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4000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210021169.X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这样一种针对人员密集区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系统及方法,包括:物联网感知采集模块、突发事件智能检测模块、应急预案匹配模块和中心数据平台。物联网感知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员密集区域的多种传感数据和原始视频。突发事件智能检测模块用于处理原始视频,获得目标视频数据,并将目标视频数据与多种传感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确定目标突发事件,并生成包含目标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应急预案匹配模块用于建立人员密集区域的应急预案库,并根据预警信息在应急预案库中筛选与目标突发事件匹配的应急预案作为目标预案。中心数据平台包括可视化远程指挥模块,用于为指挥人员提供预警信息和目标预案,以实现指挥人员与现场救援人员的联动救援。
-
公开(公告)号:CN113962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575650.5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乘客累计出行成本分析下的协调限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乘客数据和列车数据,根据所述乘客数据和所述列车数据定义乘客‑列车关系参数,根据所述乘客‑列车关系参数建立累计出行成本计算模型,结合所述乘客‑列车关系参数和所述累计出行成本计算模型得到累积时间指标,根据所述累积时间指标分析出乘客的累计出行成本,本发明的好处:在轨道交通系统中通过累计出行成本计算,在运力下降甚至运力失效的情况下对乘客受影响程度进行精细化度量并且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经过对出行成本的计算从而让运力向等候成本真正高的车站倾斜,在运力不足时,通过在对乘客的累计成本分析,对车站进行协同限流,来确保运力调配的公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52661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979053.2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自来水厂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净化装置,包括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连接有用于净化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净化结构,所述承载结构连接有拉动结构,所述净化结构连接有用于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承载结构连接有用于提升的抬升结构,所述抬升结构的一端连接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的一端连接有辅助清理结构工作的抵触结构;通过承载结构能够便于将需净化的水进行集中处理,通过拉动结构便于对净化结构中的组件进行更换,通过限位结构便于对净化结构进行拆卸,通过清理结构便于对净化结构进行清理,通过抵触结构使清理结构能够更好的工作,通过抬升结构便于对净化结构全面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364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46569.4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7/18 ,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域水污染治理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同流域河流水质指标气候背景值的统计滤波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目标河流区域内布设采集水质指标数据的多个观测站点,并基于目标河流区域内所有观测站点采集的某项水质指标数据月均值的最小值,得到目标河流区域的水质对应项指标最小月均值时间序列,再利用KZ滤波法对水质对应项指标最小月均值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分解后的长期分量,确定目标河流区域各观测站点的水质对应项指标的长期削减空间,并计算目标河流区域内水污染治理措施的减排效果。具有计算方法简便、快速,不仅避免了现有数值模型的计算复杂性和操作专业性,还能够为国内其他河流开展水质研究与评价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491223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411313.0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PC: G06F30/18 , G06Q10/047 , G06Q50/3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这样一种路网运力下降的影响范围确定和协同管控的方法及系统,可包括:根据轨道交通的路网图,构建路网中各个节点的起止点路径集;采集突发事件的特征参数,特征参数包括突发事件的位置信息、发生时间、运力下降的程度、以及预计持续时间;根据突发事件的特征参数,在起止点路径集中筛选目标路径集;确定突发事件的最短路径集,以及最短路径集中各个节点的信息设备点位表,并将最短路径集与目标路径集进行迭代匹配,确定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影响范围包括边界节点集和全域节点集;以及将影响范围与所述信息设备点位表进行匹配,并触发位于影响范围内的信息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24898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1153373.3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IPC: G06F30/20 , G06N3/04 , G06N3/08 , G06Q10/06 , G06K17/00 , G16Y10/35 , G06Q50/2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风险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人员密集区域安全风险监控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建筑物内的人员总数量、每层楼的人员数量和每层楼房间人员数量,获取建筑结构信息,生成实时分布态势,获取第三方的建筑物内人员信息,通过第三方建筑物内人员信息和建筑结构信息构建建筑物人员分布图,再构建灾害仿真分析模型,分析得出建筑物实时灾害初估水平,通过使用终端设备采集建筑物出入口、每层楼出入口和每层楼房间的环境监测指标,并设置阈值及权重,得出建筑物实时灾害水平;解决目前对人员密集区域安全风险监控不完善的问题,并及时匹配标准处理方案,减少人员伤亡。
-
公开(公告)号:CN11508310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99953.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森林火灾的监测与处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森林火灾监测及处置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运行森林火灾的监测与处置系统中的主装置的可见光与冷红外融合的自动巡检传感器进行火灾监测;响应于确定监测到有火灾情况,利用上述主装置采集火情相关数据;基于上述火情相关数据,确定火点坐标位置和火灾处置方案;基于上述火点坐标位置和上述火灾处置方案,运行上述森林火灾的监测与处置系统中的副装置针对火点进行灭火处置。该实施方式实现了对森林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火情并快速处理,降低了火灾对于森林的破坏程度,为自然环境安全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261086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1447220.0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
IPC: F16M13/02 , F16M11/04 , F16B13/08 , F16B21/02 , G08B21/16 , G08B3/10 , H01M50/247 , H01M50/262 , H01M50/2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下警报装置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煤矿下的警报装置,包括主体、底座、监测机构、警报机构、卡合机构、供电机构和安置机构;通过安置机构的设置便于将底座固定于矿道的侧壁上,通过卡合机构的设置便于将主体快速固定于底座的侧壁上,通过供电机构的设置便于快速替换电池,通过监测机构的设置便于对矿道内部气体进行监测,且便于替换不同灵敏度的监测部件设置提高了使用灵活度,通过警报机构的设置能够在监测到危险因素后及时拉响警报,且转动的警报喇叭提高了高音穿透力,方便了对较远的工作者起到警惕作用,解决了现有的瓦斯泄漏警报装置安装繁琐,增加了安装人员的工作强度,且穿透力不强的警报声降低了警示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2661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110979053.2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自来水厂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净化装置,包括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连接有用于净化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净化结构,所述承载结构连接有拉动结构,所述净化结构连接有用于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承载结构连接有用于提升的抬升结构,所述抬升结构的一端连接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的一端连接有辅助清理结构工作的抵触结构;通过承载结构能够便于将需净化的水进行集中处理,通过拉动结构便于对净化结构中的组件进行更换,通过限位结构便于对净化结构进行拆卸,通过清理结构便于对净化结构进行清理,通过抵触结构使清理结构能够更好的工作,通过抬升结构便于对净化结构全面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46398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381633.6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华北科技学院(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度与持续时间融合的拥挤量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计算区间拥挤量的行车区间;获取区间满载率和运行区间信息,其中,所述运行区间信息为区间长度,或所述运行区间信息为运行时间;对所述区间满载率和运行区间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得到区间拥挤量;基于所述区间拥挤量,为需求者提供服务信息。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目前无法对拥挤量进行数字化表示的问题,综合考虑了空间范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因素,将轨道交通拥挤程度数字化,提供了可以进行科学累加计算、多维度统计、多尺度信息服务的轨道交通网络各层面、路网、线路和区间拥挤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