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8409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0543353.5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场跑道异物和裂纹的识别系统及其检测识别方法,该系统包括摄像头、FPGA处理器、DSP处理器,所述摄像头、FPGA处理器、DSP处理器依次连接,所述FPGA处理器和DSP处理器分别连接有显示模块。该识别方法是S1、摄像头采集机场跑道路面的跑道彩色图像;S2、FPGA读取跑道彩色图并转为跑道灰度图像,进行Sobel边缘检测;S3、边缘检测后一路存储到SDRAM中,另一路进行Hough变换,去除标线;S4、形态学滤波;S5、检测跑道图像中是否有异物和裂纹,若有将道面边缘检测图像送DSP处理;S6、对边缘检测图像进行填充,形成特征,S7、特征提取,识别出是异物还是裂纹。
-
公开(公告)号:CN102636994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24329.X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潜器全方位推进器单通道电液位置伺服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模型辨识、控制参数优化、位置偏差检测环节;当潜器处于某一海况下,通过辨识得出潜器全方位推进器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在所述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遗传算法优化PID参数的操作,将优化所得的参数赋给实际的潜器全方位推进器控制系统,潜器在所述优化所得的参数下进行姿态调整或动作;在调整过程中,不断检测螺距角偏差的数据统计值,若海情发生变化,潜器运动方程的参数随之改变,当潜器运动方程的参数值超出设定范围时,重新辨识模型并再次优化PID参数。本发明对于海情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自适应功能,且节约了系统能耗。系统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576393B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910072337.2
申请日:2009-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船用计程仪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数据处理器(U1)、多路选通器(U2)、数据采集单元(U3)、通信接口单元(U4)、计程仪(U5)和PC机(U6);多路选通器(U2)的输入端与计程仪(U5)相连;数据处理器(U1)控制多路选通器(U2)的三个二进制控制输入端和使能端,确定哪一路选通;多路选通器(U2)的输出端接数据采集单元(U3)的输入端进行该路信号的A/D转换;数据处理器(U1)通过查询方式判断转换状态,完成读写操作;数据处理器(U1)通过通信接口单元(U4)与PC机(U6)间实现数据传输,由PC机(U6)完成计程仪(U5)各板卡的故障判断。可以随船配备,无须专业人员即可随时进行高效可靠的故障诊断及故障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1576393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72337.2
申请日:2009-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船用计程仪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数据处理器(U1)、多路选通器(U2)、数据采集单元(U3)、通信接口单元(U4)、计程仪(U5)和PC机(U6);多路选通器(U2)的输入端与计程仪(U5)相连;数据处理器(U1)控制多路选通器(U2)的三个二进制控制输入端和使能端,确定哪一路选通;多路选通器(U2)的输出端接数据采集单元(U3)的输入端进行该路信号的A/D转换;数据处理器(U1)通过查询方式判断转换状态,完成读写操作;数据处理器(U1)通过通信接口单元(U4)与PC机(U6)间实现数据传输,由PC机(U6)完成计程仪(U5)各板卡的故障判断。可以随船配备,无须专业人员即可随时进行高效可靠的故障诊断及故障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70726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562512.2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无人机协同航迹规划方法,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多机协同航迹规划问题进行了描述,包括协同约束分析、协同航迹评价、多机航迹性能评估;步骤二:基于共同进化多种群蚁群算法的协同航迹规划方法,包括共同进化多种蚁群机制、基于航迹代价的状态转移;步骤三:扩散机制的信息素更新,包括局部信息素更新、全局信息素更新。本发明多无人机协同航迹规划方法能够加深多个无人机航迹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提升多无人机在作战时击毁地方目标的能力,同时由于多机协同发展是未来的趋势,该方法间接推动了多机协同问题的发展,为后续人员提供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60947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36293.X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确定模型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一种基于全向轮的不确定模型机器人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并将其转化为运动过程中的位姿误差方程,将误差方程进行推导,取方程中的平移线速度和转动角速度作为系统的虚拟控制量,通过将滑模变结构控制与自适应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采用Backstepping设计方法,针对机场跑道检测机器人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运动控制方法,解决了系统具有不确定参数的非线性机器人系统运动控制问题。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对非线性机场跑道检测机器人进行运动控制,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消除模型不确定性、鲁棒性强、削弱抖震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0927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01453.7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运动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场跑道检测机器人运动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领域。一种机场跑道检测机器人的运动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定机场跑道检测机器人运动建模的前提条件并建立相关坐标系;采用坐标变换法建立机场跑道检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及转移矩阵;建立系统的牛顿动力学方程;根据建立的牛顿动力学方程求解出输入电压与车轮角速度间的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机器人系统模型的未知参数;采用拉格朗日法结合辨识结果建立最终的机器人运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本发明中所述的运动建模方法在针对机场跑道检测机器人时,可以达到建立较为准确的系统模型的目的,具有建模准确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7142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24889.8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狼群算法的无人驾驶智能车自动避碰方法,所述方法基于全局路径规划,在智能车安全行驶过程中实时监测无人车周边的环境,当有动态或是静态障碍物出现时以目标路径最短为目标函数,量子狼群算法优化得到局部避碰最短到达目的地的路径;确定局部无人智能车的最优转向角度和恢复原有路径的角度,从而得到无人智能车的局部路径规划结果。本发明将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的路径规划相结合应用于智能车的无人驾驶,在全局能够在对智能车行驶有一个整体规划,同时,在行驶过程通过局部路径规划可以实时的判定路况信息,及时修改实时路径,从而保证无人智能车快速稳定的到达目的地,提高无人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8728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594438.5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21J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业锻压机床群互联网远程状态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远程监控全国范围内锻压机床群状态,划分为大型齿轮传动机构、滑块机构、平衡器机构、平衡气垫、工作平台以及主润滑泵站6大部位,单体机床传感器监测数据高达50余个模拟量及数字量。采用WebAccess设计互联网人机交互界面,以动画形式实现云平台背景下锻压机床群设备互联网监测,解决工业孤岛问题,状态数据以曲线及数字的方式实时显示并根据建立的监控部位状态数据表,实现不正常数据无延迟报警设计,融合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并网方法,以实现各地区机床群设备数据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60947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0836293.X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确定模型机器人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一种基于全向轮的不确定模型机器人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并将其转化为运动过程中的位姿误差方程,将误差方程进行推导,取方程中的平移线速度和转动角速度作为系统的虚拟控制量,通过将滑模变结构控制与自适应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采用Backstepping设计方法,针对机场跑道检测机器人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运动控制方法,解决了系统具有不确定参数的非线性机器人系统运动控制问题。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对非线性机场跑道检测机器人进行运动控制,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消除模型不确定性、鲁棒性强、削弱抖震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