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胶囊缓释技术的热固性聚氨酯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304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566477.0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胶囊缓释技术的热固性聚氨酯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基于微胶囊缓释技术的热固性聚氨酯沥青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固化剂微胶囊0.3~1.2份,聚氨酯预聚体0.6~1.1份,沥青0.9~1.2份,相容剂0.1~0.7份,以及矿料30~60份。将胺类固化剂制备成微胶囊,使之分散在聚氨酯沥青中,微胶囊在施工碾压过程中荷载的作用下释放固化剂,固化剂与聚氨酯沥青发生固化反应,进而增强了聚氨酯沥青材料的性能。该材料施工简单,对聚氨酯沥青材料的固化时间不需要再予以严格的控制,避免了聚氨酯沥青材料提前固结硬化。本发明实现了聚氨酯沥青材料由热塑性到热固性的转变,提高了聚氨酯沥青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

    一种伸缩缝用胶粉环氧沥青胶结料及预制结构、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9601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98314.0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伸缩缝用胶粉环氧沥青胶结料及预制结构、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材料,其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基质沥青9~11份、环氧树脂2~5份、固化组分2~5份、胶粉3~7份、矿质集料68~85份。在基质沥青中引入胶粉以及环氧树脂与环氧树脂固化剂,能够改变了沥青的热塑性,使无缝伸缩缝具备优异的高低温性能。用该结料制备预制式无缝伸缩缝结构,并进行路面施工,将伸缩体构件在预制场预制生产,在现场进行安装施工,无需大型设备,维修运输便捷,施工时间短、施工成本低。同时,可以避免环氧沥青混合料现场摊铺养生时间长,封闭交通时间长的缺点。

    一种适用于重载路面面层的石灰岩环氧沥青混合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070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83868.6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重载路面面层的石灰岩环氧沥青混合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所述石灰岩环氧沥青混合料为石灰岩SMA‑13骨架密实型环氧沥青混合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0.6‑1.2份的环氧树脂,0.7‑1.9份固化剂,3.4‑4.0份的SBS改性沥青,100‑120份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的石灰岩矿料,并用石灰岩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重载路面面层结构,本发明的石灰岩环氧沥青混合料铺筑的面层强度高承载能力高,抗车辙能力强,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和抗滑性能,抗疲劳性能较强,能够保证在重载交通下保证路面结果不受破坏。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717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565175.1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方法,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环氧沥青的分子模型并进行结构弛豫,标记模型中的沥青相和树脂相,分别模拟环氧沥青分子模型、沥青相分子模型、树脂相分子模型的体系能量并计算相互作用能,以此指标来表示环氧沥青中环氧树脂与沥青的相容性,该方法克服了普通试验手段无法准确评价热固性环氧沥青相容性的难题,对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路,对提高环氧沥青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制备耐热氧老化型的环氧沥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9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79306.3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耐热氧老化型的环氧沥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环氧沥青包括环氧沥青、抗氧化剂,其中,所述环氧沥青包括环氧沥青A组分、环氧沥青B组分、环氧沥青C组分,所述的环氧沥青A组分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沥青B组分为长碳链的酸酐型固化剂,环氧沥青C组分为50#基质沥青或70#基质沥青,所述抗氧化剂为1010抗氧剂,利用少量的抗氧剂可以明显提高环氧沥青材料耐氧化能力;所采用的抗氧剂来源广、成本低,其可以嵌入在环氧沥青中三维网络结构中,可以清除沥青相自氧化老化过程中活性基团产生的自由基,阻止自由基与氧气分子反应,可以有效减缓沥青相的自氧化老化,可以降低材料成本。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71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65175.1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方法,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环氧沥青的分子模型并进行结构弛豫,标记模型中的沥青相和树脂相,分别模拟环氧沥青分子模型、沥青相分子模型、树脂相分子模型的体系能量并计算相互作用能,以此指标来表示环氧沥青中环氧树脂与沥青的相容性,该方法克服了普通试验手段无法准确评价热固性环氧沥青相容性的难题,对环氧沥青相容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思路,对提高环氧沥青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高赝电容性能的Zn-CoP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6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59369.2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高赝电容性能的Zn‑CoP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六水合硝酸锌、六水合硝酸钴、尿素和氟化铵置于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步骤二、得到Zn‑Co(OH)F前驱体;步骤三、将上述步骤二的前驱体置于瓷舟中,在氩气的保护下进行煅烧,得到锌掺杂的钴氧化物;步骤四、将上述步骤三得到的前驱体和磷酸盐分别置于两个瓷舟中,在高纯氩气的保护下进行磷化。待管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最终产物Zn‑CoP,本发明在泡沫镍上直接生长Zn‑CoP纳米棒,成功避免了对粘合剂的需求,从而有效降低了活性材料和基板之间的内阻,有利于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

    一种自支撑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析氧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710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532719.0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支撑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析氧的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水热煅烧法通过硝酸铜三水合物、硝酸钴六水合物和尿素制备CuCo2O4/NF;采用以硝酸铁九水合物和硝酸镍六水合物为电解质的电解液来进行三电极系统电沉积操作,制备得到所述自支撑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采用较为廉价的过渡金属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自支撑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复合材料,其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析氧性能,具有较好的创新性,且所用的原料较为廉价易得,所用设备和工艺条件简单,操作简易,安全性高,在工业方面应用价值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研究价值。

    一种自支撑的双金属基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0014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55224.2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支撑的双金属基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材料为核壳结构,核为在泡沫镍基体上负载的ZnCo2O4‑ZnO,壳为沉积于ZnCo2O4‑ZnO复合物表面的CoS。该方法为:对泡沫镍预处理;在泡沫镍上原位生长ZnxCo1‑x(OH)2前驱体,煅烧后得到ZnCo2O4‑ZnO;通过电沉积法在ZnCo2O4‑ZnO@C表面沉积CoS,得到该复合材料。该材料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大量的活性位点,并与电解质充分接触,材料内部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有效缓解长期的法拉第反应;表现出较高的能量密度高、较长的循环寿命;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现性强。

    一种自支撑的双金属基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0014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111655224.2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支撑的双金属基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材料为核壳结构,核为在泡沫镍基体上负载的ZnCo2O4‑ZnO,壳为沉积于ZnCo2O4‑ZnO复合物表面的CoS。该方法为:对泡沫镍预处理;在泡沫镍上原位生长ZnxCo1‑x(OH)2前驱体,煅烧后得到ZnCo2O4‑ZnO;通过电沉积法在ZnCo2O4‑ZnO@C表面沉积CoS,得到该复合材料。该材料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大量的活性位点,并与电解质充分接触,材料内部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有效缓解长期的法拉第反应;表现出较高的能量密度高、较长的循环寿命;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现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