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4491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699001.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锂合金中钪元素的添加方法。通过添加氯化锂(LiCl)、氯化钾(KCl)、氟化锂(LiF)以及三氟化钪(ScF3)所形成的混合熔融盐,通过与熔体发生置换反应的方式在铝锂合金中添加钪元素。本发明优化了熔盐各成分的比例,所制备的混合熔盐具有适宜的熔点,在较低的熔炼温度下即可完成钪的合金化。在加入铝锂合金熔体之后,该混合熔盐能够充分与铝锂合金熔体接触,提高了钪的收得率。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氯化锂、氯化钾、氟化锂等兼具精炼和保护熔体的作用,可降低氧化夹杂。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
-
公开(公告)号:CN11321554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76304.5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碳/钯/镁‑钪的氢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薄膜包括依次设置在基底上的镁‑钪复合膜层,钯催化层和氟碳膜层。其制备方法为先在基底上生长镁‑钪复合膜层,随后在镁‑钪层上原位生长钯催化层,最后在Pd上沉积氟碳膜层。本发明利用钯的催化效应,在吸氢和脱氢阶段,促进氢气与氢原子之间的可逆转换,添加复合钪元素以加速氢原子在镁基体中的扩散,加快氢化物的形成与分解,以使薄膜可在反射态和透明态之间反复快速切换,同时提升膜层的吸放氢循环耐久性。整个反应过程在室温下即可实现。该调光薄膜吸氢响应、脱氢恢复时间短,循环性能好,工艺简单,在氢气传感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59627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43371.1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氟/钯/镁‑钌体系的气致调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气致调光薄膜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底、镁‑钌复合调光膜层、钯催化层和碳氟保护膜层。本发明利用了在吸氢阶段,镁可以吸收氢原子形成镁的氢化物,薄膜从金属的反射态转变为氢化物的透明态,钯膜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钌的添加可以加速氢原子在镁基体内的扩散作用,促进镁转变为镁的氢化物;在脱氢阶段,钌加速了镁氢化物的分解,薄膜由氢化物的透明态转变为金属的反射态。该薄膜在常温下发生上述吸脱氢反应,实现薄膜在透明态与反射态的可逆转化,同时具有耐久性好、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在氢气传感器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860675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911101848.2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过程中镁合金熔体的保护方法,将全氟液体封装在软胶囊中,在镁合金熔体浇注到模具型腔之前,将全氟液体软胶囊放到铸造型腔中,之后密闭铸造型腔,软胶囊在模具或熔体高温条件下破裂,全氟液体溢出气化形成全氟气体,全氟气体与铸型中的空气原位混合形成全氟气体镁合金熔体保护气体,其中空气作为载气,镁合金熔体在全氟气体保护气体的保护下完成充型,从而显著减少镁合金熔体在铸造充型过程中的氧化。与目前镁合金熔体在铸造过程中的保护方法相比,本发明更加简单有效,解决了常规镁合金保护气体难以有效进入密闭铸造型腔的难题,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了含氟物质的使用量,降低了铸造成本与温室气体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8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32160.0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锂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锂合金微弧氧化方法及其采用的电解液。所述铝锂合金的微弧氧化方法包括前处理、微弧氧化和后处理三个步骤。采用的电解液包含有溶质和溶剂,组分为:硅酸钠10~20g/L,强碱6~10g/L,钨酸钠3~5g/L,添加剂0.5~1g/L,溶剂为去离子水。本发明提高了碱性溶质的含量,促使微弧氧化迅速成膜,缩短了加工所需时间。该溶液稳定性好,重复利用率高,所用原料成本低廉,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得具有一定的厚度和耐蚀性的膜层,经过600小时的全浸泡腐蚀以后,表面膜层依然完整,合金基体保持完好;经电化学测试,其腐蚀电流密度可降低接近两个数量级。
-
公开(公告)号:CN110029250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268003.6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延伸率耐热铸造铝合金及其压力铸造制备方法,所述合金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9.0‑12.0%Si、0.05‑0.4%Cu、0.02‑0.05%Mg、0.05‑0.1%Sc、0.3‑0.5%M,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M为Ti,Zr,V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本发明的高延伸率耐热铸造铝合金经压力铸造后,压铸态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达到169MPa,延伸率达到10.0%,200℃高温抗拉强度达到190MPa,高温延伸率达到14.0%,室温和耐热性能优异,而且无需固溶热处理便可应用于汽车零件,满足汽车轻量化发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92355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47606.4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0.2-0.5wt%碳,2.0-4.0wt%硼,8.0-16.0wt%铬,0.7-2.0wt%钛,0.4-0.6wt%镍,1.0-3.0wt%硅,硫<0.05wt%,磷<0.05wt%,余量为铁,本发明添加了特定含量的钛元素,且原位反应生成了微米级和纳米级的陶瓷颗粒,这些陶瓷颗粒不仅能够调控铁硼合金中Fe2B相的形貌尺寸,还能够进一步强化铁基体的耐铝液腐蚀性能,弥补铁基体易被铝液腐蚀的短板;在陶瓷颗粒和Fe2B相这些多尺度化合物的协调作用下,有效地阻碍了腐蚀过程中铝原子向铁基体中扩散,从而大大提高了抗腐蚀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48596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610688611.9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致变色功能薄膜的原位光谱通气测试装置;所述通气测试装置由盒体和盒盖构成,两者之间通过螺纹旋转闭合,边缘开设密封槽,可放入0型圈加强整体的密封性,中间的可视观察窗口用于放置镀有薄膜材料的调光玻璃和普通光学玻璃,便于观察薄膜在透明与反射状态间的转变。通气孔设在可视窗口两侧,外接针型阀和流量计,通入氢氩混合气体。将该装置放入分光光度计的样品仓内,通过调整样品台高度使光斑在可视窗范围内射入,再由积分球接收信号得到薄膜的光谱数据。本发明中的通气装置实现了氢致变色功能薄膜在室温下进行可逆吸放氢实验的光学性能检测,操作方便,气体流量精准可调,密闭性良好,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754256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10815626.6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非热处理强化高强高韧压铸铝镁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压铸铝镁硅合金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Mg:6.0‑8.0wt.%;Si:2.0‑3.6wt.%;Mn:0.6‑0.9wt.%;Ti:0.15‑0.20wt.%;Be:0.004‑0.006wt.%;Ca:0.003‑0.01wt.%;V:0.03‑0.1wt.%;Zr:0.02‑0.1wt.%;RE:0.01‑0.2wt.%;其他杂质总量和小于或等于0.4wt.%,余量为Al。该合金在铸态条件下就具有高强高韧的特点,并且可实现良好的压铸性能,极大地满足了汽车行业大型薄壁车身结构件的应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