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7576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96441.9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W16/14 ,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新一代无线电和WiFi共存的非授权频谱接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主要用户进行波束扫描以获取主要基站的最佳通信方向,次要用户进行波束扫描以获取次要基站的最佳通信方向;S2,主要用户和次要用户分别在各自的最佳通信方向上同时进行LBT频谱感知,并将感知结果反馈给基站,以便于基站将感知结果传输给数据中心;S3,数据中心根据主要用户的感知结果和次要用户的感知结果制定接入策略。该系统包括主要用户、主要基站、次要用户、次要基站、数据中心,主要基站和次要基站均与数据中心通讯连接。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频谱感知结果误报、漏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494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08181.2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南支槽的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读取高空位势高度场,并对等值线进行分析;对位势高度场等值线进行滤波处理;构建各等值线数据点序列;计算得到各等值线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识别各等值线最小值点作为槽线节点;在南支槽活动区域检测是否存在槽线节点;检测指定区域最北等值线是否闭合,确定南支槽起始节点;由北向南依次接续各等值线最小值点为南支槽节点;判断最南最北节点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阈值,若是,则无南支槽;否则,对南支槽进行曲线拟合确定南支槽的位置。本发明通过求导自动识别南支槽线,提高天气预报的效率和规范性,及时对天气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促进天气预报的业务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619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841839.7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17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体弹簧和多尺度体积不变的软组织形变模拟方法,属于软组织模型技术领域,包括:S1、构建软组织模型;所述软组织模型由质子弹簧模型和虚拟体弹簧形成的若干四面体单元构成,每个所述四面体单元中包含3个虚拟体弹簧,用于获取软组织模型表面节点信息及内部体积信息;S2、计算软组织模型多尺度体积不变的体积;S3、基于软组织模型多尺度体积不变的体积,模拟软组织模型的形变过程,确定模型质点在形变过程中的位置坐标,实现软组织形变模拟。本发明方法为虚拟软组织模型快速回弹,提高计算速率,以及更好与力反馈设备交互,有效解决虚拟仿真模型真实性与实时性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49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708181.2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南支槽的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读取高空位势高度场,并对等值线进行分析;对位势高度场等值线进行滤波处理;构建各等值线数据点序列;计算得到各等值线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识别各等值线最小值点作为槽线节点;在南支槽活动区域检测是否存在槽线节点;检测指定区域最北等值线是否闭合,确定南支槽起始节点;由北向南依次接续各等值线最小值点为南支槽节点;判断最南最北节点距离是否小于预设的阈值,若是,则无南支槽;否则,对南支槽进行曲线拟合确定南支槽的位置。本发明通过求导自动识别南支槽线,提高天气预报的效率和规范性,及时对天气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促进天气预报的业务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8037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010961607.1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的TrajGRU网络的气象雷达回波外推方法,S1、读取多层雷达图像序列数据bin文件,将读取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序列;S2、将处理后的所述灰度图序列输入到根据像素预测准确程度计算损失函数中权重的TrajGRU深度学习网络中,训练得到预测模型;S3、将用于预测的实况雷达图序列输入预测模型中,得到外推雷达图序列结果。本发明对雷达图像序列数据做预处理,读取为灰度图序列后,输入到能接受多层雷达图像序列和根据像素预报准确度而得到损失函数中不同的权重的TrajGRU网络模型中,并获得预测模型。改进后的TrajGRU网络模型能更准确的捕获雷达图片的时空相关性;外推结果能够更好保持图像细节,雷达回波分布更接近真实雷达扫描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489691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641076.7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IISPH流体仿真计算方法,属于IISPH流体仿真计算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基于IISPH方法中某一帧前后的每个粒子的属性构造训练数据集,数据集包括粒子及周边光滑核半径内粒子群的位置、密度、中间密度和输入压强,以此数据集训练LSTM神经网络,利用训练后的模型用于IISPH框架中,替换原有压力加速度求解的模块,作为新的数据驱动,从而计算粒子下一帧的速度与位置。本发明在保证流体的不可压缩性计算结果的高精度情况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方法中压力加速度求解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13759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0868066.0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成都淞幸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6/22 , G06F16/2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风场急流线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大气风场格点矢量场数据,并建立格点位置二维图;S2、获取各个格点处的风向相干性系数;S3、选取急流区域候选格点;S4、选取急流区域的格点;S5、扩充二维图边界;S6、建立九宫格赋值表;S7、调整九宫格赋值;S8、根据赋值计算结果并在索引表中查询索引结果,提取骨架点;S9、补充骨架点;S10、获取每个骨架点的风力重心;S11、将每个骨架点的风力重心连成线,得到大气风场的急流线。本发明根据大气风场格点矢量数据可以自动识别急流区域并绘制急流线,加速了气象业务现代化和提高了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的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823042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005476.2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压线气压槽线和脊线的绘制方法,包括步骤:判断等压线是否为闭合曲线,若是则通过弦切法提取槽点和脊点,否则根据等压线所处位置提取槽点和脊点;追踪槽点和脊点并连接出槽线和脊线。在本发明中,基于弦切法实验了气压场等值线的槽点和脊点提取,并且根据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算法提出了独特的槽点和脊点连线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槽线和脊线自动识别结果。槽线和脊线连接结果页符合天气系统槽、脊线分析的要求,能够较好地反应槽点和脊点的趋势,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完成天气系统槽线和脊线的自动分析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022135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0500897.7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切变线的方法:将风场进行标准化处理;对格点进行分区,并将分区后格点上的风矢量进行叉乘计算,由叉乘正值得到风场中的气旋性特征点;取最大叉乘正值的建立判定阈值,并从所述气旋性特征点中筛选出切变节点;根据所述切变节点分析方法消除相交切变线,分组连接切变节点构成切变线。本发明利用二维矢量叉乘结果进行判定和筛选可能的切变,最终连接切变节点形成切变线,达到自动识别且定位切变线的目的。目前气象业务中切变线分析依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本发明解决了由预报人员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手工操作而存在的弊端问题,为实现气象业务中的自动化分析预报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44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028091.4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订正一类错误西风带槽线的方法,属于气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确定问题槽线以及截断点,利用截断点将问题槽线断成南北段槽线,分别对南北段槽线进行订正,得到光滑的曲线。本发明解决了在高空天气图中处理不合理的槽线形态,正确表述槽前槽后不同类别的天气情况的问题,为实现精细准确的自动化分析预报、为解放预报员打下坚实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