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7930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36450.7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微场景的智能信息交互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区域的实时用电量;若实时用电量超过第一阈值,获得第一发电量额度,并预估用电时间;获得第一区域内的第一储能设备,获得第一储能设备的第一预设使用状态,并判断所述第一储能设备是否满足第一标准;若满足,获得所述第一储能设备的第一储能数据;将所述第一储能数据、所述第一预估用电时间输入至第一评估模型,获得第一电价信息;获得第一发送指令;依据所述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电价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字电网对于紧急用电场景下的信息交互效率较低,无法及时通讯改善用电情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100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598666.4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服务快速反馈处理平台,所述平台由各个业务班组电力成员通过各自的移动终端访问平台业务终端塔杆模型接口,然后由平台同一处理业务,然后高阶塔杆按数据层、内连层、传递层、操控层和接收层的逐渐递进的模式,隔层之间分别由数据显示模块、数据模拟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端口处理模块进行电性连接。本发明,调控中心和其他专业能够在同一平台上同步获取信息,缩短了信息流转时间,实时区和非实时区的信息同步由模型内部解决,使配电输电电所人员不再往返变电站收集信息,在户外巡线抢修结果也能同步发往调度,不受时区间信息同步延时的限制,从而增强了调控中心对故障处置状况的快速决策和集中管控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86213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1098686.1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营销业务中台的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业务请求;基于所述业务请求需要调用的业务数据,采用蚁群算法确定所述业务请求的分配路径数据,所述分配路径数据包括一个或多个最优的分配路径,将所述最优的分配路径作为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进行遗传算法的迭代进化,确定全局最优分配路径;依据全局最优分配路径执行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调度工作。所述电力营销业务中台的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使用蚁群算法融合遗传算法来调度业务,应用遗传算法全局最优收敛的优点,将遗传算法融入到蚁群算法的迭代过程中,能够在每次迭代中产生前端用户对后端业务系统匹配的最优解,加快调度的实时性和合理性,提升用户的被服务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207543147U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21745001.4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客服中心的微服务调控系统,包括:接口服务器集群,包括至少两台接口服务器,用于获取客服终端的指标数据;分布式计算服务器集群,包括至少两台计算服务器,用于对所述指标数据进行计算,获得计算结果;应用服务器集群,包括至少两台应用服务器,用于接收对所述指标数据及所述计算结果的访问请求,并返回访问结果;数据库集群,包括至少两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指标数据提供给所述分布式计算服务器集群进行高速访问;其中,所述接口服务器集群、所述分布式计算服务器集群、所述应用服务器集群及所述数据库集群通过网络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8820860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861367.2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客户服务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呼叫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客服用的智能呼叫监控装置,包括处理器、验证模块、储存模块、服务器和耳机,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预处理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分配模块,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录音模块,所述录音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连接有对话模块。该客服用的智能呼叫监控装置,通过监控模块和录音模块的配合下,对接收到的语音进行监控,加上储存模块的配合,进而将监控下的内容进行存储,从而达到了自动录音的效果,在客服受到投诉时,可根据录音内容进行处理,避免了单一错怪客服现象的发生,进而更加人性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