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3464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721968.9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H01M8/02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结构及其组装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置在连接体上的封接凸起和卸应力槽,所述卸应力槽环绕封接凸起外侧设置;所述卸应力槽内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连接导气孔和封接凸起所围成的空腔。本发明通设置卸应力槽,降低了封接凸起的结构刚度和增加封接凸起结构柔性,减小了连接体对电池片产生的拉应力,防止单电池破碎或者封接接头产生裂纹甚至疲劳断裂,最终保证封接气密性的稳定性、电池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卸应力槽在组装封接时,可作为定位槽使用,以通过定位件实现电池片在封接过程中的精确的组装和精确施压,进而确保单电池片的封接完整性和接头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39676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681077.X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K15/06 , B23K1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LF?1钢厚板电子束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两块待焊CLF?1钢板的待焊端面加工平整,然后对待焊CLF?1钢板进行清洗;步骤二、将清洗后的两块待焊CLF?1钢板固定,并使两块待焊CLF?1钢板的待焊端面接触,然后放入真空电子束焊机中待焊;步骤三、采用聚焦电子束在两块待焊CLF?1钢板的待焊端面上焊接打底预热;步骤四、在焊接打底预热后,采用下聚焦圆波电子束对两块待焊CLF?1钢板之间的焊缝进行深熔焊接;步骤五、采用散焦电子束在焊缝处往复移位焊接。采用本发明焊接的两块CLF?1钢板,焊缝处无链状气孔和裂纹,能提升焊接后成品的背部成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87109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45427.4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江苏海龙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K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驱动压缩机的小型高速电机转子,它包括转子实心转轴及转子笼条,转子笼条沿周向均匀分布,实心转轴与转子笼条之间通过三面连接焊缝连接为一体,所述实心转轴选用合金钢25Cr2Ni4MoV,其既是转子磁路的组成部分,又需承受转子工作时的机械应力,所述转子笼条由导电性较好的T2铜条构成。本发明能够满足电机转子在高速下运行,几何尺寸远小于输出功率相同的中低速电机,具有转动惯量小,动态响应快,传动效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21135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1617240.7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LA16F/M合金管的环焊缝电子束焊接方法,包括:将洁净的上端塞或下端塞压入洁净的合金管两端得到工件,其中,端塞与合金管的接缝紧密且端塞无损伤变形;将所述工件放入真空电子束焊机的焊接小室内夹持固定;对真空电子束焊机的电子枪室和焊接小室抽真空;调节真空电子束焊机对焦并使焦点对准端塞与合金管之间的接缝;根据焊接工艺参数对所述工件的接缝在旋转的状态下进行焊接得到具有环焊缝的工件。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CLA16F/M合金管的环焊缝电子束焊接,所述环焊缝无裂纹、气胀、未焊透、气孔或夹杂等缺陷,焊缝质量良好抗拉强度与母材相当。
-
公开(公告)号:CN11595827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1617238.X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LA16F/M合金棒的充氦堵孔焊接方法,包括:启动焊机并将CLA16F/M合金棒的待堵孔端插入焊接小室;调节焊接小室内的钨极与CLA16F/M合金棒的待堵孔端的距离;对焊接小室进行排空操作,所述排空操作为2次以上,所述排空操作包括依次进行的抽真空操作、低压充氦气操作和放氦气操作;向完成排空操作的焊接小室内充满氦气并对焊接小室内的CLA16F/M合金棒的待堵孔端进行焊接。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CLA16F/M合金棒的充氦堵孔焊接,焊缝的氦捡漏泄漏率低于1.01×10‑9Pa·m3/s。充分保证了CLA16F/M合金棒的堵孔焊接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098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44831.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燃料元件研制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棒状燃料元件芯块与包壳紧密贴合装置,其包括主体支撑机构、旋压机构、尾端轴向定位机构和抱夹定位机构;旋压机构滑动设置在主体支撑机构上且能够绕第一方向自转,旋压机构包括旋轮组件、电动卡盘和径向驱动机构,径向驱动机构与电动卡盘的卡爪连接,旋轮组件与径向驱动机构连接,其中,旋轮组件与径向驱动机构之间配置有压力传感器以在径向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上检测旋轮组件所受力值;尾端轴向定位机构用于夹持待旋压工件的端部;抱夹定位机构设置于主体支撑机构上并位于旋压机构和尾端轴向定位机构之间。本申请能够实现对细长待旋压工件的旋压且具有较好的产品良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48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44045.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切割工艺,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利用光纤高斯光束激光进行切割,并采用正离焦增加切割过程中待切割材料的激光吸收率,以对高活性熔融液态金属件,或高活性熔融液态金属形成的合金件,或由两种或多种高活性熔融液态金属形成的合金件进行激光切割。本发明采用光纤高斯光束激光并利用正离焦提高激光吸收率,提高了高活性金属材料锥度、断面粗糙度、热影响区、断面氧化等切割断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15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79695.6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激光复合增减材一体化集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铺设金属基体粉末,并采用选区激光熔化的增材制造工艺进行3D打印,形成基板;S2:通过超快激光对基板表面进行抛光;S3:通过超快激光在抛光后的表面进行阵列式盲孔制备;S4:将增强相颗粒铺设于抛光后的表面,使增强相颗粒进入盲孔内,并将抛光后的表面上多余的增强相颗粒刮除;S5:随后在抛光后的表面上再次铺设金属基体粉末,并采用选区激光熔化的增材制造工艺进行3D打印;S6:重复步骤S2~S5,直至完成多元异质复合材料的一体化集成制造。采用本方案,能基于复合材料金属基体与增强相“阵列分布+逐层叠加”从而达到增强相空间位置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9582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17238.X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LA16F/M合金棒的充氦堵孔焊接方法,包括:启动焊机并将CLA16F/M合金棒的待堵孔端插入焊接小室;调节焊接小室内的钨极与CLA16F/M合金棒的待堵孔端的距离;对焊接小室进行排空操作,所述排空操作为2次以上,所述排空操作包括依次进行的抽真空操作、低压充氦气操作和放氦气操作;向完成排空操作的焊接小室内充满氦气并对焊接小室内的CLA16F/M合金棒的待堵孔端进行焊接。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CLA16F/M合金棒的充氦堵孔焊接,焊缝的氦捡漏泄漏率低于1.01×10‑9Pa·m3/s。充分保证了CLA16F/M合金棒的堵孔焊接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81738.3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CN)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切割工艺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其包括:BP隐层和ELM隐层;确定激光切割产品的目标粗糙度,并利用教与学算法根据所述目标粗糙度初步设计多组工艺参数;将初步设计的各组工艺参数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预测按照所述各组工艺参数切割得到产品的上下表面粗糙度;结合目标粗糙度和各组工艺参数预测得到的粗糙度,利用模糊优选法从初步设计的多组工艺参数选取一组最优的工艺参数,以便基于教与学算法再次为所述目标粗糙度设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循环执行上述粗糙度预测、目标函数选取以及再次设计工艺参数的过程,直至预测的上下表面粗糙度达到目标粗糙度。本发明提高了激光切割件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