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11397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10441967.X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及诱导培养基,属于杨树的组织培养领域。本发明所筛选、优化的杨树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添加0.5-1.5mg/L萘乙酸、0.5-1.5mg/L 6-糠氨基嘌呤、20-40g/L蔗糖和4.5-6.5g/L琼脂的H培养基。本发明以单核靠边期的杨树花药为外植体,将其接种到所筛选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获得生长速度快、器官分化率高的杨树愈伤组织。本发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可以有效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所获得的愈伤组织质量高,可以在短期内形成大量优良的杨树试管苗,不仅可以快速繁殖杨树,同时也可以应用于杨树植物改良,种质保存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40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440943.2
申请日:2011-12-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杨树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和诱导杨树愈伤组织分化的方法,本发明所优化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是:添加0.6-1.0mg/L BAP、0.1-0.5mg/LNAA、0-02mg/L GA3、20-40g/L蔗糖和4.5-6.5g/L琼脂的MS固体培养基。使用本发明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可提高杨树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和杨树的遗传转化率,可以在短期内形成大量优良的杨树试管苗,可进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解决了杨树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1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394225.3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 山西霖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N1/20 , C12N1/04 , C12Q3/00 , G06V10/762 , G06V10/28 , G06V10/30 , G06V10/44 , C12R1/07 , C12R1/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植物内生菌的混合菌剂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多粘类芽孢杆菌与坚强芽孢杆菌,于活化培养基中培养,将活化后的两种芽孢杆菌单菌落分别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摇瓶中震荡培养,分别接入两种芽孢杆菌种子液,进行发酵;当发酵监测到最大菌体浓度后,停止补料,调节通气、溶氧量以及转速,继续发酵,在两种芽孢杆菌的混合菌剂的发酵过程中,采集各时刻的混合菌剂图像以及发酵监测数据对发酵时间进行调整,将两类芽孢杆菌混合发酵液与载体及冻干保护剂混匀进行离心、沉淀、预冷、冻干操作,得到混合菌剂。本申请旨在对混合菌剂的发酵时间进行调整,提高混合菌剂的稳定性与抗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4395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1317215.7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育苗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杨树造林育苗盘装置,包括水箱、若干个万向轮以及顶盖,所述育苗盘装置还包括:苗盘本体,活动设置在水箱的一侧且与连接头连接,所述苗盘本体上阵列成型有若干个栽种孔;存土模块,数量为若干组,每个所述栽种孔内均设有一组存土模块,所述存土模块用于存储土壤;以及驱动模块,设置在连接头和顶盖之间。能够在控制苗盘本体反复摆动进行间歇式向土壤内加水的同时,还能够利用配重座的作用以及一号阻尼条和二号阻尼条之间的摩擦阻力作用下,使得松土辊反复转动,代替工作人员对土壤进行疏松工作,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且保证了幼苗处于较佳的种植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0821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87220.9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可视化无痕编辑载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植物可视化无痕编辑载体以pCAMBIA0380载体为基本骨架,在该基本骨架中依次插入重组酶系统、基因编辑系统与可视化系统;所述的重组酶系统由热诱导启动子、重组酶FLP基因和终止子组成;所述的基因编辑系统采用Csy4‑Cleavable Cassettes系统;所述的可视化系统采用RUBY系统。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构建所述植物可视化无痕编辑载体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植物可视化无痕编辑载体可有效提高阳性植株的筛选效率以及转基因载体元件删除的检测效率,在编辑植物基因、研究植物基因功能或培育植物新品种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6558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0325857.0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叶片特征预判样本是否存在潜在亲本关系的方法及装置。包括:接收图像采集设备传输的第一叶片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叶片图像信息;所述第一叶片图像信息以及第二叶片图像信息是由不同的光谱照射得到的;分别对所述第一叶片图像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叶片图像信息进行特征编码得到第一编码图像特征信息以及第二图像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编码信息以及所述第二图像编码信息预估所述第一叶片以及所述第二叶片是否存在潜在的亲本关系。本发明仅使用简单的装置预判不同叶片是否存在潜在亲本关系,减少样本采集量、人力成本、冷链运费及基因型分析等费用,具有便携、准确、快速高效和经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098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933313.7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79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鉴定杨树FERR和FERR‑R基因的特异PCR引物及其在杨树性别鉴定中的应用。本发明根据毛白杨性别决定基因FERR以及FERR‑R及其前后延长序列设计引物,从所设计的大量引物中筛选获得特异性的能够准确鉴定性别决定基因FERR特异PCR引物对以及准确鉴定性别决定基因和FERR‑R的特异PCR引物对,采用所述特异PCR引物对与待检测杨树样品DNA建立PCR扩增体系,根据PCR扩增结果就可准确的判断待测杨树样品的性别或是否含有性别决定基因FERR,具有快速、准确、特异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25625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81293.0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鉴定毛白杨单倍体或纯合二倍体的引物组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用于鉴定毛白杨单倍体或纯合二倍体的PCR引物。本发明基于毛白杨基因组数据信息,设计并筛选获得分别位于毛白杨19条染色体上的19对PCR引物,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至SEQ ID No.38所示。本发明进一步应用所筛选出的19对PCR引物设计indel分子标记引物。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PCR引物或indel引物在鉴定毛白杨单倍体或纯合二倍体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所述PCR引物或indel引物能够准确鉴定毛白杨单倍体或纯合二倍体,为毛白杨在遗传育种、分子和生物信息学方面研究等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350591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22128.5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Q2600/156 , C12Q2531/113 , C12Q2565/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构建彩叶栾树品种指纹图谱的SSR引物、所构建的指纹图谱及其应用。本发明根据栾树转录组数据设计获得96对SSR引物,进一步从中筛选出差异较为稳定、多态性好的13对引物用于构建彩叶栾树品种的特异指纹图谱。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利用所筛选的SSR引物构建彩叶栾树品种指纹图谱的方法,包括:提取栾树样品DNA作为扩增模板,以所述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根据毛细管电泳结果对彩叶栾树品种样品DNA的扩增结果形成引物字母编号加扩增条带长度数字的带型编号,获得各个品种的指纹图谱。本发明所述SSR引物对栾树属植物的品种筛选或鉴定以及优良树种的选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097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10071708.1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从毛果杨(Populus trichocarpa Torr.&Gray)中分离的花器官特异表达启动子及其应用,属于启动子的分离和应用。所述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所述花器官特异表达启动子的重组植物表达载体以及重组宿主细胞。功能验证试验发现,本发明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仅在烟草萼片和花瓣中特异表达,在烟草的根、茎、叶、雄蕊和心皮等其它组织部位里没有GUS表达活性,说明本发明从毛果杨分离的启动子为花器官特异表达启动子。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所述花器官特异表达启动子在改良植物性状、培育植物新品种以及研究植物花器官的发育及调控机制等方面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