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06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53657.X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斑鱼白介素15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的石斑鱼白介素15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合成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基因,将基因插入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化入原核表达菌,进行培养,筛选出转化成功的原核表达菌;将转化成功的原核表达菌诱导表达;用诱导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获得石斑鱼白介素15的重组蛋白。将EcIL‑15L蛋白与SGIV亚单位疫苗对石斑鱼进行SGIV免疫保护效果评价,结果发现,EcIL‑15L蛋白作为细胞因子佐剂可以提高SGIV亚单位疫苗诱导的MCP特异的抗体反应,提高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对SGIV亚单位疫苗的免疫保护效率提升效率达81.5%。本发明可应用于石斑鱼养殖过程中SGIV病毒病的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9410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0088381.3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鞍带石斑鱼头肾细胞系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ELHK细胞系于2020年12月0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59号楼5楼,邮编:510070,保藏号为:GDMCC No:61340。本发明获得了鞍带石斑鱼头肾细胞系‑ELHK细胞系,其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增殖稳定、细胞形态以成纤维样为主要形态,不仅可以连续传代(目前细胞已经传至超过120代),并可超低温冻存和复苏,该细胞系的建立为石斑鱼种质资源保存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896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90691.9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12月21日、申请号202011520740X,发明名称为“检测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组合的试剂”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公开了检测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组合的试剂,在本发明发现5个与赤点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当SNP位点1基因型为GG、SNP位点2基因型为AC、SNP位点3基因型为CC、SNP位点4基因型为TA、SNP位点5基因型为TT,赤点石斑鱼感染神经坏死病毒后的死亡概率要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的个体。通过检测赤点石斑鱼上述SNPs,能够有效地确定其是否具有神经坏死病毒抗感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1528728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714883.7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0 , C12Q1/6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参总DNA的提取方法。该方法对处于不同状态下的海参均能提出高质量的DNA,它包括:样品的预处理,样品的裂解,添加氯仿后去除水相以去除RNA,添加无水乙醇去除蛋白质,然后利用含10%乙醇的柠檬酸钠溶液调节ph值并且补充溶液盐离子使DNA充分析出,紧接着用75%乙醇洗涤DNA沉淀,最后用8mM NaOH溶液溶解沉淀从而得出高质量的成品。此方法所提取的DNA量远大于传统的酚氯仿法以及市面上的试剂盒法,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满足了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并且其所得的DNA可以用于高通量测序,大大提高了后续实验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1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79061.0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IPC: C12N15/115 , G01N33/569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识别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及亲和力强,可用于检测大口黑鲈虹彩病毒或制备检测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的产品。此外,本发明还利用带有生物素标记的核酸适配体,构建了核酸适配体‑靶标‑核酸适配体的夹心检测体系,用于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的检测。与传统的ELISA及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利用该检测体系检测大口黑鲈虹彩病毒时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操作简便等优点,克服了传统仪器不能进行现场快速检测,以及基于抗体的检测方法需要制备抗体,耗时久、费用高、具有批次间差异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3066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74632.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K16/08 , C12N5/20 , G01N33/569 ,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大口黑鲈虹彩病毒LMBV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杂交瘤细胞株LMBV‑MCP‑8B10 2G6,其于2021年12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邮编:430072,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2208。抗大口黑鲈虹彩病毒LMBV的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株LMBV‑MCP‑8B10 2G6产生。本发明中LMBV MCP的单抗的成功制备为LMBV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抗病毒免疫制剂、病毒感染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可用于对LMBV MCP在体内外的定量和定位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66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46874.6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70 , C12Q1/6818 , C12Q1/6806 , C12N15/11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赤点斑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GNNV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包括RGNNV引物组,所述引物组包括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还包括在正向引物前段加上T7启动子序列,所述T7启动子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得到添加了T7启动子序列的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RGNNV病毒RNA的提取、病毒RNA逆转录、核酸扩增、体外转录;S2.CRISPR‑Cas13a检测体系的建立;S3.将待测样品RNA添加到步骤S2得到的混合物中;S4.检测荧光值。本发明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快速地检测RGNNV检测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60277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019194.2
申请日:2019-01-09
IPC: A61K36/288 , A61P31/20
Abstract: 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中药原料:败酱草、蒲公英和龙胆,用于抗石斑鱼虹彩病毒。将该中药组合物作为防治石斑鱼虹彩病毒病药物的有效作用成分,通过合理配伍,能够干扰石斑鱼虹彩病毒吸附至宿主细胞、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合成来发挥抗病毒作用,具有效率高,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31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20740.X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组合的试剂,在本发明发现5个与赤点石斑鱼抗神经坏死病毒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当SNP位点1基因型为GG、SNP位点2基因型为AC、SNP位点3基因型为CC、SNP位点4基因型为TA、SNP位点5基因型为TT,赤点石斑鱼感染神经坏死病毒后的死亡概率要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的个体。通过检测赤点石斑鱼上述SNPs,能够有效地确定其是否具有神经坏死病毒抗感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096027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19194.2
申请日:2019-01-09
IPC: A61K36/288 , A61P31/20
Abstract: 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中药原料:败酱草、蒲公英和龙胆,用于抗石斑鱼虹彩病毒。将该中药组合物作为防治石斑鱼虹彩病毒病药物的有效作用成分,通过合理配伍,能够干扰石斑鱼虹彩病毒吸附至宿主细胞、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合成来发挥抗病毒作用,具有效率高,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