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6127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71121.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集成充放气功能的电动轮总成属于汽车总成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动汽车动力集成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集成充放气功能的电动轮总成至少包括轮辋、和轮辋同轴设置的驱动电机、行星轮减速机构以及充放气单元;驱动电机通过行星轮减速机构驱动轮辋转动,驱动电机通过充放气单元调整对轮胎进行充放气;充放气单元至少包括:设置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芯轴一端的第一气室;设置在轮辋轴心轴处的第二气室,第二气室位于电机芯轴的另一端;贯通设置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芯轴上的第二气道,第二气道联通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以及充放气调整结构,驱动电机通过充放气调整结构经第一气室、第二气道以及第二气室对轮胎进行充放气。
-
公开(公告)号:CN118025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55939.3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15/02 , B62D6/00 , B62D131/00 , B62D133/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文提出了全轮独立转向汽车的驻车制动车轮转向角度计算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具备车轮转向角度不少于±90°的四轮独立转向功能,同时在无转向信号时车轮转向单元可以自锁的车辆,所述方法包括:在车辆需要驻车时,调取车辆参数并采集外部道路信息,根据所述方法计算车辆前、后车轮各自所需转向角度,控制前、后车轮转动至所述转向角度,从而完成车辆在各种路况下无需依赖传统机械摩擦与锁死的驻车制动机构即可实现的稳定驻车过程。所述方法可以保证车辆在不同坡度下仍具有充足的剩余附着力以抵御来自不同方向的风力干扰,同时减少系统总成、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此类车辆无需驻车制动装置情况下的驻车安全。
-
-
公开(公告)号:CN1171931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45976.8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铰接点阻尼力与差动制动协同的拖挂式房车控制系统,涉及拖挂式房车的操纵稳定性领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决策控制模块及下层执行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各种传感器,用于采集行车数据并发送至所述决策控制模块;所述决策控制模块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电磁继电器及电流控制器;所述下层执行模块包括电磁制动器及可调阻尼杆。所述决策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行车数据确定所述可调阻尼杆的阻尼系数及所述电磁制动器的制动力进而控制铰接点阻尼力及差动制动的横摆力矩;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多执行器协同控制解决了拖挂式房车蛇形摆尾失稳问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可能导致的房车速度波动大、能量损耗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1194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014761.7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转子电机耦合圆锥差速器单侧轴壳的多模式电动驱动桥,包括:主驱动电机、对转式双转子电机、锥齿轮差速器、壳体、第一半轴、第二半轴、主驱动电机减速机构和转矩分配机构。所述双转子电机耦合圆锥差速器单侧轴壳的多模式电动驱动桥具有主电机单独、转矩定向分配、双电机转矩耦合、双转子电机单独等四种驱动模式,通过控制所述转矩分配机构中的辅助电机通过丝杠螺母机构推动接合套分别处于左、中、右三种不同位置实现四种驱动模式间的切换;其中转矩定向分配驱动模式可以按工况需求综合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驾驶机动性、转弯节能性和越野通过性;其他驱动模式的切换使用可以改善大负荷下的动力性和小负荷时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02222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925626.3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眼椭圆的共享汽车智能座椅最优坐姿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摄像头在驾驶员上车时检测驾驶员身体尺寸;步骤二、判断驾驶员是否进入车辆;步骤三、根据驾驶室布置尺寸和驾驶员身高生成多种驾驶员坐姿布置方案;步骤四、对生成的多种驾驶员坐姿布置方案进行安全性校核;步骤五、对符合安全性校核的坐姿按照统一评价标准进行评分,选取评分最高的坐姿为最优坐姿;步骤六、单片机调用最优坐姿,控制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将驾驶员座椅调整至最优坐姿对应位置;步骤七、通过检测手动调节按钮是否触发判断汽车座椅是否进入手动调节状态;步骤八、驾驶状态结束,座椅进入复位状态,自动移动到前后可调行程的最后端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802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0498466.3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连杆结构的双模式后轮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转角控制电机,用于驱动并控制后轮转角;减速机构,实现减速增扭;多连杆机构总成,将电机的转动转换为推杆轴端的直线运动,且一侧推杆采用可伸缩式设计,从而使多连杆机构具备两种运动形式;转向执行机构,将多连杆机构总成输出的直线运动转化为转向节绕主销的转动,以使后轮转向;电磁拔销器,第一、第二电磁拔销器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第二可伸缩推杆的定轴长形式或是可变轴长形式;通过电磁拔销器对多连杆机构运动形式进行选择性控制,即可实现利用后轮转角控制电机驱动两后轮同向转向或相向转向,从而使汽车在转向以及制动工况下都可以获得更好的转向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7598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707508.X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场地用电液混合动力轮式装载机,包括:前车体和后车体,通过铰接点连接,分别置于前车桥和后车桥之上;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后轴;工作电机,用于给液压系统建立高压;动力电池,布置在后车体上,通过驱动电机控制器和工作电机控制器给驱动电机和工作电机提供电能实现驱动;电池管理系统;主减速器;差速器;油泵;前轴分阀组,包括前轴驱动阀组、前轴制动阀组、工作分配阀组和转向分配阀组;后轴制动分配阀组;前轴轮毂液压马达;前轴湿式制动器和后轴湿式制动器;转向油缸;动臂油缸;摇臂油缸和其他机构;控制单元。本发明采用纯电动力源,可实现后驱或四驱模式,传递效率高,能耗低,布置变动小,适合场地范围内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480244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98466.3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连杆结构的双模式后轮主动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轮转角控制电机,用于驱动并控制后轮转角;减速机构,实现减速增扭;多连杆机构总成,将电机的转动转换为推杆轴端的直线运动,且一侧推杆采用可伸缩式设计,从而使多连杆机构具备两种运动形式;转向执行机构,将多连杆机构总成输出的直线运动转化为转向节绕主销的转动,以使后轮转向;电磁拔销器,第一、第二电磁拔销器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第二可伸缩推杆的定轴长形式或是可变轴长形式;通过电磁拔销器对多连杆机构运动形式进行选择性控制,即可实现利用后轮转角控制电机驱动两后轮同向转向或相向转向,从而使汽车在转向以及制动工况下都可以获得更好的转向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1214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24624.1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双转子电机耦合圆柱差速器左右半轴的多模式电动驱动桥,包括主电机、双转子电机、左半轴、右半轴、主减速器、圆柱齿轮差速器、双级行星排、执行机构、主壳体、副壳体等,其中圆柱齿轮差速器与双级行星排为特征参数等于2的单排双行星圆柱齿轮机构;主电机与主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主减速器的输出端与圆柱齿轮差速器连接;双转子电机的内外转子分别与圆柱齿轮差速器的第二行星架、双级行星排的第三行星架连接,执行机构可实现双级行星排的闭锁或第三齿圈与壳体的固连。本发明通过控制执行机构、主电机与双转子电机的工作状态,即可实现主电机单独驱动、双转子电机单独驱动、双电机转矩耦合驱动以及转矩定向分配四种驱动模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