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3453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0053404.7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Q30/0601 , G06Q50/43 , G06F18/2321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享电单车借还车点数据的通勤行为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用户订单原始数据预处理;2)同一车辆编号数据对“借或还车时间点”排序,基于“车辆使用状态”对出行数据匹配;3)对出行数据匹配结果计算出行距离、时间并清洗;4)利用DBSCAN算法对工作日高峰借还车点经纬度数据聚类,获得并计算热点区及其质心坐标,自动生成泰森多边形划定新出行小区;5)结合借还车点与出行小区匹配结果生成出行OD矩阵;6)计算每工作日出行OD矩阵交通流系数,识别其小于约定阈值的出行为通勤出行;7)职住地识别。本发明有效地从用户订单数据中识别共享电单车通勤行为,并分析职住地分布,为提高通勤使用;率与调度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63848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62650.7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蒸发温度吸收式冷水机组的空调系统,包括吸收式制冷循环模块和空气处理模块,吸收式制冷循环模块包括高压发生器、第一低压发生器、第二低压发生器、高压吸收器、低压吸收器,高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冷凝器等;空气处理模块包括低温表冷器、第一高温表冷器、第二高温表冷器等。吸收式制冷循环可以对100‑120℃左右的热源进行深度利用,同时产生高温冷冻水和低温冷冻水用于空气调节。空气处理模块利用高温冷冻水实现回风的干式冷却和新风的预冷,利用低温冷冻水实现新风的深度除湿,避免了统一使用7℃低温冷冻水对空气进行热湿联合处理所带来的冷量品位的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67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48941.8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感知环境下电动微出行车辆换电需求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提取电动车出行链,建立车辆行驶行为模型;基于待预测区域的交通路网数据,构建路网拓扑模型;基于电动车电池参数,出行特性,建立电动车每公里耗电量模型;基于后悔理论,建立考虑时间消耗和换电费用的换电站选择决策模型;最后,基于电动车出行数据、交通路网、换电站信息和用户决策等多源信息,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建立电动车换电需求预测框架,并在集中式和分散式换电站下进行对比分析。本发明能够精准预测电动车换电需求的时空分布,为电动车换电站布局及电网规划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94535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071874.9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式辐射冷暖与新风高效一体化处理装置及运行方法,该装置包括冷/热水配水箱、蒸气压缩式循环回路、溶液除湿/再生循环回路、冷冻水循环回路和新风除湿/加湿模块。具有制冷模式、供热模式两种运行状态,在制冷模式下,向辐射末端供应高温冷冻水进行辐射供冷,同时利用除湿溶液在高温冷冻水冷却后对新风进行高效除湿,承担辐射末端的全部湿负荷。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部分冷凝热用于溶液再生。在供热模式下,使用同一套装置产生热水进行辐射供热,且向室内供应加湿后的新风且能够减轻室外蒸发器的结霜风险。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在夏季、冬季工况下高效运行的集成化空调机组来驱动辐射供冷/暖空调系统,提升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3286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51066.X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静电场极化效应的降膜式液体调湿器及方法。本发明的液体调湿器包括用于降膜装置施加电场的电场强化装置,所述电场强化装置包括分别与电源两端相连的形成非匀强电场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可以放置降膜装置的电场。本发明利用非均匀高压静电场对极性分子水分子的影响特性,加速了溶液中水分子向空气中的迁移过程,并通过湿润材料的布置使溶液均匀分布。该装置所需电源功率极小,能耗较低,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3620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496216.6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D19/12 , E01D101/26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托-集簇斜钉快速装配的钢-UHPC薄板组合结构体系,包括钢梁、UHPC薄板、钢板托、短钉,钢板托为等腰梯形结构,钢板托上设有连接孔,高强摩擦型螺栓穿过连接孔与钢梁连接,短钉垂直设置在钢板托两侧的斜面以及前后两端面上,UHPC薄板设置在钢梁上方,钢板托与短钉的组合体均匀分布在UHPC薄板内部,本发明采用UHPC制成超薄的桥面板,能够降低结构自重,增强结构跨越能力。与钢梁在界面处通过含钢板板托的集簇式斜钉连接形成组合结构体系,在正常使用阶段利用钢板板托的刚性连接减小界面滑移量,在极限状态时,采用栓钉柔性连接件特点,弥补钢板托作为刚性连接件延性不足的缺陷。而且侧向布置的栓钉可以增强钢-UHPC界面的抗剪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48769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96215.1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板托-斜钉组合式界面连接钢-UHPC薄板组合结构体系,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制成超薄的桥面板,能够降低结构自重,增强结构跨越能力;同时在界面处采用含板托的附有斜钉的组合式连接件进行界面连接时,可以发挥钢板作为刚性连接件和栓钉作为柔性连接件的综合优势,使其在正常使用阶段利用钢板板托的刚性连接,减小界面滑移量,在极限状态时,采用栓钉柔性连接件特点,弥补钢板托作为刚性连接件延性不足的缺陷。在UHPC板中,短斜钉的交错布置可以形成UHPC板的加劲桁架腹杆,提高UHPC板的刚度,从而增强组合截面的整体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3060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65213.7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恒虚警检测方法、装置、雷达、介质及产品,方法包括:获取雷达的回波信号,并从所述回波信号中确定被检测单元和参考单元;根据所述参考单元的信号强度确定背景强度估计阈值;在当前参考单元的信号强度大于所述背景强度估计阈值的情况下,从所有小于或等于所述背景强度估计阈值的信号强度中确定背景强度估计值;根据所述背景强度估计值生成与环境中噪声和杂波相适应的自适应门限;在所述被检测单元的幅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自适应门限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被检测单元内存在目标信号。本发明能够提升CFAR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8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63918.6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跨断层梁桥防落梁限位拉索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机器学习分类模型计算跨断层梁式桥防落梁限位拉索的设计类别,再通过机器学习回归模型计算跨断层梁式桥防落梁限位拉索的设计刚度。通过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设计,简单、快速、精准的将墩梁相对位移限制在允许位移之内,防止跨断层梁式桥发生落梁或支座破坏。本发明设计结果抗震性能良好,满足桥梁在地震动动力作用和断层断裂产生的永久位移双重作用下防落梁的位移要求,有利于提高桥梁在强震下的安全性,可供工程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73453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53404.7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共享电单车借还车点数据的通勤行为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用户订单原始数据预处理;2)同一车辆编号数据对“借或还车时间点”排序,基于“车辆使用状态”对出行数据匹配;3)对出行数据匹配结果计算出行距离、时间并清洗;4)利用DBSCAN算法对工作日高峰借还车点经纬度数据聚类,获得并计算热点区及其质心坐标,自动生成泰森多边形划定新出行小区;5)结合借还车点与出行小区匹配结果生成出行OD矩阵;6)计算每工作日出行OD矩阵交通流系数,识别其小于约定阈值的出行为通勤出行;7)职住地识别。本发明有效地从用户订单数据中识别共享电单车通勤行为,并分析职住地分布,为提高通勤使用;率与调度提供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