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73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32240.5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6F16/332 , G06N5/025 , G06F18/24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多源信息冲突的威胁情报可信度分析方法,获取同IP中不同来源的威胁情报数据;提取情报数据中描述攻击者采取攻击行为的时间、地点和攻击类型,度量情报的可信度,对攻击时间、地点及攻击类型进行编码,结合可信度制作成情报数据的训练材料,导入分类学习模型进行深度学习,学习模型最终能准确地分类新的情报数据并判断其可信度;通过大型语言模型对情报源的权威度给出评分,利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生成答可信度结果;输出同IP下更为可信的可信度判定结果。本发明能够全面评估多源威胁情报数据的质量,通过检测多情报间的一致性发现情报冲突,剔除低质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60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15165.5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驾驶单目深度估计的道路物理域对抗补丁生成方法,形成场景图像数据集;生成目标车辆的掩码图像,目标车辆转换成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将目标汽车嵌入场景图像中得到目标对象场景图;将道路补丁转换成像素坐标系下的像素坐标;通过场景构造模块得到多个场景图像,得到多方道路补丁视图集;计算深度损失及特征损失,构造目标损失函数;通过目标函数计算由模型输入相应补丁区域大小加权的平均梯度,使用平均梯度作为道路补丁图像的梯度,使用MI‑FGSM的方法更新当前补丁,当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生成最终道路对抗补丁。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单目深度估计技术更加精准、可靠,鲁棒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95574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47079.9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4L9/40 , G06F18/214 , G06F18/213 , G06F18/2132 , G06F18/2135 , G06F18/23213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领域及计算机深度学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融合网络流量特征和威胁情报的网络攻击同源性分析方法。其包括步骤:S1.构建网络流量特征;S2.构建威胁情报特征;S3.使用聚类进行网络攻击同源性分析。本方法分析的网络攻击是单步攻击,采用设备捕获的网络流量数据和开源威胁情报进行网络攻击同源性分析,相比现有方法,本发明使用的特征较为全面,更能表征网络攻击的特点。结合网络攻击的有效载荷特征、网络攻击的通信行为特征以及威胁情报特征,更能全面的表示一个网络攻击,有利于后续的同源性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95553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92177.1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思维链推理隐式生成内容合规性判定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安全性未知文本X输入大规模语言模型M;步骤二:询问大规模语言模型M安全性未知文本X中的主客体成份,获取主体文本S以及客体文本T;步骤三:询问大规模语言模型M潜在观点,获得潜在观点文本O;步骤四:根据步骤三获得的潜在观点文本O,询问大规模语言模型M安全性未知文本X表达的意图是否符合规范,如果符合规范,输出:安全,否则输出:不安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很好的利用大规模语言模型的常识推断能力以及特定领域的专家知识,合理的提示大规模语言模型进行链式推理,逐步地揭示出深层的文本隐藏语义,大幅度提升了系统文本安全检测系统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6011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49931.7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6N5/02 , G06F40/30 , G06F18/241 , G06F21/5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攻防行为的MDATA知识抽取方法及其系统,其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在网络攻防演习中记录攻防行为数据,并对攻防双方的攻防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去除所有的无效攻击步骤,将所有的有效攻击步骤抽取出来作为MDATA知识以构建网络安全知识库。这样,不仅从全面而丰富的攻防行为数据中提取到攻击者攻击过程中的时空特性,还提高了知识抽取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16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636412.8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传湿路径的钢‑混凝土组合柱徐变预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基本性能参数、在传湿层面计算混凝土传湿路径长度、在材料层面计算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在结构层面计算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变形等步骤。本模型从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传湿机理出发建立了适用于钢管混凝土柱、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等多种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预测方法,模型中考虑了钢部件阻隔混凝土内部湿度向外部环境传递,进而引起的混凝土内部湿度沿横向、纵向不均匀分布对徐变的影响,又同时考虑了粉煤灰、矿粉的物理填充效应与化学火山灰反应的影响。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多种钢‑混凝土组合柱的徐变变形经时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1093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59008.X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一种耦合式多方向宽频压电能量收集装置,属于振动俘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压电能量收集装置有效工作区间较窄,振动方向单一的问题。该能量收集装置由两个不同的压电振子组成,压电振子通过螺栓和螺母以不同的方向固定在连接轴上,连接轴与线夹固连在一起。当振动发生时,通过线夹、连接轴传递到两个压电振子上;压电片受到交替的应力及应变,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供给微电子设备。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主梁与辅梁的长度、间距,辅梁末端质量块的质量调节压电振子的固有频率。本发明设计灵活,环境适应性好,能实现多方向多个振频区间内俘能,可以广泛应用于高空电线、架空光缆和桥梁缆索等振动领域的能量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187275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22723.1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E01D12/00 , E01D11/04 , E01D6/00 , E01D19/00 , E01D21/00 , E01D101/30 , E01D1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构造的三层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斜拉桥及施工方法,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水平设置的上层钢桁架、中层钢桁架、下层钢桁架,上层钢桁架、中层钢桁架、下层钢桁架由上向下依次排列,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焊接于上层钢桁架、中层钢桁架、下层钢桁架,以使上层钢桁架、中层钢桁架、下层钢桁架相对固定。本发明充分利用斜拉桥上层净空大的优势,将上层钢桁架与中层钢桁架设计为具有通行功能,并充分利用下层空间进行复合构造以大幅提升结构整体受力性能。这种具有复合构造的三层钢桁架形式,不仅节省了桥位,同时增加了桥梁截面高度,增强了结构抗弯性能,大幅提升了桥梁的跨越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822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1310.8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一种可调节的星型旋转式压电俘能器,属于振动俘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旋转型压电俘能器空间利用率不高以及装置无法灵活调节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水平调节部分、上下调节部分以及运动转化部分。运动转化部分类似一个四缸的星型发动机,可将主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光轴的直线往复运动。通过光轴的直线往复运动可带动压电双晶弹性梁做周期性振动,从而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同时考虑到当下常用的压电材料不能承受较大弯曲的特性,俘能器设计了可灵活调节压电弹性梁水平或上下位置的部分,在保证装置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能量的采集效率。本发明设计灵活,空间紧凑,结构新颖,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轮毂、齿轮箱和通风机等诸多场景的能量收集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4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89018.3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33/38 , G06F30/23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湿度的再生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包括确定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基本参数、计算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水化反应计算、湿度扩散计算、再生骨料释放水计算、相对湿度修正、标准养护条件下体积模量计算、量化体积模量随深度的分布、计算一维自由收缩、变形协调计算等步骤。本模型从收缩机理出发建立了再生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模型中考虑了再生骨料含量、吸水率、含水率和拌制方法对再生混凝土等效水灰比的影响,又同时考虑了再生骨料的内养护效应和“孔隙联通”效应。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密闭环境或干燥环境下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分布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