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511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62855.1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池‑电解池耦合制氢系统,电解池内有电解液,电解池中还依次设有析氢阴极、热化学电池阳极、热化学电池阴极、析氧阳极;析氢阴极和热化学电池阳极之间、热化学电池阴极和析氧阳极之间分别使用交换膜分隔开;析氢和析氧独立运行时,析氢阴极和热化学电池阳极之间、析氧阳极和热化学电池阴极之间分别则通过导线连接到外部电路;析氢和析氧需同时进行时,热化学电池阳极和热化学电池阴极之间通过导线直接连接,析氢阴极和析氧阳极之间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本发明在电解池中间安装热化学电池,使用过渡金属氧化还原电对作为中介体,实现电解池阴阳极的解耦,解除阴阳极相互之间的关联限制以及氢气和氧气的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11370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61836.6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47 , H01M10/6555 , H01M10/6556 , H01M10/6557 , H01M10/6568 , H01M50/264 , H01M50/209 , H01M50/213 , H01M50/244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及动力电池组,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冷却部,所述多个冷却部从上至下设置多层冷却子流道,其中,每相邻两层冷却子流道的冷却剂入口分别设置在冷却子流道的相对两侧,以使相邻两层冷却子流道的冷却剂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每一层冷却子流道连通的循环流道,所述循环流道用于使冷却剂从该循环流道所在层冷却子流道的冷却剂入口进入所述冷却子流道,并用于将流出所述冷却子流道的冷却剂泵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冷却剂流向不同的相邻两层冷却子流道进行换热,使流道中冷却剂沿流动方向的温升降低,提高了对动力电池散热效果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84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53708.7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25B1/04 , C25B1/55 , C25B9/65 , C25B9/67 , C25B15/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光电化学‑热电化学耦合产氢系统,包括微生物阳极、光阴极、热化学电池;热化学电池位于微生物阳极、光阴极之间,并且热化学电池的阴极与微生物阳极之间、热化学电池的阳极与光阴极之间均设有离子交换膜;光阴极通过绝缘导热材料与热化学电池阳极连接,使得光阴极热量有效传递到热化学电池阳极;微生物阳极和光阴极通过导线连接到外部电路和设备;热化学电池的阳极、阴极直接通过外电路连接,形成内部回路和形成的电压降。本发明将热化学电池耦合近微生物‑光电催化系统中,一方面提升系统太阳能的转化利用效率;同时降低光热对微生物阳极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1137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661836.6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47 , H01M10/6555 , H01M10/6556 , H01M10/6557 , H01M10/6568 , H01M50/264 , H01M50/209 , H01M50/213 , H01M50/244 , B60L50/6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及动力电池组,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冷却部,所述多个冷却部从上至下设置多层冷却子流道,其中,每相邻两层冷却子流道的冷却剂入口分别设置在冷却子流道的相对两侧,以使相邻两层冷却子流道的冷却剂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每一层冷却子流道连通的循环流道,所述循环流道用于使冷却剂从该循环流道所在层冷却子流道的冷却剂入口进入所述冷却子流道,并用于将流出所述冷却子流道的冷却剂泵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冷却剂流向不同的相邻两层冷却子流道进行换热,使流道中冷却剂沿流动方向的温升降低,提高了对动力电池散热效果的均匀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