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025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71829.X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车专用道综合管理系统,解决现有系统无法控制非自行车驶入、无法监测车道信息的问题。所述系统,包含:控制中心、入口识别模块、出口识别模块;入口识别模块安装于入口处,包含智能识别一体机、入口闸机,入口闸机用于根据智能识别一体机发送的智能开关指令或控制中心发送的入口开关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出口识别模块安装于出口处,包含出口闸机、位置感应传感器,出口闸机用于根据位置传感器发送的位置开关信号或控制中心发送的出口开关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控制中心包含上位机,用于得到驶入、驶出的车辆信息,车流量信息。本发明实现对自行车专用道的监测管理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993476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40490.2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8G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停车系统中的反向寻车方法,包括S1、将用户信息、停车场室内平面图存储至用户移动终端;S2、对用户车辆进行信息采集并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S3、信息数据与用户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调取停车场室内平面图并显示;S4、对用户车辆的位置信息进行采集并发送至用户移动终端;S5、对用户车辆的车辆信息以及停车位上的车位ID信息进行采集并发送至所述用户移动终端;S6、车辆信息与用户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车位ID信息标识于停车场室内平面图;S8、通过用户移动终端识别识别位识别码来获取用户的位置;S9、结合停车场室内平面图上的车位ID信息进行反向寻车。本发明提能够使用户在寻车时减少寻找时间和排队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9207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227001.6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中公华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云星宇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翔 , 谢钊 , 刘皓 , 寇福生 , 孙祥溪 , 张沛 , 何鑫 , 段一飞 , 张彦平 , 张健 , 刘泰营 , 毛瑞 , 于波 , 王智霞 , 辛广宇 , 王新达 , 常慧娟 , 周海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停车管控护栏系统,涉及智能停车技术领域,以解决寻找空闲车位时间过长的问题。所述智能停车管控护栏系统包括护栏组件、多个车位传感器模块、智能护栏管理软件、云端管理平台和客户端软件。车位传感器模块采集车辆驶入信息或车辆驶离信息,智能护栏管理软件根据车辆驶入信息或车辆驶离信息得到车位状态,并将车位状态通过云端管理平台转发至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根据车位状态告知用户空闲车位的数量和位置。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停车管控护栏系统用于智能停车。
-
公开(公告)号:CN11029830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575088.2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行车专用道车辆行人识别系统,包括:识别一体机组、几何量采集传感器、特征识别传感器及感应触发装置,识别一体机组包括多个识别一体机,相邻两个识别一体机间设有供车辆通行的通行区域;几何量采集传感器用于采集通过车辆的侧视图像信息和车轮的结构信息;特征识别传感器用于精确采集车辆局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感应触发装置实时感应相邻两识别一体机间的通行区域内是否有车辆通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融合了自行车、电动车等和行人的可量化特征计算以及上述目标的非量化特征计算的识别系统,在现有特征识别的系统基础上提高了识别率,同时在识别一体机中增加了传感器的冗余度和环境适应性,具备更强的实用性,便于系统的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59520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47896.X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1B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行车轮胎宽度非接触式快速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结构外壳,激光测距仪组与控制主机,所述激光测距仪组用于测量距离信息数据,以及将触发信号反馈至控制主机。本发明的优点是:实现简单,安装在自行车专用车道的入口两侧,可测量通过其通道中的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踏板车等车辆的前后轮胎宽度,并将测量结果发送至控制主机以供判别,用于保障自行车在城市为绿色出行而建立的自行车专用行车道的路权,避免非自行车占用自行车专用行车道,为低碳环保的城市出行提供解决方案。本发明的特点在通过其间的自行车等车辆的轮胎宽度可在快速骑行时被测量,无需停车推行,且车辆在车道内可偏离中线,不受偏离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42292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38734.2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在各监控站点的前端监控组件和实现对各监控站点进行统一监控及管理的控制中心,前端监控组件与控制中心网络连接;前端监控组件包括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监控杆和以嵌入方式与监控杆相接的前端监控设备,监控杆设有立杆,立杆具有模块化的嵌入式安装接口,立杆上装有用于监控的嵌入式监控球机模块和嵌入式监控枪机模块,立杆底端装有用于固定在地面或路桥上的底部安装组件。采用本发明所述系统解决了现有城市常用监控杆存在的“杂、乱、差”问题,有助于提高城市重要地标的美观程度,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途径,减小了监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监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91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11831.X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nventor: 张沛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备对称结构的天线罩测试转台方位基座,包括方位基座壳体、内方位轴传动机构、外方位轴传动机构和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内方位轴传动机构控制内方位轴转动定位;所述外方位轴传动机构控制外方位轴转动定位;所述方位基座壳体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内、外方位轴驱动模块以其重心位置按中心对称方式安装于所述方位基座壳体内;所述限位机构以其重心位置按中心对称方式安装于所述方位基座壳体内;对称中心即壳体的重心;所述限位机构对方位转动角度进行限位。该装置重心稳定,结构简洁,实现了双方位轴的高效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13754746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759309.2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在各监控站点的前端监控组件和实现对各监控站点进行统一监控及管理的控制中心,前端监控组件与控制中心网络连接;前端监控组件包括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监控杆和以嵌入方式与监控杆相接的前端监控设备,监控杆设有立杆,立杆具有模块化的嵌入式安装接口,立杆上装有用于监控的嵌入式监控球机模块和嵌入式监控枪机模块,立杆底端装有用于固定在地面或路桥上的底部安装组件。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解决了现有城市常用监控杆存在的“杂、乱、差”问题,有助于提高城市重要地标的美观程度,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途径,减小了监控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有利于监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215911009U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023195512.8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 中公华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云星宇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翔 , 刘皓 , 谢钊 , 张沛 , 孙祥溪 , 寇福生 , 刘泰营 , 张胜 , 贾默涵 , 何鑫 , 王新达 , 段一飞 , 张彦平 , 常慧娟 , 辛广宇 , 姜天晓 , 王亘 , 李莹雪 , 孙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容电子围栏的共享单车智能停车桩系统,包括:智能停车桩以及通过网络方式相连的用于管理所述智能停车桩的云端停车桩运营平台。智能停车桩,用于对停入其中的共享单车进行标识信息识别,并根据所述云端停车桩运营平台的指示信息对与所述标识信息匹配的共享单车进行锁定或解锁;所述云端停车桩运营平台与共享单车归属的共享单车运营网络联动,根据共享单车标识信息及锁定状态信息指示与所述标识信息匹配的智能停车桩进行锁定或解锁,在所管理所述智能停车桩没有空闲时,通过共享单车运营网络指示共享单车选择附近的电子围栏停放。本实用新型现可对共享单车在城市热点区域进行有桩式停放管理,且兼容用户形成的单车停放习惯。
-
公开(公告)号:CN214202158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23082162.4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
IPC: G05D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轮轨式转台的自适应防打滑双滚轮结构,主要包括主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主动轮组件包括主动转轴以及设置在主动转轴上的主动滚轮。主动转轴的一端与伺服驱动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编码器组件相连接;从动轮组件包括从动转轴以及设置在从动转轴上的从动滚轮,从动转轴的任意一端与第二编码器组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主动轮组件和从动轮组件中分别设置有第一编码器组件和第二编码器组件,二者配合对主动滚轮进行闭环控制,提高转动精度。可以参照第二编码器的反馈值来比对第一编码器的反馈值,这样可以实时监测主动滚轮的打滑情况,配合全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及时调整主动轮的驱动转矩,最大限度避免主动轮出现打滑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