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4775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84764.7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动辅助淋洗修复镉污染土壤的装置及方法,其包括电源、修复电极、阴极室、阳极室和淋洗剂,其中:所述修复电极包括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该阴极电极与所述电源的阴极相连,并置于所述阴极室内,该阳极电极与所述电源的阳极相连,并置于所述阳极室内;所述阴极室和阳极室内均装有淋洗剂,且阴极室和阳极室间设置有滤膜。本发明通过电动辅助淋洗修复镉污染土壤,极大的提高了淋洗效率,对镉污染严重的土壤具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具有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和投资低、耗时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31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2773.7
申请日:2024-03-19
IPC: H01L33/58 , H01L33/60 , H01L33/48 , H01L25/0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光学串扰硅墙的微发光元件及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叠片刻蚀得到硅基硅墙,再将硅基硅墙与光源阵列键合,硅材料对可见光并不是完全吸收,因此光源侧壁光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另外硅墙侧壁镀制金属反射膜,进一步提高对光源所发出光能的利用率;且光源上表面发光导致的串扰也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559064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0853423.8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自供氧脂质体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新型自供氧脂质体纳米粒为壳核结构复合物,包括含有过氧化物的内核,以及包被所述内核的脂质双分子层外壳;所述脂质双分子层外壳中装载有吲哚菁绿荧光染料;本发明制备的自供氧脂质体纳米粒具有典型的壳‑核球状结构,大小均一,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ICG插入到脂质体脂质层后,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脂质体能够实现pH和温度响应性释放,改善肿瘤局部缺氧,联合光动力和光热效应,在体内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另外还具有被动靶向肿瘤部位的效果,并能改善药物分布,延长药物在体内半衰期,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3568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280604.6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渗透型无机抗菌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化工产品的技术领域。该渗透型无机抗菌溶液特征在于,所述溶液中含有质量浓度为2‑15%的硅酸锂,含有100ppm~1000ppm的纳米银粒子,所述纳米银粒子的粒径为1~5nm,其余为水。所述渗透型无机抗菌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置一定浓度的硅酸锂溶液;S2、用无机可溶性银盐配置一定浓度的[Ag(NH3)2]+溶液;S3、将S2的[Ag(NH3)2]+溶液加入到S1的硅酸锂溶液中,加水稀释并充分搅拌使其反应完全,制得混合溶液;S4、配置一定浓度的硼氢化钠溶液并快速加入到S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搅拌使其反应完全,即可得渗透型无机抗菌溶液,具有极佳的渗透性和抗菌、抑菌能力。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可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30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058490.2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9K17/40 , B09C1/00 , A62D3/38 , C05G3/80 , A62D101/28 , A62D101/26 , A62D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调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一种复合土壤调理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15‑45份过氧化物、15‑30份氰胺镁复合物、25‑70份分散助剂。本发明使用过氧化物作为氧化剂,氰胺镁复合物作为催化剂的新型类芬顿体系,在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不会产生铁泥,没有引入有毒的金属组分,氰胺镁复合材料中氧化镁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可吸附重金属并实现对重金属离子的稳定,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稳定有较好的效果,通过各成分的协同作用,可在提供肥料的同时,有效地吸附游离的重金属并实现稳定化及降解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0970158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81514.5
申请日:2018-12-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1J27/26 , B82Y40/00 , B82Y30/00 ,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氰胺镁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作为类芬顿催化材料的应用,属于催化材料领域。制备方法为将三聚氰胺、硫脲和尿素中的至少一种与氧化镁、氢氧化镁、碱式碳酸镁、乙醇镁和碳酸镁中的至少一种充分混匀,在400℃-650℃条件下煅烧1h-3h,冷却后即得到氰胺镁复合物。本发明所制备的催化材料不含过渡金属元素,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工艺简单,且易于工业化生产。氰胺镁或含有氰胺镁的复合物作为类芬顿反应催化材料的应用用于多种有机污染物的类芬顿氧化降解,可以在较宽的pH范围内使用,不需要前期的酸化处理和光、电、超声波等外部能量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798624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21062.5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1B15/043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合成方法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稳定纳米过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该方法包括:首先将纳米氧化镁分散于溶剂中,然后加入双氧水形成混合溶液,该混合溶液中所述双氧水的质量浓度为5%~15%,将混合溶液在常温下搅拌反应,最后,将反应后获得的产物分离,洗涤和干燥获得所需的纳米过氧化镁。本发明还公开了按照该方法制备的产品。本发明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无废液产生,能耗低,绿色环保,且制得的纳米过氧化镁表面无任何稳定剂、包裹剂,具有纯度高、稳定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03800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742761.X
申请日:2013-12-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高温防护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为由20~40wt%非晶二氧化硅粒子弥散分布在玻璃基体中形成的非晶二氧化硅-玻璃复合涂层。其中:复合涂层中玻璃基体的原料组成为:30~40质量份的二氧化硅,20~30质量份的氧化硼,2~5质量份的氧化铝,5~15质量份的氧化镁,5~15质量份的氧化钙,10~20质量份的氧化钠。一种如上所述钛合金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玻璃粉体的制备、复合涂层用料浆的制备、钛合金表面的预处理、料浆的涂覆以及复合涂层的烧结。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涂层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内烧结,并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本发明所述复合涂层的原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348061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84300.5
申请日:2015-12-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7C49/603 , C07C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00 , C07D211/78 , C07C49/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环己烯-1-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包括烷基乙烯基醚、1,3-二羰基化合物以及甲醛的原料在50℃~110℃下反应1小时~8小时,分离后得到2-烷氧基-3,4-二氢吡喃衍生物;1,3-二羰基化合物与烷基乙烯基醚的摩尔比为3:1~1:3,1,3-二羰基化合物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1~1:3;(2)将步骤(1)中得到的2-烷氧基-3,4-二氢吡喃衍生物在酸性的醇类介质中于0至100℃下反应1至8小时,得到2-环己烯-1-酮。本发明与传统环己烯氧化法和环己酮溴化法制备环己烯酮相比,具有反应选择性高、产物易于分离、环境污染小、具有很强的工业应用价值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8646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74416.X
申请日:2013-11-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溶胶及其制备与纯化方法。一种稳定的纳米银溶胶,采用银盐、保护剂和助溶剂,以水为溶剂,将银盐溶液、保护剂水溶液混合,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还原,得到初始纳米银溶胶,该溶胶经调节pH值、沉淀、分离、洗涤、重溶后得到所需要浓度的纳米银溶胶,其特征在于,纳米银粒径大小可控、分布均匀,溶胶浓度可调。本发明首次利用pH值调节来纯化纳米银溶胶,通过简单的调节溶胶pH值、沉淀、分离、洗涤等步骤进行纯化,有害杂质少、环境友好等特点。本发明提出的纳米银溶胶的制备与纯化方法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可规模化生产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