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米蛾成虫自动收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149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010179884.7

    申请日:2020-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米蛾成虫自动收集设备,包括:输送架、可开启的密封门、四周纱网密封的饲养箱、有密封门的二氧化碳充气室、往返输送架和二氧化碳充气室的滑动托板、可开启饲养箱密封门的升降装置、可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的传感器和电磁阀、可将米蛾送至收集笼的振动传输装置;整个米蛾收集是在密闭的箱体中完成,避免米蛾鳞片和二氧化碳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危害,安全性好;米蛾收集时,打开机器开关后,只需人工将米蛾饲养箱推入二氧化碳充气室,收集过程全程自动,米蛾昏迷自动掉落,减小对米蛾本体的伤害;工作效率高,操作简便;一台机器就可以满足目前工厂化生产赤眼蜂的需要。

    利用白雪灯蛾繁育赤眼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5607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10040299.1

    申请日:2018-01-16

    Inventor: 张俊杰 杜文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白雪灯蛾卵做寄主繁育赤眼蜂的方法,公开了新的适用于多种赤眼蜂工厂化生产的昆虫卵,与现有的繁蜂技术相比,具有繁育种类多、繁殖效率高、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点。本发明方法饲养简便,人工饲料可以饲养;繁殖力高,单蛾产卵量在600‑1000粒左右;卵粒大,卵直径在0.7mm左右,单个卵可繁育赤眼蜂3‑4头;世代周期短,从卵到成虫需50天左右;卵块大且容易分离,卵呈单粒块产,容易收集;卵壳较厚,方便接蜂、包装及运输以及赤眼蜂寄生后活性极强等多方面的优点,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用于赤眼蜂水田放蜂器的自动化包装机

    公开(公告)号:CN11226282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369635.0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赤眼蜂水田放蜂器的自动化包装机,包括下盖震动盘模块、下盖传输机模块、物料周转模块、上盖震动盘模块等;下、上盖振动盘模块机械振动,使放蜂器上盖、下盖有序向下盖传输机模块滑动,下盖落入传输皮带上;物料周转模块包括下盖抓取组件、回转盘组件、赤眼蜂寄生卵灌装组件、放蜂器压合组件、放蜂器筛选组件;回转盘组件包括回转盘;回转盘上的圆孔依次对应赤眼蜂寄生卵灌装组件、放蜂器压合组件、放蜂器筛选组件;当回转盘组件上放蜂器停留在放蜂器筛选组件位置时,顶块位于放蜂器下侧;顶块上行将放蜂器顶离回转盘。包装过程机械全自动进行;每分钟可完成25个放蜂器的组装,可满足工厂化生产中赤眼蜂的包装,大大节省了劳力,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工作效率高。

    利用白雪灯蛾繁育赤眼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560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810040299.1

    申请日:2018-01-16

    Inventor: 张俊杰 杜文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白雪灯蛾卵做寄主繁育赤眼蜂的方法,公开了新的适用于多种赤眼蜂工厂化生产的昆虫卵,与现有的繁蜂技术相比,具有繁育种类多、繁殖效率高、成本低等多方面的优点。本发明方法饲养简便,人工饲料可以饲养;繁殖力高,单蛾产卵量在600‑1000粒左右;卵粒大,卵直径在0.7mm左右,单个卵可繁育赤眼蜂3‑4头;世代周期短,从卵到成虫需50天左右;卵块大且容易分离,卵呈单粒块产,容易收集;卵壳较厚,方便接蜂、包装及运输以及赤眼蜂寄生后活性极强等多方面的优点,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柞蚕卵为寄主混合繁育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66803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10145652.3

    申请日:2016-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柞蚕卵为寄主混合繁育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方法,在利用柞蚕卵大量繁育赤眼蜂的过程中,将小卵繁育的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以不低于4:1的比例,并控制蜂卵比不低于5:1的比例同时混合接入柞蚕卵,可以实现利用柞蚕卵同时成功大量繁育二种赤眼蜂的目的。本发明为尝试开发基于柞蚕卵的“一卵多蜂”系列产品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开创基于柞蚕卵为中间寄主的赤眼蜂繁育与利用新模式,极大推动除松毛虫赤眼蜂和螟黄赤眼蜂以外优势赤眼蜂种类在农业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一种柞蚕卵繁育螟黄赤眼蜂的增效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4633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364247.7

    申请日:2013-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柞蚕卵繁育螟黄赤眼蜂的增效处理方法,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柞蚕卵繁育螟黄赤眼蜂,新鲜柞蚕剖腹卵通过在卵表面预处理溶液浸泡,取出晾干后作为子代卵供接蜂使用;待螟黄赤眼蜂从亲代卵中羽化出蜂后,在无光环境下将亲代卵与完成卵表面预处理后的子代卵放置一起;待寄生环节结束后,除去亲代卵及螟黄赤眼蜂,保留子代卵;波长475-495nm的青光,光照强度500-1000lux条件下螟黄赤眼蜂在寄生卵中完成发育并羽化后。进行规模化扩繁时,螟黄赤眼蜂各项发育指标更佳,稳定性更强。与传统方法相比,寄生率可增加个4-26个百分点;单卵蜂数适中,抽样间样品的均匀程度更好;羽化率可增加0.2-4个百分点,在寄生率提高的同时稳定在较高水平;遗留蜂率降低1-3个百分点,且抽样间样品的均匀程度更好。

    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可持续释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0641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074834.8

    申请日:2012-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可持续释放方法,在需防治区域根据虫口密度与防治需要布设若干释放点,每点安装一套释放装置。释放装置的释放筒为壳体结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装的实心盖和网盖,释放筒的中部设有网隔;在防治区域布设寄生性天敌昆虫释放装置,可实现天敌昆虫的持续释放,能够有效针对防治对象世代交替、虫龄混杂等复杂情况,延长防治时间,增强防治效果;通过将天敌种群的维持工作下移至用户终端,以较易获得的替代寄主进行天敌种群维持,减少了实施防治的中间环节,可节约生防费用;特别是在需要进行化学防治时,可将天敌转移出施药区域,能够兼顾实施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

    越冬代异色瓢虫收集、低温储藏及释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6621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910217963.6

    申请日:200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越冬代异色瓢虫的收集、低温储藏及释放方法,选用负吸式吸尘装置为收集越冬代异色瓢虫装置;收集的异色瓢虫置于冷库或冰柜中低温储藏,储藏方式为瓢虫采集回来分装至布袋中,布袋内置有折纸作为瓢虫越冬载体;根据害虫的季节性发生,按防治对象发生量确定释放量,直接将异色瓢虫投放至保护作物上,瓢虫的运输及释放选用盒式装置。本发明该方法选用负压装置为收集装置,实现越冬代异色瓢虫的快速大量收集;利用冷库或冰柜中储存,实现越冬代异色瓢虫的中长期储存;选用越冬代成虫为释放虫态;本发明解决了异色瓢虫的两种虫态由于自身生物学特性均不能满足长途运输的要求,制约了瓢虫释放应用的问题。

    一种越冬代榆紫叶甲成虫防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707607U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20445979.3

    申请日:2015-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越冬代榆紫叶甲成虫的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紧固筒、连接筒、收集筒构成;紧固筒、收集筒上分别设有拉环和插口,拉环插入插口中,将紧固筒及收集筒固定为两个直径不等的柱形体;收集筒的内壁还设有药环;连接筒为伞形结构,连接在紧固筒、收集筒之间,构成整体封闭的筒状结构。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化学药物防治和物理阻断防治相结合,有效地防止了榆紫叶甲成虫上树危害。当榆紫叶甲发生期结束,还可将本实用新型收回,既可以避免污染环境,还可以重复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