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6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25368.9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H01M8/0273 , H01M8/0297 , H01M8/1246 , H01M8/02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封接方法,所述燃料电池为具有空腔结构的平板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陶瓷单电池片、缓冲结构和金属连接体,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回形框体、第二回形框体、中间过渡体,所述中间过渡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回形框体、第二回形框体,以形成凸起台阶式框体结构,所述第一回形框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回形框体的外径,所述复合陶瓷单电池片与第一回形框体密封封接,所述第二回形框体与所述金属连接件密封封接。本发明通过双“回”形缓冲结构设计的“凸起台阶式”结构提升整个结构柔性,提高自适应应力应变能变,避免尺寸变化,保证电池单元的完整性、气密性,提升电池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31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186427.6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T7/00 , G06T7/10 , G06V10/26 , G06V10/5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1N21/88 , B23K26/38 , B23K26/70 , B23K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锆合金板材激光切割质量监检测方法与装置,属于激光切割领域。在激光切割断面的侧下方架设线阵CMOS相机,在锆合金板料激光切割完成后,通过线阵CMOS相机获取切割板料切割面与底面的图像信息,通过计算机图像矫正与图像缺陷识别分类程序,对侧拍断面不矫正、对底面图像进行矫正处理,融合成一张图片,并进行灰度化、网格划分处理,对缺陷快速地进行识别分类、标记、预警、判定、评估。本发明采用一个线阵CMOS相机将切割断面与板材底面融合至一张图中,同时对三类缺陷进行在线监检测,较现有的锆合金板料激光切割质量检测,本发明用较低的软硬件成本、开发了高的功能集成度的在线监检测方法与装置,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与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64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721968.9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H01M8/02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结构及其组装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置在连接体上的封接凸起和卸应力槽,所述卸应力槽环绕封接凸起外侧设置;所述卸应力槽内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用于连接导气孔和封接凸起所围成的空腔。本发明通设置卸应力槽,降低了封接凸起的结构刚度和增加封接凸起结构柔性,减小了连接体对电池片产生的拉应力,防止单电池破碎或者封接接头产生裂纹甚至疲劳断裂,最终保证封接气密性的稳定性、电池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卸应力槽在组装封接时,可作为定位槽使用,以通过定位件实现电池片在封接过程中的精确的组装和精确施压,进而确保单电池片的封接完整性和接头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00353.1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切割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锆合金激光切割的工艺识别与性能预测方法,包括:采集切割样品在多种工艺参数下的切割面图像,并从中提取特征参数L、H和θ;对切割样品进行粗糙度检测并划分粗糙度等级;构建用于工艺参数检校和粗糙度等级预测的数据集;采用DBSCAN密度聚类算法,构建包含工艺参数检校和粗糙度等级预测的关系模型;输入待测样品特征参数,利用关系模型对工艺参数和粗糙度等级进行预测,并依据预测结果判断待测样品工艺参数是否偏离设定值。通过本发明,能够以快捷、高精准度的方式完成锆合金激光切割的工艺参数检校与粗糙度等级预测,实现对整个激光切割过程中工艺波动的有效防控,同时对成品切割异常实现有效追溯。
-
公开(公告)号:CN116117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707692.4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Zr‑4合金激光填粉焊接的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合金粉末包括Zr‑4合金粉末,并向Zr‑4合金粉末中添加Sn、Fe、Cr、Nb、Cu和Si粉末。按重量百分含量计,合金粉末包括以下组分:Sn 0.3~0.35%,Fe 0.1%,Cr 0.1~0.2%,Nb0.4~0.5%,Cu 0.1%,Si 0.05%,余量为Zr‑4合金粉末。本发明通过向Zr‑4合金粉末中添加Sn、Fe、Cr、Nb、Cu和Si粉末,有针对性的补偿焊缝中合金元素的蒸发、烧损,在焊缝局部区域形成新锆合金,从而提高锆合金焊缝耐腐蚀性能。本发明由于是在焊接过程同步向焊缝中添加合金粉末,能更加灵活的补偿焊缝中合金元素的蒸发、烧损,在焊缝局部区域形成新锆合金,在不改变待焊材料成分的前提下,调控焊缝组织性能,提升Zr‑4合金焊缝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01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81974.5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CN)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R图像不规则模糊边缘的定位方法及系统,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方法包括:将夹芯板DR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和中值滤波处理;采用大津法将滤波后的灰度图像转化为功能体边缘二值图像;对功能体边缘二值图像采用形态学图像处理,提取功能体边缘二值图像的边缘轮廓;通过凸包处理进行边缘轮廓的修正;构建最小宽度外接矩形。本发明实现了功能体切割边缘的自动化定位,为全自动切割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8098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44831.2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燃料元件研制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棒状燃料元件芯块与包壳紧密贴合装置,其包括主体支撑机构、旋压机构、尾端轴向定位机构和抱夹定位机构;旋压机构滑动设置在主体支撑机构上且能够绕第一方向自转,旋压机构包括旋轮组件、电动卡盘和径向驱动机构,径向驱动机构与电动卡盘的卡爪连接,旋轮组件与径向驱动机构连接,其中,旋轮组件与径向驱动机构之间配置有压力传感器以在径向驱动机构的运动方向上检测旋轮组件所受力值;尾端轴向定位机构用于夹持待旋压工件的端部;抱夹定位机构设置于主体支撑机构上并位于旋压机构和尾端轴向定位机构之间。本申请能够实现对细长待旋压工件的旋压且具有较好的产品良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48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44045.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切割工艺,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利用光纤高斯光束激光进行切割,并采用正离焦增加切割过程中待切割材料的激光吸收率,以对高活性熔融液态金属件,或高活性熔融液态金属形成的合金件,或由两种或多种高活性熔融液态金属形成的合金件进行激光切割。本发明采用光纤高斯光束激光并利用正离焦提高激光吸收率,提高了高活性金属材料锥度、断面粗糙度、热影响区、断面氧化等切割断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15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79695.6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激光复合增减材一体化集成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铺设金属基体粉末,并采用选区激光熔化的增材制造工艺进行3D打印,形成基板;S2:通过超快激光对基板表面进行抛光;S3:通过超快激光在抛光后的表面进行阵列式盲孔制备;S4:将增强相颗粒铺设于抛光后的表面,使增强相颗粒进入盲孔内,并将抛光后的表面上多余的增强相颗粒刮除;S5:随后在抛光后的表面上再次铺设金属基体粉末,并采用选区激光熔化的增材制造工艺进行3D打印;S6:重复步骤S2~S5,直至完成多元异质复合材料的一体化集成制造。采用本方案,能基于复合材料金属基体与增强相“阵列分布+逐层叠加”从而达到增强相空间位置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600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81738.3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CN)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切割工艺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其包括:BP隐层和ELM隐层;确定激光切割产品的目标粗糙度,并利用教与学算法根据所述目标粗糙度初步设计多组工艺参数;将初步设计的各组工艺参数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分别预测按照所述各组工艺参数切割得到产品的上下表面粗糙度;结合目标粗糙度和各组工艺参数预测得到的粗糙度,利用模糊优选法从初步设计的多组工艺参数选取一组最优的工艺参数,以便基于教与学算法再次为所述目标粗糙度设计对应的工艺参数,并循环执行上述粗糙度预测、目标函数选取以及再次设计工艺参数的过程,直至预测的上下表面粗糙度达到目标粗糙度。本发明提高了激光切割件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