的用于测量保险丝两端的电压值的电压测量装置,与电压测量装置连接的数模转换装置,以及与数模转换装置连接的计算装置;设置电子负载为不同功耗值,利用测试电路测量流经保险丝的输入电流值;利用电子负载实际功耗值和输入电流拟合出曲线公式,其中曲线公式以输入电流为自变量,以功耗值为因变量;基于曲线公式,根据被测芯片的输入电流值推算出被测芯片的实际功耗值。

    一种面向高密度组装的大功率供电背板

    公开(公告)号:CN110691487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0863051.X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密度组装的大功率供电背板,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基本供电单元,所述基本供电单元包括:进线焊盘L、进线焊盘N、电源L层、电源N层以及至少一个供电接口,所述电源L层与所述电源N层之间填充有绝缘介质,所述进线焊盘L与所述电源L层电连接,所述进线焊盘N与所述电源N层电连接,所述电源L层和所述电源N层分别与所述供电接口的L脚和N脚电连接。本发明应用灵活性好,适配性高,能够实现计算插件的高密度组装,占用空间小,发热均匀,供电安全性高,可维护性好。

    一种I2C通信总线的共模噪声抑制方法和总线网络

    公开(公告)号:CN11070435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870858.6

    申请日:2019-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2C通信总线的共模噪声抑制方法和总线网络,方法包括:设置I2C总线包括数据线、数据线信号地、时钟线以及时钟线信号地;在每个参与I2C通信的设备的SDA引脚与I2C总线的数据线和数据线信号地之间增加第一共模滤波器,在每个参与I2C通信的设备的SCL引脚与I2C总线的时钟线和时钟线信号地之间增加第二共模滤波器,所述设备包括主机和从机。本发明能够提高抗干扰能力,端口处波形完整、质量高,且通信距离长、允许多次跨电路板传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