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加废玻璃集料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59393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380548.3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闵召辉 周琳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加废玻璃集料的环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沥青混合料由环氧沥青A部分环氧树脂、环氧沥青B部分固化组分、废玻璃集料、粗集料、细集料及矿粉为原材料制备而成。本发明所述的混合料在路用性能方面具有良好且稳定的强度、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滑性能;在功能性性能方面则兼顾一定的反光性能。本发明采用国产环氧沥青,废玻璃掺量最高可达集料总质量的60%左右,避免了普通沥青混合料及一般改性沥青混合料玻璃集料与沥青粘附性不足而导致路用性能明显下降的问题,可大量处理工业生产生活产生的大量废玻璃,符合节能环保理念;同时制备方法简单,便于就地取材,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种路面及桥面铺装材料阻尼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21225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96866.8

    申请日:2012-03-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路面及桥面铺装材料阻尼特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精确地测出路面或桥面铺装材料的阻尼比。其实现步骤为:根据实测数据计算确定阻尼测试时需考虑的车辆荷载激振的时间频率范围,取铺装材料长梁,并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得到铺装材料长梁在车辆荷载激振时间频率范围内的所有模态振型,及其各自对应的无阻尼自振频率。对计算得到的各阶模态振型进行测试,获取各阶模态振型对应的激振信号和响应信号。根据所获得的激振信号和响应信号计算得到各阶模态振型的频响函数,并绘制各阶模态振型的频响函数幅值与频率的关系曲线,确定各阶模态振型的阻尼自振频率,从而计算出各阶模态振型对应的阻尼比。

    一种基于环氧沥青的路面旧料和钢渣再利用的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58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399779.2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氧沥青的旧料和钢渣再利用的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按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集料96.7~98.3%;环氧体系1~2.3%;70#基质沥青0‑1.7%;其中,所述集料由钢渣粗集料与沥青路面旧料组成。制备时先将烘干好的的沥青路面旧料和钢渣按比例加入拌锅内搅拌90s,接着将70#基质沥青加入拌锅内并搅拌90s,最后加入环氧树脂体系搅拌90s,得到旧料和钢渣再利用的混合料。本发明利用环氧树脂体系极大改善了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减少了路面材料对矿物集料的需求,同时减少环氧树脂体系用量,降低了路面造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717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565175.1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方法,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环氧沥青的分子模型并进行结构弛豫,标记模型中的沥青相和树脂相,分别模拟环氧沥青分子模型、沥青相分子模型、树脂相分子模型的体系能量并计算相互作用能,以此指标来表示环氧沥青中环氧树脂与沥青的相容性,该方法克服了普通试验手段无法准确评价热固性环氧沥青相容性的难题,对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路,对提高环氧沥青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微波热裂解技术制备生物再生剂的方法、生物再生剂、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7233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62592.7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沥青再生剂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微波热裂解技术制备生物再生剂的方法、生物再生剂、应用,其生物再生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生物油:85%~95%;增塑剂:5%~15%。制备方法为(1)将研磨后的玉米芯颗粒在550℃温度下微波热裂解,收集200℃以上冷凝点的液相产物作为生物油。(2)将生物油和增塑剂放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制得生物再生剂。该生物再生剂与沥青相容性较好,运用到沥青再生中,能够有效恢复废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该生物再生剂生物油组分可调、符合路用性能,且生物再生剂的加入可大幅降低石油基再生剂用量,实现农林废料再利用,达到降碳效果。本发明制备工艺环保、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一种制备耐热氧老化型的环氧沥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9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79306.3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耐热氧老化型的环氧沥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环氧沥青包括环氧沥青、抗氧化剂,其中,所述环氧沥青包括环氧沥青A组分、环氧沥青B组分、环氧沥青C组分,所述的环氧沥青A组分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沥青B组分为长碳链的酸酐型固化剂,环氧沥青C组分为50#基质沥青或70#基质沥青,所述抗氧化剂为1010抗氧剂,利用少量的抗氧剂可以明显提高环氧沥青材料耐氧化能力;所采用的抗氧剂来源广、成本低,其可以嵌入在环氧沥青中三维网络结构中,可以清除沥青相自氧化老化过程中活性基团产生的自由基,阻止自由基与氧气分子反应,可以有效减缓沥青相的自氧化老化,可以降低材料成本。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71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65175.1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方法,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环氧沥青的分子模型并进行结构弛豫,标记模型中的沥青相和树脂相,分别模拟环氧沥青分子模型、沥青相分子模型、树脂相分子模型的体系能量并计算相互作用能,以此指标来表示环氧沥青中环氧树脂与沥青的相容性,该方法克服了普通试验手段无法准确评价热固性环氧沥青相容性的难题,对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路,对提高环氧沥青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弹性固化道床材料及其室内试件成型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777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24618.0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固化道床材料及其室内试件成型制作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材料技术领域。弹性固化道床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石灰岩100份;矿粉6~8份;橡胶颗粒8~12份;环氧沥青9~12份。本发明的弹性固化道床材料,采用环氧沥青作为主要固化材料,对石灰岩进行固化,能得到强度高且性能优越的道床材料,且通过特定组分橡胶颗粒的添加,提升了道床材料的弹性,本发明原材料的选材环保经济,能很好地降低弹性固化道床的造价,通过本发明的成型方法得到的试件经疲劳重复加载试验验证,性能均能满足聚氨酯固化道床块性能要求,能更低成本的得到性能不弱于聚氨酯固化道床的道床结构,且施工工艺简单,适于在轨道交通领域推广应用。

    一种高强度永久性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510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54927.0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永久性路面及其施工方法。该高强度永久性路面结构层从下到上依次为基层、滑动层、装配式预应力水泥混凝土下面层、粘结层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本发明充分结合了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的优点,下面层为装配式预应力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承载力高,使用寿命长,抗车辙能力强的特性,上面层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噪音小、易养护的优点。另外,由于预应力的存在可以防止水泥混凝土下面层产生裂缝,从而避免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出现反射裂缝,是一种适用于重载交通和高等级道路的长寿命路面结构。

    一种聚氨酯预聚体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7396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399601.8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预聚体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聚氨酯预聚体改性环氧树脂包括按体积比为1:0.15~0.2的A组份和B组份,所述A组份包括以下按质量分数计的原料:环氧树脂为10%~20%,聚丙二醇为50%~65%,甲苯二异氰酸酯为10%~15%,催化剂为5%~10%;所述B组份包括以下按质量分数计的原料:酸酐固化剂为90%~95%,促进剂为0.5%~5%。通过调整聚氨酯预聚体中不同软硬段比例,从而提高聚氨酯的可接枝量和相容性,使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具有高的拉伸强度、高的断裂伸长,且断裂延伸率是纯环氧树脂的75.6~131.1倍,显著提高了环氧树脂的韧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