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制备金属基轻质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8861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510036143.2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步制备金属基轻质复合材料的方法。它是利用保压渗流和真空吸铸方法,在负压力的作用下使金属液透过多孔陶瓷或石墨板浸入空心球的间隙中,待金属液体完全浸渗之后冷却,最后脱模取出,得到含有封闭泡孔的泡沫金属基复合材料,该空心球体为Al2O3空心球、SiC空心球、C空心球或玻化微珠中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或相同尺寸的混合空心球。用本发明制备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孔隙率可达到60%以上而显著降低密度的同时,压缩强度与同类产品相比可提高20‑50%,从而实现高强、轻质,具备阻尼减震、隔音降噪、能量吸收等多种功能性,工艺简单、工序少,对空心球颗粒种类及尺寸适应范围广,对基体金属几乎无选择,可制备不同密度的泡沫金属产品。

    一种面向高载客率车辆优先的隧道瓶颈管控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7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86646.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高载客率车辆优先的隧道瓶颈管控系统及其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上游控制区域和隧道瓶颈区域内CAV和CHV的运行状态信息;决策生成模块对CHV轨迹方案进行预测,之后判断CHV是否在DHL临近的常规车道上以及CHV在DHL上是否能够获得速度增益,以确定CHV是否需要申请CAV向DHL换道;若存在向DHL换道的申请,则判断前方是否存在可换道的CAV以及HOV车道是否能提供相应路权,若均判断为是、则为CAV进行换道轨迹优化决策,否则为CAV进行车辆巡航轨迹优化决策;最后由控制执行模块将优化决策信息转化生成CAV轨迹控制指令、并下发给路网中的CAV执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减少快速路隧道瓶颈交通拥堵的同时保障交通出行者的效益公平性。

    一种场景要素凝聚的自动驾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68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24864.2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景要素凝聚的自动驾驶测试方法,包括:S1、通过非关联场景要素划分模块计算场景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及根据要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划分出若干非关联的要素簇;S2、通过场景要素凝聚模块分析各个要素簇的关键程度,将强关联的场景要素加入到关键程度较高的场景要素簇中,凝聚形成关键要素簇;S3、通过高风险场景测试模块识别高风险场景,将识别出来的高风险场景作为测试场景,对自动驾驶车辆及其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和验证;而后判断测试结果是否充分,若是则测试流程结束,否返回S3步骤进行新的测试。根据本发明,考虑复杂场景要素耦合的高维空间,加速了复杂高维空间中自动驾驶高风险场景的识别,提高了自动驾驶测试的效率。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岩溶地层盾构隧道溶洞处理范围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361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198661.X

    申请日:2021-0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岩溶地层盾构隧道溶洞处理范围判断方法。针对岩溶地层中地铁盾构隧道周围分布有溶洞的地质情况,根据地质勘查资料及施工设计资料获取相关参数;根据地层剖面参数在数值模拟软件中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统计代表性溶洞及对应参数,构建地层‑溶洞有限元模型;根据盾构施工参数,构建地层‑溶洞‑隧道有限元模型,模拟盾构掘进过程;改变代表性溶洞与隧道轮廓线的距离及相对位置,利用有限元计算得到隧道模型周边的塑性变形最大距离,进而获得盾构隧道溶洞处理范围。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溶洞处理范围缺少理论依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溶洞处理范围判断方法且简单实用,便于推广。

    基于透射超声频率迁移的孔隙和褶皱缺陷检测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37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74503.0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透射超声频率迁移的孔隙和褶皱缺陷检测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定厚度大于10mm的复合材料结构的待测区域以及发射相控阵和接收相控阵的位置;S2、利用实验设备采集待测区域内的超声透射信号并搭建实验系统;S3、使用步骤S2搭建的实验系统,激励发射相控阵并保存接收相控阵采集的数据;S4、对步骤S3中采集到的超声透射信号数据进行同步小波挤压变换,并对处理得到的时频谱进行归一化处理;S5、根据步骤S4得到的时频谱归一图,通过判断是否出现高频信号分量和缺陷类型,输出相应检测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发现的超声透射信号频率迁移现象,通过在待测复合材料的一侧布置发射相控阵,在另一侧布置接收相控阵的方式,解决了传统基于能量损失的超声技术难以检测识别含孔隙和纤维褶皱混合缺陷大厚度复合材料结构的难题。

    优先路权条件下混合车辆群体的协同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397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112084.2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先路权条件下混合车辆群体的协同控制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状态信息获取模块、路侧集中式计算模块、布置在网联自动驾驶车辆的车载ECU分布式计算模块和控制执行模块,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状态信息以及信号灯状态信息;路侧集中式计算模块用于输出得到群体决策命令;车载ECU分布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得到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对应的控制指令;控制执行模块用于将控制指令应用于对应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使受控车辆按照设定的轨迹方案行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特殊车辆绝对优先的条件下,最大化社会车辆的效益,从而实现网联自动驾驶车辆与人类驾驶车辆之间的协作驾驶、改善混合车辆群体的交通通行效率。

    一种交叉喷射流搅喷桩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291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81101.9

    申请日:2022-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叉喷射流搅喷桩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设备包括钻杆、设置于所述钻杆上的搅拌叶片、设置于所述钻杆上的第一喷浆叶片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浆叶片下方的第二喷浆叶片,所述第一喷浆叶片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喷浆叶片的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喷射高压浆液的第一喷浆嘴和第二喷浆嘴,所述第一喷浆嘴和所述第二喷浆嘴形成一个设定的角度,使得喷出的浆液切割土体并在土体中交汇,且交汇点与所述钻杆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所述搅拌叶片的半径。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形成的桩体能够贴近地下构筑物施工且成桩直径明确。

    考虑公交优先的交叉口网联自动驾驶车辆轨迹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992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98302.X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公交优先的交叉口网联自动驾驶车辆轨迹控制方法,应用于交叉口网联自动驾驶车辆轨迹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激活模块、TBC模块和执行模块,该方法包括:控制激活模块获取控制区域内当前公交车新驶入信息、普通社会车辆新驶入信息以及交通信号方案更新信息,并以此判断输出启动信号给TBC模块或执行模块;TBC模块接收控制区域内当前普通社会车辆信息、公交车辆信息以及交通信号方案,通过求解BPLAM模型,得到普通社会车辆对应的轨迹优化控制方案、并输出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根据接收的信息,执行相应轨迹优化控制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保证公交车辆路权绝对优先的条件下,实现普通社会车辆对道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一种基于博弈均衡理论的城市路网信号协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062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08404.0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博弈均衡理论的城市路网信号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在车路协同环境下收集车辆信息;根据收集的车辆信息,确定当前交叉口的交通状态、当前交叉口及其相邻交叉口的联合状态;通过构建分布式信号控制博弈模型,结合贪心策略,以得到智能体的动作策略;采用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对交叉口的收益矩阵进行更新;基于更新后的收益矩阵,结合分布式信号控制博弈模型,得到对应的动作信号,以相应控制信号灯工作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车路协同环境下实现分布式信号线协同控制,避免了传统集中式方法计算时间长的缺陷,使每个信号交叉口达到博弈均衡状态,从而提高交叉口的通行效率,避免发生拥堵现象。

    一种新型可控性低强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4885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95754.0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可控性低强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再生骨料、开挖土、水泥、粉煤灰、减水剂和水构成;所述再生骨料由废弃混凝土块经粉碎、过筛、烘干获得,粒径小于4.75mm;所述开挖土为建筑工地现场开挖、研磨过筛、烘干获得的土体,粒径小于4.75mm;所述再生骨料和开挖土作为细骨料;所述水泥和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首先干法混合细骨料、胶凝材料和减水剂并搅拌3分钟,之后缓慢加入拌合水并继续搅拌3~5分钟,直至浆液混合均匀并达到合适的流动度,将浆体倒入试模中,然后在室内进行恒温恒湿养护。由该方法制备的可控性地低强度材料流动度为150~305mm,泌水率小于6%,凝结时间为16~22h,强度值为0.3~1.77MP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