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416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10016231.7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主缆悬索桥恒载横桥向均匀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刚性支承连续梁法计算各支点反力;其次根据算得的支点反力,确定沿纵桥向该支点所承担的荷载区间,并用一根横梁对该区间等效替代;再在横桥向,计算每一根吊杆的吊杆力,并利用弹性支承连续梁法,计算横梁每一截面弯矩,进而计算出横梁各截面的转角和挠度;然后根据变形协调、对称及功能原理等条件列出三吊杆刚度所需满足的两个方程;最后确定三吊杆中任意一根吊杆的刚度,即可根据方程确定另两吊杆刚度。本发明通过改变吊杆轴向刚度使得横桥向三根吊杆的轴力相等,进而可以使得三根主缆的横截面以及线形相同,无论从横截面还是立面均增加了桥梁和谐统一的美感,同时,提高边主缆承重,亦可有效提高全桥的抗扭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41824.7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设置主缆斜扣索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及方法,该桥梁在无吊索区设置主跨区斜扣索和边跨区斜扣索,主跨区斜扣索和边跨区斜扣索呈V型布置;斜扣索上端通过索夹与无吊索区主缆相连,下端锚固在塔梁相交区域附近的桥塔或加劲梁上。在斜扣索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斜扣索的张拉力控制法,或斜扣索的无应力长度控制法使斜扣索获得预设拉力。本发明可显著提高现有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的主缆竖向刚度,从而减小活载下加劲梁的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3678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280636.6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D1/00 , E01D19/00 , E01D19/12 , E01D21/00 , E01D101/20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高强螺栓连接钢腹板的钢混叠合梁桥构造及施工方法,包括若干个预制钢混结合段和对应的下钢板梁;每个预制钢混结合段均包括预制混凝土面板及通过剪力钉预制连接的上钢板梁节段。在桥跨范围内,连接界面之下为全跨通长的下钢板梁,连接界面之上为若干预制钢混结合段。预制钢混结合段之间通过现浇湿接缝混凝土连接,上钢板梁和下钢板梁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形成一体。本发明的采用高强螺栓连接钢腹板的钢混叠合梁桥构造,利用预制钢混结合段的工厂化整体制造保障界面连接可靠性,同时避免了钢混结合部位的混凝土现场浇筑,可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劳动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89666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80533.9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3 , E01D11/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主缆线形及吊杆力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测量初始状态中的主梁线形、主缆最低点高程、塔顶高程和纵桥向位置,并分析初始状态中的主缆和主梁;然后在跨中附近加载,测量变形后状态中的主梁线形和塔顶纵桥向位置,获得各个下吊点的挠度和桥塔的侧移量,并分析变形后状态中的主梁和主缆;再以分裂迭代法求解由活载引起的吊杆力增量;接着,根据各跨跨径及高差闭合、各段主缆的无应力长度守恒、各根吊杆的力与变形协调来建立控制方程组,并利用规划求解方法求解用于表述变形前后结构状态的参数,从而确定悬索桥主缆线形及吊杆力。本发明基于对构件的静态受力分析,实用性强,可用于悬索桥的结构状态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58014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095019.3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缆悬索桥侧弯自振频率和振型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对加劲梁进行受力分析,列出加劲梁发生侧向振动状态下的受力平衡微分方程;然后依次分析上下吊杆侧向分力与上下主缆微端的侧向变形(位移)的关系,列出关于上下吊点的力矩平衡方程;最后利用加劲梁、主缆的边界条件确保平衡方程有解求得悬索桥侧弯振动的频率及振型。本发明通过在桥梁设计初期阶段快速地定性判断不同结构参数对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方便应用于不同悬索桥,物理意义明确,具有较强地通用性和实用性,可用于桥梁初步设计阶段指导确定结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46863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76685.4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3 , E01D11/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计算理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心活载作用下的悬索桥全桥响应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可全桥主要构件的内力及变形情况所需要的基本未知量;分析各跨的主缆响应;分析主梁响应;分析吊杆及桥塔响应;利用悬索桥上下游各节段主缆的两端的高度差与跨径闭合、主缆和吊杆的无应力长度守恒、主梁端部扭转角为0、主梁所受力与力矩平衡条件建立控制方程组;解得同时满足所有控制方程组的基本未知量的值;将基本未知量的值代入分析各跨的主缆响应表达式、分析主梁响应表达式、分析吊杆及桥塔响应表达式中,确定桥梁各构件的内力及变形。本方法,考虑了主梁的刚体位移及吊杆倾斜,更贴近工程实际;规避了复杂计算,计算方便,便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22219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18482.6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悬索桥主缆线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用水平和竖向弹簧代替桥塔,其次循环调整主跨和左右两边跨的三跨桥-弹簧模型,然后循环调整左右两个锚跨,并整合包含主跨、左右边跨、左右锚跨的五跨桥-弹簧模型,再建立有初始内力的桥塔模型,接着整合全桥模型,最后拆除部件退回空缆状态。本发明考虑锚跨、桥塔压缩、主索鞍偏移、散索鞍转动等影响因素,可便捷地实现成桥状态及空缆状态下精确确定悬索桥主缆线形。
-
公开(公告)号:CN11042424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64006.1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D2/00 , E01D21/00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缓粘结预应力UHPC永久模板的双向预应力无配筋组合梁及施工方法,包括高性能混凝土预制的顶板、缓粘结预应力UHPC永久模板、自养护混凝土和竖向缓粘结预应力筋;缓粘结预应力UHPC永久模板包括腹模、端头插板以及底座板;竖向缓粘结预应力筋穿过顶板、向下延伸并插入底座板;底座板预埋有纵向缓粘结预应力筋;组合梁的梁腹内腔填充自养护混凝土,去掉了传统钢筋,充分发挥UHPC材料特性。本发明避免了传统梁预制过程中拆模的复杂工艺,发挥UHPC耐久性高的优势,解决了传统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耐久性不足和纯UHPC梁结构造价高的问题,解决了传统预应力混凝土梁底板开裂问题,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48770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607191.2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矩形截面桥墩采用UHPC条带包裹的抗震加固构造及施工方法,针对抗震性能设计不足的既有桥墩,提出在矩形墩柱底部的潜在塑性铰区范围内,采用UHPC条带状的包裹加固,包括多条带间隔加固与宽条带加固两种构造形式。UHPC条带状包裹加固的具体构造为,对局部需要加固的桥墩墩底一定范围的混凝土保护层进行水平条带状的凿除,在条带范围内植筋、挂钢筋网、立模,浇筑UHPC混凝土,保湿养生后完成加固施工。本发明利用UHPC混凝土强度高、延性好的特点,对墩底进行包裹约束加固,特别是增加了对柱截面上四个角的抗震保护,增强矩形墩柱的柱底刚度和抗震性能,提高矩形墩柱的位移延性,解决了我国早期旧桥抗震性能不足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9163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50670.7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吊杆力和主缆线形联合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悬索桥中跨左切点和各个吊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表示各段主缆的悬链线;(2)假定一组吊杆力,即为每个所述吊杆力赋予一个初值;(3)利用解析法计算中跨主缆的成桥线形和内力;(4)根据步骤(3)计算的数值建立所述悬索桥有限元模型,计算吊杆力,用欧几里得范数检验与所述吊杆力假定值的误差,若所述误差超过限值,带着新算的吊杆力返回步骤(2),否则得到所述悬索桥的中跨主缆线形和精确的吊杆力;(5)利用所述中跨主缆内力的水平分量作为已知条件计算边跨主缆线形。该发明可以获得悬索桥精确的吊杆力及相应的主缆成桥线形,其中主缆成桥线形中包含了切点的精确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