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4276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1098101.6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10K11/168 , G10K11/172 , B32B25/04 , B32B33/00 , B32B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功能梯度板的水下声学覆盖层。包括覆盖层,所述的覆盖层包括外覆盖层(1)和内覆盖层(3),还包括功能梯度板(2),外覆盖层(1)和内覆盖层(3)铺设在功能梯度板(2)的两侧实现三者耦合,内覆盖层(3)内有周期性空腔。内覆盖层中空腔的阻抗与聚氨酯吸声橡胶相差极大,声波在空腔边界发生反射,不仅可以增加声波传播距离、有效地降低声波的透射,使得声波反射到外覆盖层中进行二次能量耗散,提高整体覆盖层结构的吸声性能;此外,空腔结构还可以产生共振吸收,沿微孔或间隙进入的声波能够引起空腔内部的空腔的粘滞阻力,使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耗散掉。
-
公开(公告)号:CN11249860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292759.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7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主动减振低噪声流激振动噪声试验装置,包括拖车、动力系统、模型控制系统和主动减振控制系统;所述拖车包括拖车梁、拖车车轮、拖车车体、轨道、开孔和减振装置组成拖车主体结构;所述动力系统由拖车电机、测速仪、驱动器及控制器组成;所述模型控制系统由传动装置、传动电机、传动电机控制器、传动电机驱动器、液压装置和升降杆组成;所述主动减振控制系统包括作动器和作动器控制器,固定在拖车中部车体上;本发明通过拖车,传动装置,液压装置实现模型六自由度运动;通过在拖车底座以及拖车梁上安装减振垫,降低车轮及电机的振动传递,从而实现拖车的低噪声运行,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环境适应能力强、噪声低、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007483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170314.6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L55/033 , F17D1/08 ,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声学试验水管路水源装置,主要由筒体、上封头、下封头、吸声层、人孔、人孔盖、软梯、支脚和吊耳组成;筒体为圆柱形,上下封头为椭圆形封头,水管路接口用于连接水管路,电缆接口用于给加压装置提供电力,容积不小于水泵额定流量的1/4,以满足水管路内水流稳定,装置内壁敷设低频吸声材料用以控制水泵叶频和轴频,装置筒体部分的高度H和直径D精心设计,以消除水泵叶频和轴频。本发明提供的声学试验水管路水源装置,可实现与试验水管路系统的匹配,有效降低试验水管路内的干扰,提高试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支撑船舶通海管路控制措施效果测试考核、样机鉴定、改进提高等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30516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76704.1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路系统振动噪声评估装置及评估方法,所述系评估方法包括:S1、构建管路系统模型,包括振动噪声源子模型、振动噪声响应子模型;S2、基于噪声源子模型,测量泵、阀运行时的振动、噪声数据;S3、获取管路系统中各子结构的阻抗特性;S4、基于阻抗特性,分别求解各子结构的振动、噪声响应;S5、基于泵、阀的振动、噪声数据,以及各子结构的振动、噪声响应,获取泵、阀到各待评估子结构的振动、噪声传递函数;S6、改变工况,测得泵、阀的振动、噪声数据,通过振动、噪声传递函数计算待评估子结构的振动加速度和声压。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工况下管路系统中各子结构振动、噪声进行快速准确评估,实施过程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49860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90511.3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B7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噪声流激振动噪声简易试验装置,包括拖车、动力系统和模型控制系统;所述拖车包括拖车梁、拖车车轮、拖车车体、轨道、开孔和减振装置组成拖车主体结构,拖车车轮通过限位装置固定在轨道上;所述动力系统由拖车电机、测速仪、驱动器及控制器组成,均固定在拖车前进方向左侧;所述模型控制系统由传动装置、传动电机、传动电机控制器、传动电机驱动器、液压装置和升降杆组成,传动装置通过拖车梁轨道与拖车相连,传动装置内部安装与轨道结合滚轮,通过传动电机控制传动装置可操控模型横向运动,液压装置控制升降杆的垂向运动,升降杆下端连接模型;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环境适应能力强、噪声低、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048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711016927.4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7/1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均匀截面梁结构的振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梁结构的几何尺寸特性,将梁结构的位移场分离为截面面内位移和轴向位移;对梁结构截面面内位移进行拟合;对梁结构轴向位移进行延展;结合梁结构截面面内位移和轴向位移,计算得到梁结构的整体位移;计算弹性板结构的应变向量和应力向量;计算梁结构的应变能、动能方程、边界能;建立结构拉格朗日能量泛函得到梁结构核心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通过迭代循环核心矩阵求得整体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以及总体质量矩阵,进而得到结构的特征方程;求解梁结构的特征方程矩阵并计算得到固有频率和振型。本发明方法适用多边界条件、多截面形状梁结构,且精度高、收敛快、计算成本低和计算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774882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711032905.7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7
Abstract: 一种三维耦合结构的振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耦合板划分为子单元板结构;将耦合板结构的位移场函数分解,结合边界条件,计算面内、面外位移向量以及面内、面外力向量;计算边界上面内、面外边界位移和力的映射;计算面内、面外动力刚度矩阵;将动力刚度矩阵进行组合,计算面内、面外动力刚度矩阵;通过整合得到子单元板结构的动力刚度矩阵与运动学方程;选取其中一个子单元所在笛卡尔坐标系为全局坐标系,将动力刚度矩阵转换到全局坐标系下,然后进行矩阵组装得到结构整体的动力学控制方程;求解结构整体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得到三维耦合结构的强迫振动响应。本发明方法可以解决任意经典边界任意耦合角度三维耦合壳体的强迫振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3867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88084.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G13/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船舶结构声辐射特征智能主动控制方法,感知传感器探测船舶振动噪声、压力、温度等声学和环境信息,经声学分析与特征提取模块提取所需的船舶辐射噪声信号和声学态势信息,控制器根据船舶辐射噪声信号和声学态势信息,利用自适应控制算法,产生特定频率和幅值的信号,最后经由驱动模块、主动作动器实现对船舶结构声辐射特征的控制。本发明既可以改变船舶声纹特征,实现欺骗和迷惑对方的声学示假伪装,又可在必要时,实现主动抑制消减船舶辐射噪声,消减自身声学特征信号,“隐藏”自己,实现智能声隐身,以此有效提高船舶智能主动控制和声隐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8398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28667.4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船舶水下辐射噪声评估方法。1、输入船舶概念方案的船舶长度、设备选型及总个数、设备距船艏距离;2、识别出设备质心位置的激励力;3、计算船舶的单机设备远场水下辐射噪声声源级和频带声源级;4、计算船舶横向a米处由船艏至船尾各点的总声级,绘制声压沿船体纵向分布特性曲线作为船舶的通过特性曲线,确定船舶的等效声中心;5、估算船舶水下辐射噪声声源级、频带声源级和声压谱源级;6、将步骤5所得到的参数与设计需求限值进行对比,得到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指标论证评估结果。本发明能够根据论证阶段船舶概念方案估算出航行工况下船舶的远场声压值,并根据需求限值对其进行论证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7941485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79820.4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典型结构内损耗因子快速测试方法,首先根据船舶结构特点,选取甲板、舱壁、内底板、舷侧板作为待测构件,并将待测构件做吊装处理,选择9组加速度传感器并平均布置于待测构件上,启动信号采集仪,设置通道参数,通道平衡清零,采用锤击法于激励位置施加瞬态载荷输入,待采集信号衰减平稳后分别获取并存储各组传感器的加速度时历信号。基于Hilbert变换理论,将采集到的加速度时历衰减信号进行变换、解析、拟合处理,获得一次激励下待测结构的内损耗因子。通过变换激励位置及重复操作,最终获得待测结构的平均内损耗因子。本发明精确度良好、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辅助设备少且可控度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