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航磁测量的八旋翼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4326081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49362.3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应用于航磁测量的八旋翼无人机属飞行器技术领域,4个主旋翼系统与主机架的四个平台固接,4个调节旋翼系统内端与主机架的8个固接点固接;4个调节旋翼系统呈十字形排列,且与呈十字形排列的左框架、长框架、右框架错位45°角;4个调节旋翼系统外端与主机架的上下环固接;自动平衡感应器与主机架的4个中立板固接;本发明系统效率高,可降低系统的冗余,提高飞机的偏航能力和机动性;还可降低飞行器旋翼负责执行飞行动作的复杂度,减少控制通道间的耦合效应,使飞行控制策略更易实现,从而提高旋翼的利用效率;适合航空磁法勘探中对重载荷、低空、低速、振动小等飞行搭载平台的要求,可实现自主动平衡监测与调节,温度适应性高。

    卧式多方向旋转角度可调式颈椎牵引机

    公开(公告)号:CN103919658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53238.8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卧式多方向旋转角度可调式颈椎牵引机属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理疗床与地面固定;主平台旋转机构的从动大齿轮固接于主平台底部;电机经金属挡板Ⅰ固接于主平台底部;头颈支撑机构的气枕平台固接于主平台上部;头颈支撑机构的颈部支撑气囊经气囊底座固接于主平台上部;气泵二三口经气管Ⅱ和气管Ⅲ分别与头颈支撑机构的充气气枕Ⅰ和充气气枕Ⅱ连接;气泵四口经气管Ⅳ头颈支撑机构的颈部支撑气囊连接;气泵一口经气管Ⅰ与牵引机构的牵引气缸连接;气泵两端分别经金属挡板Ⅱ和金属挡板Ⅲ与主平台固接;本发明能有效避免传统垂直悬吊牵引造成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及颈椎稳定性下降,可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颈部更舒适、放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液压系统快速检测与故障加速复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36025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58083.X

    申请日:2014-02-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液压系统快速检测与故障加速复合系统属液压系统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工控机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和模拟信号输出卡信号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信号输出口与液压回路各换向阀、电机泵、分动器连接,液压回路各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卡信号输入端连接;工控机、数据采集卡、PLC控制器、模拟信号输出卡、液压回路均与转运车架固接;本发明检测内容全面,检测过程简单,除压力-流量曲线,控制压力-流量曲线、开启压力和关闭压力等常规数据外,还可实现一些控制油口动态响应特性的评估;可实现自身大部分区域泄漏的检测;由于增加了故障加速系统,故可加速设备性能评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行进自锁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3861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52266.2

    申请日:2013-1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行进自锁装置属行走机械配件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四个轮经各自的支架固接于机身底板底面四角,铰支座Ⅰ固接于机身底板底面前部,两个钢丝软绳限位座分别固接于机身底板顶面前后两端,钢丝软绳前后端分别与连杆Ⅱ和控制杆固接,主轴Ⅰ左端与左后轮的轮轴固接,主轴Ⅱ右端与右前轮的轮轴固接,连接片Ⅰ两端分别与连杆Ⅰ主轴Ⅰ活动连接,连接片Ⅱ与连杆Ⅱ和主轴Ⅱ活动连接,连杆Ⅰ的长销轴Ⅰ两端各穿于限位孔Ⅰ和限位孔Ⅱ,连杆Ⅱ的长销轴Ⅱ两端各穿于限位孔Ⅲ和限位孔Ⅳ,控制杆的孔Ⅵ与铰支座Ⅰ活动连接,控制杆与连杆Ⅰ活动连接。采用本发明可实现重载,且可避免设备在斜面上侧移、侧翻、倾倒,结构简易、操作简单,更易避免操作失误的发生。

    涵道式低潜飞行器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56995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216942.2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涵道式低潜飞行器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涵道式飞行器只能在空中进行飞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开有两个下舱门的中层安装板;固定设置在中层安装板上上机壳,上机壳和下舱门对应位置开有两个上舱门,固定设置在上机壳上的尾翼;固定设置在中层安装板上的尾部推进器;对称设置在中层安装板两侧的四个方向调节器;设置在上机壳和中层安装板形成的腔体内部的两个涵道机构和动力调节机构,动力调节机构输入端和一个电机连接,输出端分别和两个涵道机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的电池组通过电源线与电源调节器连接,电源调节器与电调组连接,电调组分别与每个电机连接;主控制器通过通讯线和每个电机、电源调节器以及电调组连接。

    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上的减振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5691625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610216923.X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无人飞行器上的减振机构属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机身振动造成机身损害的问题。本发明的用于无人飞行器上的减振机构包括动力传动单元和减振箱;减振箱包括轴Ⅱ、螺栓螺母组合件、上箱体、蜗轮、轴Ⅲ、弹簧、下箱体和螺母;上箱体和下箱体通过螺栓螺母组合件连接,轴Ⅱ与下箱体通过轴承Ⅲ进行连接,轴Ⅱ伸出下箱体的一端和动力传动单元连接,弹簧安装在轴Ⅱ上,一端和轴Ⅱ上的轴肩接触,另一端通过特殊螺母固定形成弹性蜗杆,弹性蜗杆和蜗轮啮合,蜗轮中心的通孔通过键和轴Ⅲ连接,轴Ⅲ和上箱体通过轴承Ⅳ连接;桨叶通过桨毂固定在轴Ⅲ伸出上箱体的一端。

    微型双动力飞行器轴承减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9604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75379.1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0 B64D35/00 B64D35/08

    Abstract: 微型双动力飞行器轴承减速装置属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两个由摩擦内圈、空心滚柱、实心滚柱和减速机架组成的类似于圆柱滚子轴承的结构,对称置于外壳中心两边,两个电动机的输出轴分别经联轴器与输入轴固接,输入轴经一轴承与外壳的孔活动连接、经另一轴承与减速机架的中心孔活动连接、与摩擦内圈的中心孔固接;带轮Ⅰ经皮带与带轮Ⅱ活动连接,带轮Ⅱ中心孔与轴内端固接,轴外端与翼盘的中心孔固接;本发明可实现大的减速比,若串联多个圆柱滚子轴承结构,则可实现更大的减速比,而其重量增加却不明显,因避免使用离合器,故成本和重量均降低,本发明适用于微型飞行器。

    一种液压流量调节控制组合阀

    公开(公告)号:CN104819321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62080.2

    申请日:2015-05-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1/207 F16K11/10 F16K17/30 F16K27/0263 F16K3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液压系统流量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流量稳定连续调节的液压流量调节控制组合阀。其主要由流量调节阀和电液伺服控制缸组成,所述流量调节阀由装在机身壳体(C)上的小流量调节阀(A)和大流量调节阀(B)组成,并分别由小流量电液伺服控制缸(2)和大流量电液伺服控制缸(1)调控,两个流量调节阀结构相似并联布置在机身壳体(C)上。该流量控制组合阀能够对小流量及微小流量进行和稳定输出。将两组具有伺服调节功能的流量调节阀(一为大流量调速阀,一为小流量调速阀)并联,通过调节伺服机构来改变调节阀中节流口有效节流面积的大小实现流量调节,同时由于调节阀所具有的流量稳定功能,在实现流量调节的同时对输出流量进行稳定。

    一种行进自锁装置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38614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10552266.2

    申请日:2013-11-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行进自锁装置属行走机械配件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四个轮经各自的支架固接于机身底板底面四角,铰支座Ⅰ固接于机身底板底面前部,两个钢丝软绳限位座分别固接于机身底板顶面前后两端,钢丝软绳前后端分别与连杆Ⅱ和控制杆固接,主轴Ⅰ左端与左后轮的轮轴固接,主轴Ⅱ右端与右前轮的轮轴固接,连接片Ⅰ两端分别与连杆Ⅰ主轴Ⅰ活动连接,连接片Ⅱ与连杆Ⅱ和主轴Ⅱ活动连接,连杆Ⅰ的长销轴Ⅰ两端各穿于限位孔Ⅰ和限位孔Ⅱ,连杆Ⅱ的长销轴Ⅱ两端各穿于限位孔Ⅲ和限位孔Ⅳ,控制杆的孔Ⅵ与铰支座Ⅰ活动连接,控制杆与连杆Ⅰ活动连接。采用本发明可实现重载,且可避免设备在斜面上侧移、侧翻、倾倒,结构简易、操作简单,更易避免操作失误的发生。

    具有推秧功能的水稻钵苗移栽机取秧臂

    公开(公告)号:CN10448842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62412.1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具有推秧功能的水稻钵苗移栽机取秧臂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取秧夹机构的凸轮与齿轮齿条机构的过渡齿轮Ⅰ经连接键同轴固接在动力轴上;取秧夹机构的动力轴自里向外依次与齿轮齿条机构的过渡齿轮Ⅰ和取秧夹机构的凸轮固接;齿轮齿条机构的圆柱齿条的后部与取秧夹机构的壳体端盖的凹槽活动连接;齿轮齿条机构的中间轴、销轴Ⅰ、销轴Ⅱ分别固接于取秧夹机构的栽植臂壳体;本发明能在保证秧夹正常取秧、插秧的前提下实现推秧杆“慢回程、快伸出”的推秧动作,能保证所插秧苗入泥的深度,提高插秧质量,满足回转式高速分秧机构在高速旋转下的作业要求,且振动冲击和噪音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