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37886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10072790.3
申请日:2009-09-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用于切割金相试样的树脂切割片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切割金相试样的切割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切割片由碳化硅及刚玉中的一种和酚醛树脂制成;制备方法如下:将由碳化硅及刚玉中的一种和酚醛树脂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放入涂有脱模剂的模具内,然后在温度为120℃~140℃、模具表面压力为25kN~35kN的热压成型机内恒压5s~15s,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脱模,得到坯体;将坯体以1℃/min~3℃/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75℃~195℃,恒温固化6h~7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经修整后即得用于切割金相试样的树脂切割片。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用于切割金相试样的树脂切割片切割金属的最佳磨削比可达25,进刀速度可达到10mm/min,最高使用转速可达6000r/min。
-
公开(公告)号:CN1197865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03310.7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张可心 , 徐欣莹 , 戴长松 , 张健 , 赵力 , 梁建权 , 王悦 , 李璐 , 李中原 , 王磊 , 谭龙 , 宫铭辰 , 赵翔宇 , 张朋 , 曲利民 , 张亮 , 张航 , 林杨
Abstract: 一种高容量锌镁离子掺杂磷酸钒铁锂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它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方法:一、按照锂、钒、铁、磷、锌、镁与碳的摩尔比称取原料;二、制备碳包覆锌、镁离子掺杂型磷酸钒铁锂前驱体材料;三、制备锌、镁离子掺杂型磷酸钒铁锂正极材料,化学式为Lix+3Fex‑yMgyV2‑zZnz(PO4)3/C,且x=1~5,y=0.01~0.2,z=0.01~0.05。本发明提高了材料电化学性能,具有较高容量保持率,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在保证正极材料具有良好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的情况下,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设备价格低廉,无有毒有害物质释放,适用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0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94264.1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18/25 , G06F18/213 , G06F18/27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F123/02
Abstract: 一种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航空发动机RUL预测模型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并行时空Transformer模型进行预测,并行时空Transformer模型包括时间注意力模块TAM、空间注意力模块SAM、时空特征融合器和支持向量机MLP;TAM和SAM并联设置,输入样本分别输入至TAM和SAM;通过TAM获得时序增强特征;通过SAM获得空间增强特征;利用时空特征融合器将时序增强特征和空间增强特征进行融合;支持向量机MLP根据时空特征融合器输出的融合特征进行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145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63900.2
申请日:2024-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动物单孔多通道内窥镜系统,属于生命科学及兽医学技术领域,小动物单孔多通道内窥镜系统,包括通道本体,通道本体包括与腹腔相适配的底座,底座可拆卸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位于腹腔的外侧,连接座远离底座的一侧分别连通有供气机构、操作机构和观测机构,操作机构包括依次穿过连接座和底座并伸入腹腔内的操作头,观测机构包括依次穿过连接座和底座并伸入腹腔内的观测头。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小动物生命科学研究及疾病诊断、治疗方面,通过连接座分别连通了供气机构、操作机构和观测机构,实现了经单个微小切口进行相对复杂的腹腔探查及操作,相对常规开放操作极大的减少了手术创伤。
-
公开(公告)号:CN11604067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600827.7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4/58 , H01M4/62 , C01G9/08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ZnS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锂离子电池ZnS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和导电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的ZnS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提升ZnS负极在应用时的循环稳定性。制备:将Zn盐溶于乙醇中,加入导电骨架材料,混合后去除溶剂得到固体粉末,然后在硫蒸气和Ar气氛围下进行高温处理,得到类核‑壳结构固体粉末,添加到pH~8.5的Tris‑HCl缓冲液中并加入盐酸多巴胺粉末,进行高温处理。本发明制得的类核‑壳或类双‑核‑壳结构的三维连通的富ZnS导电材料有利于电子导电性的提高,成本较低,循环稳定性大幅提升,倍率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12595.2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旋转机械设备小样本数据生成及故障诊断方法,属于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旋转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现有方法在极少样本条件下生成的小样本数据缺乏多样性以及难以和原始样本共享类别信息的问题。包括:对同一故障类别的k个故障样本,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提取每个故障样本的一系列本征模态;选择基样本并确定参考样本集;将待变异局部基因与由每个参考样本的本征模态中匹配出的与待变异局部基因最相似的局部本征模态进行局部融合,得到变异后局部本征模态;将基样本中除选取的一个局部本征模态外所有其它局部本征模态组成的集合与变异后局部本征模态进行经验模态重构,生成故障新样本。本发明用于小样本数据生成及设备故障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26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26360.2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能互补微网多元多目标优化配置与优化运行方法。本发明涉及多能互补微网多元多目标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系统的多元负荷需求,设计满足供能要求的微网结构并进行建立模型。首先对微网系统进行规划配置,确立各分布式单元的容量,使优化运行具有实际意义,且便于后续进行优化运行。规划配置以最低的初始安装投资成本和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为目标进行配置,得到最优配置结果,即设备的容量。设备的容量影响优化运行的约束条件,因此,微网系统规划配置后方可进行优化运行。优化运行以最低的日运行成本和环境成本为目标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日运行方案,即各单元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6185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1418896.5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属于核聚变装置技术领域。该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包括壁体和隔板;壁体的内部含有方形空腔;方形空腔贯穿壁体的两个表面;方形空腔的内部沿方形空腔的延伸方向设有一块隔板、且隔板与壁体的两个互相平行的内壁垂直连接,隔板将壁体内部空腔分成进气通道和冷却通道;进气通道的一端端口为进气口,另一端端口封闭;冷却通道靠近进气通道进气口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出气口;隔板与壁体内壁相连接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一排齿形凹槽。本发明基于旋转流动加强混合和对流换热的思想提出了实现第一壁高效冷却的冷却通道结构,本发明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618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1418772.7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21B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流冷却的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属于核聚变装置技术领域。该核聚变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包括冷却通道管和进气通道管;进气通道管与冷却通道管的形状相同,且进气通道管尺寸小于冷却通道管的尺寸,进气通道管位于冷却通道管的内部;进气通道管内部空腔为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管的管道出口端的端口封闭,且在进气通道管朝向堆芯方向的侧壁上设置多个贯穿其管壁的出气通道;进气通道管的外壁与冷却通道管的内壁围成的空间为冷却通道,冷却通道靠近进气通道进气端的端口封闭。本发明基于射流加强对流换热的思想提出了实现第一壁高效冷却的设计思路,相比于现有第一壁内部冷却通道,该发明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937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419447.5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宽频带主动控制用风力发电机叶片,它包括叶片本体和若干射流部件,若干个射流部件布置在叶片本体的表面的下方,若干射流部件沿叶片本体表面气流分离线的上游侧布置,且主要布置在靠近叶尖的高升力段,在叶片本体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与射流部件的射流口连通的射流出口,所述射流部件为低雷诺数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本发明通过高频直流脉冲电源驱动等离子体合成射流激励器,生成较高速度的合成射流,对风力发电机叶片表面流动进行控制,通过射流主动控制方法克服叶片吸力面的流动分离,可以在更大的来流攻角范围内具有较高气动性能,减少风力发电机叶片工作阻力及非定常气动载荷,提高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及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