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氧还原性能的氮掺石墨烯-五氧化二铌插层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5769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06812.6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氧还原性能的氮掺石墨烯-五氧化二铌插层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五氧化二铌和碳酸钾按照3:1-3:1.5的摩尔比例混合,加热至600-1000℃并维持1小时,继续加热至1050-1300℃并维持1-10小时;用热水洗涤;并在100-500℃干燥1-72小时;将得到的产物置于10-68wt%的硝酸溶液中,搅拌1-7天;重复2-5次;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之后30-80℃干燥1-72小时;与4-乙烯基吡啶以质量比1:0.2-1:5混合后分散到水中;在室温下搅拌1-7天;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并在室温下真空干燥1-72小时;在氩气氛下加热至700-900℃并维持1-10小时,冷却后得到目标催化剂。本发明得到的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中显示了极佳的催化效果,展示了比目前代表性的Pt/C催化剂更好的稳定性、更高的甲醇耐受性以及相当的起始电位。

    一种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液滴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9032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21440.6

    申请日:2012-01-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蛋白质组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液滴微系统。该液滴微系统可与蛋白分离装置在线联用,将已分离的蛋白样品与蛋白酶溶液混合后,利用微体系液滴生成技术将蛋白样品和与之互不相溶的油相在微通道中形成油包水液滴。液滴反应既能短时间内达到常规蛋白质酶解的效率,又能避免记忆效应和交叉污染。微反应器末端设有喷头可直接进行电喷雾质谱检测,该反应器实现了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路线的快速化、自动化和集成化,从而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更详细、更全面的蛋白信息。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生物蛋白复合膜电极的制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477389A

    公开(公告)日:2004-02-25

    申请号:CN03141612.8

    申请日:2003-07-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及生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生物蛋白复合膜电极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首先采用电沉积法制备纳米TiO2多孔薄膜电极,然后用该电极吸附固定生物蛋白从而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生物蛋白复合膜电极。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电沉积二氧化钛膜电极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均匀性与稳定性,又为吸附固定生物分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用本发明制备的二氧化钛-生物蛋白膜电极可以充分有效地拓宽对光的吸收波长范围,为生物光电器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将本发明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控开关等器件的制造上,可增大灵敏度,大幅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起到节能高效的作用。

    一种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癌症标志物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135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0565325.7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癌症标志物成像方法。该方法是由核酸适配体特异性地识别癌症标志物,在结合量子点后,可以用于成像的研究。利用这种方法,以循环肿瘤细胞表面的上皮细胞黏附分子为目标物,实现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的成像。这种方法快速,灵敏,特异性优良,成像清晰准确,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方法。

    一种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液滴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90322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021440.6

    申请日:2012-01-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蛋白质组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液滴微系统。该液滴微系统可与蛋白分离装置在线联用,将已分离的蛋白样品与蛋白酶溶液混合后,利用微体系液滴生成技术将蛋白样品和与之互不相溶的油相在微通道中形成油包水液滴。液滴反应既能短时间内达到常规蛋白质酶解的效率,又能避免记忆效应和交叉污染。微反应器末端设有喷头可直接进行电喷雾质谱检测,该反应器实现了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路线的快速化、自动化和集成化,从而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更详细、更全面的蛋白信息。

    一种纳米溶胶-凝胶膜电极、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588028A

    公开(公告)日:2005-03-02

    申请号:CN200410054034.5

    申请日:2004-08-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本电器元件领域,提供了一种纳米溶胶-凝胶膜电极、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一种抗原测定新方法。目前,尽管电化学免疫法制备传感器突破了常用免疫分析方法需要对检测目标分子进行光学标记或酶标记、操作过程复杂、灵敏度不高等局限性,但是往往由于找不到适当的体系固定抗体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盖有纳米溶胶凝胶膜的电极,电极上覆盖的膜为纳米溶胶凝胶膜,并用长链烷基醇封闭使之绝缘;凝胶中固定有抗体,并通过测定电极的电容变化检测待测物中可与抗体结合的物质的含量。本发明的电极可用于制作检测生物分子的传感器,亦可用于制备可一次测定多种化合物浓度的的电化学检测仪器。

    一种多通道电极微芯片、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563420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7098.8

    申请日:2004-03-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目前,各种基因芯片以微电子学的并行处理和高密度集成技术为特征、以高通量、微型化、智能化等为鲜明特点已在疾病诊断与预测、药物筛选、基因表达谱分析、新基因的发现、基因突变检测及多态分析、基因组文库作图及基因测序等领域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本发明的微芯片将多路进样、分离和检测集于一体并采用集成的微三电极检测系统,通过测定特异性反应所产生的电化学参数变化来实现样品的分离、分析和检测。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无需加入标记化合物,消除了目前基于激光诱导产生荧光或化学发光手段进行检测而导致的目标物测定的准确性或特异性的降低。本发明不仅可以高效率、高通量地分析多种样品,而且,与目前方法的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手持式微量金属元素测试仪

    公开(公告)号:CN2646710Y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03270367.8

    申请日:2003-09-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持式微量金属元素测试仪。现有的微量金属元素测试仪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亦即仪器采集原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各种数据处理,求得相应的微量元素含量。这类测试仪器必须在实验室使用,不易搬动,且价格偏高,不适合于中小企业的使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置功能强大的微处理器,控制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微处理器控制的实时电压通过传感器施加于被测样品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还原电流经过放大电路、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进行信号处理,测试结果由液晶显示器显示,也可存储于闪速存储器中,并可通过计算机接口输出。该手持式微量金属元素测试仪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携带、价格合理,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测定血铅浓度的一次性电化学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2548158Y

    公开(公告)日:2003-04-30

    申请号:CN02264889.5

    申请日:2002-06-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测定血铅浓度的一次性电化学传感器。现有技术测定血铅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存在测定步骤多、时间长、仪器成本高、重现性差等诸多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印刷板印制的圆形工作电极、圆弧形对极和圆弧形参比电极,通过其引出线与分析测试仪连接检测血铅浓度。工作电极、对极及其引出线底层是导电银浆,表层是各占50%的Ag/AgCl,引出线部分是绝缘层遮覆,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制作成本偏低、产品可一次性使用、检测结果稳定、检测操作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