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508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80067157.X
申请日:2020-09-10
IPC: H01M8/0228 , H01M8/0284 , C09J123/26 , C09J7/10 , C09J7/30 , B32B15/085 , B32B27/32
Abstract: 提供:在温水的存在下粘接力优异的燃料电池用接合体、和上述燃料电池用接合体中使用的层叠体。一种燃料电池用接合体,其具有:含有聚烯烃的粘接性树脂层、及通过上述粘接性树脂层粘接的2个以上的构件,所述聚烯烃具有选自由酸性基团和酸酐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基团,且酸值为0.01mgKOH/g~6.5mgKOH/g,所述构件的至少1个是偶极子项在表面自由能中所占的比例为0.01%~5.0%的金属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39143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284037.4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0284 , H01M8/0286 , H01M8/026 , H01M8/0267 , H01M8/1007 , H01M8/2483 , H01M8/2465 , H01M8/2485 , H01M8/2404 , H01M8/2457
Abstract: 提高燃料电池的生产率并且确保密封的耐久性。在层叠有多个单电池(100)而成的燃料电池中,单电池具备:膜电极接合体(10)、一对气体隔板(40、50)、以及设置于一对气体隔板之间的第1密封部(26),燃料电池具有:设置于单电池之间的第2密封部、供反应气体流通的第1歧管、以及供制冷剂流通的第2歧管。第1密封部和第2密封部中的一个密封部是粘合性密封部,另一个密封部由垫圈形成,在从层叠方向观察燃料电池时,它们沿着歧管的外周设置。粘合性密封部和垫圈配置为,从靠近歧管的一侧起,依次为垫圈、粘合性密封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04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11112.7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6 , H01M8/2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1018 , H01M8/242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垫圈的密封性及耐久性的垫圈及使用了该垫圈的燃料电池组。垫圈具备:第一密封部,包围密封区域;及第二密封部,在由所述第一密封部包围的区域的外侧包围所述密封区域,在将所述垫圈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变形量相对于在高度方向上受到的压力的比例设为压缩变形率时,所述第一密封部的配置于第一燃料电池单体侧的部位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压缩变形率比配置于第二燃料电池单体侧的部位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压缩变形率大,所述第二密封部的配置于所述第二燃料电池单体侧的部位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压缩变形率比配置于所述第一燃料电池单体侧的部位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压缩变形率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14444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80022538.0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1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6 , H01M8/241 , H01M8/2465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Y02P70/56
Abstract: 燃料电池用的隔板用于燃料电池且与膜电极接合体相向地配置。隔板具备:与膜电极接合体的发电区域相向的隔板中央区域;从隔板中央区域向外缘延伸的外缘部;设于外缘部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及冷却介质排出歧管;从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经由隔板中央区域而到达冷却介质排出歧管的流体流路区域;设于外缘部并将上述流体流路区域包围的密封填料;及设于上述流体流路区域的外侧并且为了评价上述填料的粘接状态而被试验性地施加外力的剥离检查用填料。通过评价剥离检查用填料的粘接状态,在制造燃料电池用隔板时,能够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361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011502863.0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具备包括电解质膜的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片部件、以及一对隔离件,第1隔离件具备向与配设有电解质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1凸部,第2隔离件具备向与配设有电解质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第2凸部,在从相对于电解质膜垂直的方向观察时,第1凸部和第2凸部与电解质膜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第1凸部具有第1重复部和第1非重复部,第2凸部具有第2重复部和第2非重复部,第1凸部具有在第1长边方向上延伸的形状,第2凸部具有在与第1长边方向交叉的第2长边方向上延伸的形状。
-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039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810329829.4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包括:发电体,发电体包括膜电极组件;树脂框架,树脂框架被置于发电体周围;和一对分隔件,该一对分隔件被层压在树脂框架上以便夹持发电体和树脂框架。树脂框架具有:树脂框架侧歧管,在树脂框架侧歧管中,反应气体在穿过树脂框架的方向上流动;开口,该开口保持发电体;以及气体引入通道,气体引入通道在树脂框架侧歧管和开口之间穿过树脂框架形成。每一个分隔件均具有分隔件侧歧管,反应气体流过分隔件侧歧管,并且分隔件侧歧管被设置在沿层压方向与树脂框架侧歧管对应的位置处,并且气体引入通道具有当沿层压方向观看时延伸到分隔件侧歧管中的气体引入部。
-
公开(公告)号:CN112864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313036.7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97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具备:膜电极接合体,在电解质膜的两面配置有电极;气体扩散层,层叠于上述膜电极接合体中的一个面上;树脂框架,以与上述气体扩散层的外周分离并包围上述气体扩散层的外周的方式接合于上述膜电极接合体的一个面上;以及树脂片,在上述气体扩散层及上述树脂框架、与上述膜电极接合体之间,配置为填埋上述树脂框架的内周与上述气体扩散层的外周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03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29829.4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3 , H01M8/1007 , H01M8/242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包括:发电体,发电体包括膜电极组件;树脂框架,树脂框架被置于发电体周围;和一对分隔件,该一对分隔件被层压在树脂框架上以便夹持发电体和树脂框架。树脂框架具有:树脂框架侧歧管,在树脂框架侧歧管中,反应气体在穿过树脂框架的方向上流动;开口,该开口保持发电体;以及气体引入通道,气体引入通道在树脂框架侧歧管和开口之间穿过树脂框架形成。每一个分隔件均具有分隔件侧歧管,反应气体流过分隔件侧歧管,并且分隔件侧歧管被设置在沿层压方向与树脂框架侧歧管对应的位置处,并且气体引入通道具有当沿层压方向观看时延伸到分隔件侧歧管中的气体引入部。
-
公开(公告)号:CN10797877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0992401.3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24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2 , H01M8/0247 , H01M8/0265 , H01M8/0276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65 , H01M8/2483 , H01M8/248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衬垫及燃料电池组。密封部具有距中心点的距离为第一长度L1的外周点,该外周点是以中心点为中心而相对于层叠方向为0度至90度的第一范围内的外周线上的一点,在将从中心点朝向外周点的第一方向与层叠方向所成的第一范围内的外周线上的各点距中心点的距离设为第二长度L2时,L2≤L1,在将第一方向与垂直于层叠方向的方向所成的第二范围内的外周线上的各点距中心点的距离设为L3时,L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