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的热力参数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7142B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410680664.7

    申请日:2014-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冲程柴油机换气过程的热力参数计算方法,本发明基于柴油机系统的进气量等于气缸进气量与扫气量之和,以及与配气相位角排气阀门关闭时刻和进气阀关闭时刻气缸内进气容积,构建了四冲程柴油机进气过程柴油机系统进气量计算模型;利用四冲程排气过程特点,同时依据排气阀门开启时刻、进气阀门开启时刻的排气量,构建四冲程柴油机各排气过程结束时排气管热力参数计算模型;采用构建的模型即可获得柴油机换气过程的热力参数。本发明简单,实用性强,精确度高,与实际热力参数误差在3%以内。

    一种船用供汽系统充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4716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265121.8

    申请日:2016-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供汽系统充汽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充汽初始阶段通过调整充汽阀开启低限值和旁通阀关闭延迟时间实现阀前压力的控制,充汽进行阶段由控制器通过控制充汽阀开度实现阀前压力的控制,充汽完成阶段通过调整旁通阀开启低限值和充汽阀关闭延迟时间实现阀前压力的控制,旁通回收阶段由控制器通过控制旁通阀开度实现阀前压力的控制。控制方法简单实用,该方法可以通过优化相关参数在不同的工况下稳定运行,有效的降低了系统的压力波动,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同时提高了充汽效率。

    一种直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换热性能的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477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12481.7

    申请日:2015-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换热性能的仿真计算模型及其算法。本发明建立了基于传热分区的直流蒸汽发生器一维均相流数学模型,采用适当的判别条件对二次侧换热过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基于MATLAB软件的直流蒸汽发生器换热仿真程序,进行直流蒸汽发生器在不同工况下稳态换热性能的仿真。该发明不仅简化并降低了编程难度,还可实现自动判断分段计算,准确预测不同工况下壁温飞升的幅度、位置及各传热区域传热管的长度,得到直流蒸汽发生器工作恶劣区域。采用该发明可为预防直流蒸汽发生器超温爆管等事故提供理论支持。

    船舶主机系统可用能分布及火用损失分布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7076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03145.5

    申请日:2014-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主机系统可用能分布及火用损失分布的模拟方法,本发明为一种结合柴油机稳态系统下具体性能参数的船舶主机系统各设备可用能及火用损失分布的计算方法,通过运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综合能量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主机系统的热平衡和火用分析计算公式;并用该公式结合柴油机主机系统稳态运行下的具体性能参数计算各设备进出口能量、火用量及其损失。本发明用于计算船舶主机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系统中各设备能流及火用流的稳态计算,数据量大且全面,结果精度较高,对于计算系统总能的效率、系统主要设备的不可逆能损失、可用能的分布,进一步余热回收的利用,以及系统节能潜力的挖掘,具有极强的指导性。

    基于层叠式温差换热器的余热利用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68103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1810993246.1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层叠式温差换热器的余热利用发电装置,包括汽油发电机、层叠式温差换热器和水泵,层叠式温差换热器为由多片平行设置的温差半导体发电板片依次固定连接形成长方体状结构,在相邻的两个温差半导体发电板片中,一个作为冷端,另一个作为热端,多片温差半导体发电板片形成冷端和热端交错布置形式,每片温差半导体片的内部均设有温差发电模块,每片温差半导体的外部均设有一个凹腔,作为冷端的温差半导体发电板片上的凹腔为冷却水凹腔,作为热端的温差半导体发电板片上的凹腔为尾气凹腔。本发明层叠式设计,结构紧凑,结构和强度可靠,换热效率高;温差半导体冷端温度提高,热端温度降低,更有助于两端换热。

    基于层叠式温差换热器的余热利用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68103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10993246.1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层叠式温差换热器的余热利用发电装置,包括汽油发电机、层叠式温差换热器和水泵,层叠式温差换热器为由多片平行设置的温差半导体发电板片依次固定连接形成长方体状结构,在相邻的两个温差半导体发电板片中,一个作为冷端,另一个作为热端,多片温差半导体发电板片形成冷端和热端交错布置形式,每片温差半导体片的内部均设有温差发电模块,每片温差半导体的外部均设有一个凹腔,作为冷端的温差半导体发电板片上的凹腔为冷却水凹腔,作为热端的温差半导体发电板片上的凹腔为尾气凹腔。本发明层叠式设计,结构紧凑,结构和强度可靠,换热效率高;温差半导体冷端温度提高,热端温度降低,更有助于两端换热。

    一种用于可燃冰制备开采试验装置的多功能供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3596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196396.5

    申请日:2017-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D1/08 F17D3/01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燃冰开采与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可燃冰制备开采试验装置的多功能供液系统。本发明由多功能配液单元,注液泵,稳压罐,气动调节阀,流量计、蛇形管加热段,温度传感器,可燃冰反应釜,数据采集仪、工控机以及配套管路阀门组成。本发明系统采用气动调节阀配合流量计控制流量,在运行中不产生电火花,安全性更高,并且气动执行器比较平缓,没有回程,便于稳定控制。加热段采用蛇形管结构既保证了加热面积又使系统布置更加紧凑,电加热的方式配合温度控制装置使溶液温度调节灵活响应快速,迅速提供实验所需的溶液温度。本发明所设计的供液系统能够满足可燃冰实际成藏条件和开采方案多样化的功能需求。

    一种船用旁通回收复合补水供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247297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54300.5

    申请日:2016-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1/00 B63H21/08 F22D1/5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旁通回收复合补水供汽系统,包括增压锅炉、蒸汽蓄热器、软水箱、减温减压装置、大气式冷凝器、大气式除氧器,增压锅炉的出口连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上安装蒸汽蓄热器,第二支路上安装减温减压装置,减温减压装置的出口管路连接大气式冷凝器,减温减压装置的进口管路连接软水箱,大气式冷凝器连接大气式除氧器,软水箱连接大气式除氧器,增压锅炉通连接大气式除氧器,大气式除氧器连接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第三支路连接蒸汽蓄热器,第四支路连接增压锅炉。本发明使船用供汽系统的运行摆脱了舰船水资源有限与不能及时补水的限制,改善了供汽系统凝水与补水响应特性,保证船用供汽系统充放汽过程的顺利进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