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5091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241424.6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热测试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物体表面热流密度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设定物体待测面上热流随时间变化的初步热流密度函数;采集物体待测面的初始温度和超声波传播时长;根据初始温度和初步热流密度函数,确定理论超声波传播时长;若是超声波传播时长和理论超声波传播时长之间的差异较小,则该初步热流密度函数即为物体待测面的热流密度函数;否则对初步热流密度函数进行调整,并重新按照上述方式确定该初步热流密度函数是否准确,直到获得准确的热流密度函数。本申请无需对物体结构进行破坏及其他任何处理,且超声波信号仅仅在物体内部传播,避免外部环境的干扰,降低热流密度的测量难度且保证热流密度函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95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281761.8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计算机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材料动力学特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申请在针对复合材料构建网格结构后,确定网格结构中的每一网格顶点在横向和轴向上含泊松比影响的形函数及其导数,由此本申请在求解方程中引入了轴向对横向位移的泊松比影响以及横向对轴向位移的泊松比影响;那么基于各网格顶点的动力学特性求解方程得到的各网格顶点的位移,具备更高的计算精度,从而在不影响求解速度的前提下,提高了复合防热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的预测精度,能够降低结构设计过程中的计算成本,缩短结构设计周期。相应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材料动力学特性评估装置、设备及介质,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6187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30348.X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16C60/00 , G16C10/0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温功能材料催化调控的尖锐前缘超高热载疏导方法,属于航空航天工程中气动热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步骤:S1,确定尖锐前缘所处的飞行条件;S2,计算尖锐前缘表面气动热载荷,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超高热载疏导;S3,计算绕尖锐前缘流场中离解原子分布和气体离解程度,确定调控幅度是否满足超高热载疏导条件;S4,评估采用高温功能材料催化特性调控局部超高热载荷的可行性与可调控幅度;S5,如果调控幅度满足调控要求,确定涂层材料,加工制造尖锐前缘涂层。本发明可实现在不需要增加超高热载荷附近的防热结构厚度的情况下,对局部非平衡流场的主动调节和控制,进而实现对尖锐前缘超高热载定向疏导。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3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408433.0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SST湍流模型的湍流长度尺度修正方法,本修正方法以无量纲速度散度λl的值为基本自变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通过控制函数tanh(h2(η‑h3))‑1实现了对修正源项作用区域的控制。本发明方法不依赖于壁面距离这一参数,而是根据流场中速度散度的强度大小来确定修正源项的大小,可以有效避免现有代数方法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4674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29164.3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横波探测的高精度测厚方法及装置,属于超声横波测量领域,包括步骤:S1,在结构的未减薄厚度位置和发生厚度减薄变化的位置之间的过渡阶梯端点处正上方激发一次超声横波;S2,记录来自减薄厚度处第一、第二回波时间,来自未减薄厚度处第一、第二回波时间;S3,利用来自未减薄厚度表面与减薄后厚度表面的第一、第二回波之间的渡越声时的作差结果来表征减薄厚度信息;S4,根据超声横波的波速与温度的标定关系,获得不同温度下超声横波在结构中的传播速度,从而利用传播速度获得减薄厚度。本发明摒弃了系统误差,提高定点测厚精度,从而为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最准确的基准数据和评价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472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1264412.6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接触热阻的无损快速测量方法,根据介质温度‑超声传播特性,采用超声回波法,获得瞬态传热条件下超声传播时间,优化求解热传导反问题,可快速、无损、非接触地测量随温度变化的界面接触热阻参数。本发明的方法所需测量装置简单、测量周期短,且不需要传感器与被测试件接触,避免了传感器与被测试件接触的干扰以及测量范围受到传感器耐高温性能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702879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854457.2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动态结冰冰型微结构特征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结冰风洞实验获取结冰宏观形貌;步骤二、通过冰型显微图像实验获取结冰微观形貌及形核密度;步骤三、通过相场模拟获取结冰冰型微结构特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建立结冰微结构特征的预测方法,有效克服目前结冰特性预测主要为宏观预测的不足,从而为进一步建立结冰物理特性的定量表征方法,提高结冰预测的精细化水平,研制高效率、低冗余的飞机防除冰系统,有效提高飞机结冰条件下的安全飞行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50680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21190.9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态条件下的高温结构内部温度及壁厚同时测量方法,解决了稳态条件下的高温结构内部温度及壁厚无法同时测量的问题,该方法基于超声检测信号,将结构厚度和内部温度的同时测量转化为热传导问题热边界条件和结构厚度的多参数识别问题。其中,采用增大初始时间和时间步,使得瞬态求解得到的结构内部非均匀温度场与稳态结果保持一致,将稳态传热条件下的一个有效测量数据转化为瞬态条件下的多个有效测量数据,以有效解决多参数识别中输入信息不足带来的矩阵奇异问题。该方法通过求解热传导反问题,可快速、无损、非接触地测量稳态传热条件下相关的结构内部温度和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00802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64305.3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温度变化的超声波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根据介质温度-超声传播特性,采用超声回波法,基于热传导反问题的求解可快速测量随温度变化的超声波传播速度,适用于固体介质中随温度变化条件的超声纵波、横波和表面波等波速的测量;本发明具有测量周期短、测量精度高等优点,而且将超声传播速度表示为随位置和时间变化的分段函数模型,可以对任意随速度进行识别且不需要任何先验知识。
-
公开(公告)号:CN10456821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002336.6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K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超声的温度场非接触式探测系统,包括微控制器、发射电路、电磁超声探头、接收开关、声学信号采集模块、回波数据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射电路的输出端与电磁超声探头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超声探头的输出端与接收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开关的一个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开关的另一个输出端与声学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声学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回波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回波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达到快速准确地获得物体表面温度和内部非均匀温度场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