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下沉广场积水计算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6133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010924.0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下沉广场积水计算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数学计算公式对积水体积进行计算,准确率不高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对下沉广场积水处周边积水条件进行分析;建立下沉广场及周边地貌的数字孪生模型,基于数字孪生模型和积水处周边积水条件分析计算出下沉广场最大积水量及不同需求水位的积水量,基于下沉广场最大积水量获得下沉广场积水量范围值;基于下沉广场积水处周边积水条件分析构建积水动态计算模型,基于积水动态计算模型计算下沉广场积水处实时积水量;基于积水动态计算模型反推风险积水量下的积水时间。所述基于数字孪生的下沉广场积水计算装置应用于基于数字孪生的下沉广场积水计算方法。

    轨道交通结构的减振方法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01982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423518.6

    申请日:2021-04-20

    Abstract: 一种轨道交通结构的减振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支撑车轮的轨道下设有轨道结构,所述轨道结构的下方设置柱支撑的结构板,所述结构板和下方的结构底板之间设有多个支撑柱,由此将由车辆的车轮与轨道撞击产生的振动能量的传播方式,由面式传播变为点式传播,进行振动能量的第一次消减;步骤二:所述支撑柱为多层圆柱结构,所述多层圆柱结构内设有多层依次套设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设有圆环状的耗能层,对顺柱传递出去的振动能量进行吸收,从而延振动能量传播途径进行第二次振动消减;步骤三:在站台板下设置耗能球;由此,本发明使轨道交通沿线大量建筑结构获得良好的减振效果。而地面建筑设置水平隔振层、新建建筑周边设置周期性排桩的方式仅能使个别建筑结构获得减振效果。轨道交通结构下方设置减震垫的方式亦离振源相对较远,仅能消减通过结构底板向土体传播的振动能量。工程造价低,相比轨道减振一次性投入费用少,且不需要养护和更换成本。

    一种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规划融合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7473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76933.3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规划融合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轨道交通网络的轨道网络信息,其中,所述轨道网络信息包括:轨道交通网络站点到目的地的平均距离、轨道交通网络的总覆盖范围、人口居住区域的重要性值、目的地的重要性值、人口居住区域的总数量和目的地的总数量;设置轨道交通评估模型,根据所述轨道网络信息,计算轨道交通网络覆盖范围评估指数,根据所述轨道交通网络覆盖范围评估指数,完成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规划融合评估,其中,所述轨道交通评估模型包括:人口密度的权重和目的地的权重,通过调整所述人口密度的权重和所述目的地的权重,使所述轨道交通评估模型更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