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电极和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15869408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1681508.4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电极和太阳能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电极包括:主栅和细栅。所述主栅为多个,多个所述主栅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主栅的宽度方向;所述细栅沿所述第一方向呈波浪形设置,所述细栅为多个,多个所述细栅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主栅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主栅中的每一者与多个所述细栅中的任一者相连。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所述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电极。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的栅线电极和太阳能电池具有易于加工、结构稳固等优点,且对改善细栅局部不连续和高度不均匀有显著效果。

    储热供热系统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341346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2081248.1

    申请日:2018-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热供热系统,所述储热供热系统包括:多级热泵机组和储热水罐,所述多级热泵机组具有用于供热的供水端口和回水端口,所述供水端口用于与热网供水管相连,所述回水端口用于与热网回水管相连,所述储热水罐的上部水口与所述供水端口及所述热网供水管相连,所述储热水罐的下部水口与所述回水端口及所述热网回水管相连;其中所述多级热泵机组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储热水罐连通,所述储热水罐可选择性地与热网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储热供热系统,可以保证低温环境下的供热温度,且能实现高效的热能储存,提高供热品质,且储热供热系统可以实现只在谷电时段或热电厂调峰时段用电,降低运行成本,供热时间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98154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0708353.6

    申请日:2017-06-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硅异质结太阳电池。该太阳电池包括:n型晶硅衬底层;轻掺杂n型氢化非晶硅缓冲层,氢化非晶硅缓冲层形成在衬底层的上、下两侧表面上;重掺杂p型氢化非晶硅发射极层,氢化非晶硅发射极层形成在一侧轻掺杂n型氢化非晶硅缓冲层的表面上;重掺杂n型氢化非晶硅背场层,氢化非晶硅背场层形成在另一侧氢化非晶硅缓冲层的表面上;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分别形成在氢化非晶硅发射极层和氢化非晶硅背场层的表面上;合金栅线电极层,合金栅线电极层形成在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氢化非晶硅背场层和氢化非晶硅发射极层的至少一层的表面上;以及电极保护层,电极保护层形成在合金栅线电极层的表面上。

    相变蓄热装置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763833U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20231741.9

    申请日:2019-0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相变蓄热装置,所述相变蓄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相变介质,所述相变介质在液态时的密度小于所述相变介质在固态时的密度;多个沿竖向间隔开设置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相变介质中,且适于与外部管路连通,从下到上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之间的间距单调不变小,且最下方的两个所述换热管的间距小于最上方的两个所述换热管的间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变蓄热装置,可直接减少相变蓄热装置内部的温度不均匀导致的材料失效问题,且同时兼顾了蓄热效率与储热容量。

    储热耦合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831472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21925829.8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热耦合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所述储热耦合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包括:电加热器;储热装置;吸收式热泵机组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工质泵,所述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吸收器相连,所述吸收器通过所述工质泵与所述发生器相连,且所述发生器通过喷淋管路与所述吸收器相连;供热回路,所述供热回路与所述冷凝器相连;其中所述储热装置通过传热回路与所述发生器相连以提供高位热能,所述蒸发器与空气换热以提供低位热能。本实用新型的储热耦合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COP值高,可以大幅降低“煤改电”的运行成本,且系统的结构简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
    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98153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0707435.9

    申请日:2017-06-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硅异质结太阳电池。该太阳电池包括:n型晶硅衬底层;轻掺杂n型氢化非晶硅缓冲层,氢化非晶硅缓冲层形成在衬底层的上、下两侧表面上;重掺杂p型氢化非晶硅发射极层,氢化非晶硅发射极层形成在一侧氢化非晶硅缓冲层的表面上;重掺杂n型氢化非晶硅背场层,氢化非晶硅背场层形成在另一侧氢化非晶硅缓冲层的表面上;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形成在氢化非晶硅发射极层和氢化非晶硅背场层的表面上;金属栅线电极层,金属栅线电极层包括:合金过渡层,合金过渡层形成在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氢化非晶硅背场层和氢化非晶硅发射极层至少一层表面上;含铜导电合金层,含铜导电合金层形成在合金过渡层的表面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