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661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52318.5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4B7/0456 , H04B7/04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大规模MIMO多用户迫零预编码的交替训练设计方法,包括系统建模、天线分组、交替训练、数据传输阶段。其中基站在已分组的天线上发送导频进行训练,以供用户获得其信道并反馈给基站,直到已获取的信道可支持所有用户达到期望的信干噪比阈值,或者获得所有信道。本发明比起天线全训练以及部分训练,提高了系统传输成功率,降低了导频训练开销;同时比起单根天线交替训练可以进一步降低额外时间开销,也能相应地提升系统传输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7003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655915.7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A61B5/11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信息患者上肢恢复评估系统的评估方法。包括多个柔性穿戴式节点、数据汇聚节点和数据处理终端,所述柔性穿戴式节点由柔性电路板,安装在其上的惯性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收发模块、电源模块、机壳组成,所述数据汇聚节点由无线收发模块和串口传输模块组成,所述多个柔性穿戴式节点将传感器数据发送至数据汇聚节点,数据汇聚节点将传感器数据发送给数据处理终端,数据处理终端处理传感器数据,所述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识别上肢运动,并检测是否有抽搐、抖动等症状,实现对患者上肢运动状态和连续性的识别与评估。本发明可检测患者上肢康复运动情况,指导康复训练策略调整,提高康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74463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15581.X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大道工业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江北新区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滑动轴承用多层金属板材,包括第一结构层、夹层和第二结构层,夹层上表面附着第一结构层,夹层下表面附着第二结构层。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试验验证,5‑10微米厚度的铝(或者铝铜合金)涂敷层,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3微米左右的中间相过渡层,铝中间层与钢基体结合良好,通过多层的合金结构,采用连铸连轧方法可以提高钢/铜交界面的结合强度,由于液相铜合金向钢基体中扩散更快,溶解度更大,这可能使液相复合钢/铜双金属结合强度更高,耐疲劳和承载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73564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472754.2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道路自动可变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模型及操作方法,测试模型包括测试模型平台,在测试模型平台上安设固定通行部分,测试模型还包括局部道路可变部分,固定通行部分包括直道部分,其与局部道路可变部分相配合;局部道路可变部分包括加速部分、联动组和牵引转动部分,加速部分安装在测试模型平台表面,且其在测试模型平台表面可移动,加速部分同时与直道部分平行且紧密贴合连接;加速部分与联动组的一端可旋转连接,联动组的另一端与牵引转动部分的一端可旋转连接;牵引转动部分的另一端与测试模型平台可旋转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动态演示及局部自动可变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51463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0631311.0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热点密集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及制备方法,所述基底组成如下:由疏水的热缩材料作为衬底(1),其上通过印刷电子技术打印金属电极(2),并通过电泳沉积技术在金属电极(2)上选择性沉积具有亲水性的金属纳米颗粒(3)。表面露出的热缩材料为疏水性,固定有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为亲水性。该方法制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具有复杂的表面特性,可实现极高灵敏度的SERS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356396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615009.6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60W30/14 , B60W40/105 , B60W40/07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考虑道路坡度的电动汽车速度瞬时优化的方法,通过将车辆动能转化为等效能量消耗,使总能量消耗瞬间最小化,从而优化牵引力或制动力矩。此外,还设计了一种速度相关因子来调节给定巡航速度范围内的车速,克服了传统速度优化方法要提前获取未来道路信息的弊端,同时该方法具有极短的运算时间,因此具有极强的实车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38351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11956.1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匝道入口的多智能网联车辆协同合流控制方法,包括上层交通管理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受控智能网联车辆以及V2I通信设备;其中上层交通管理系统对车辆合流安全时距以及合流速度做出限制,同时将限制要求发送至中央控制系统;V2I通信设备获取受控智能网联车辆实时行驶状态的信息流,同时将获取的信息流发送至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对获取的各类限制要求以及实时行驶状态信息进行整合计算,并通过V2I通信设备向受控智能网联车辆发出最优控制量指令;本发明缓解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减少高速入口匝道对主道交通流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解决现有匝道合流车辆轨迹规划方法中计算量大难以应用于实时控制器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9530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03362.9
申请日:2019-01-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混合动力汽车的传动装置,系统效率均衡、加速性能好。包括内燃发动机、第一电动发电机、第二电动发电机、车轮驱动轴、第一行星齿轮组、第二行星齿轮组、第三行星齿轮组、齿轮、离合器Ⅰ、制动器Ⅱ、制动器Ⅲ;其中内燃发动机与第一行星齿轮组固定连接,第一电动发电机与第一行星齿轮组固定连接,第二电动发电机与第三行星齿轮组固定连接,车轮驱动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固定连接,离合器Ⅰ两端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固定连接,制动器Ⅱ与第三行星齿轮组连接,制动器Ⅲ与第三行星齿轮组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与第二行星齿轮组通过一个连接杆和离合器Ⅰ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与第三行星齿轮组通过两个连接杆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954892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490158.0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I的Si‑PLZT异质结结构的混合型电光环形调制器,包括硅矩形平板直波导和硅矩形平板环形波导,硅矩形平板直波导和硅矩形平板环形波导相耦合,硅矩形平板直波导作为该混合型电光环形调制器的直通端,硅矩形平板环形波导作为该混合型电光环形调制器的谐振环;硅矩形平板直波导和硅矩形平板环形波导通过一个PLZT矩形通道完全包覆住,形成Si‑PLZT混合型结构;在环形波导部分的内外两侧设置有一对半包裹型的弯曲共面行波电极对,通过弯曲共面行波电极对该混合型电光环形调制器进行加电调制,使PLZT矩形通道的折射率发生变化。本发明具有调制灵敏度高、器件尺寸小、可靠性好以及调制带宽大等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5489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90158.0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316 , G02F1/035 , G02F1/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I的Si‑PLZT异质结结构的混合型电光环形调制器,包括硅矩形平板直波导和硅矩形平板环形波导,硅矩形平板直波导和硅矩形平板环形波导相耦合,硅矩形平板直波导作为该混合型电光环形调制器的直通端,硅矩形平板环形波导作为该混合型电光环形调制器的谐振环;硅矩形平板直波导和硅矩形平板环形波导通过一个PLZT矩形通道完全包覆住,形成Si‑PLZT混合型结构;在环形波导部分的内外两侧设置有一对半包裹型的弯曲共面行波电极对,通过弯曲共面行波电极对该混合型电光环形调制器进行加电调制,使PLZT矩形通道的折射率发生变化。本发明具有调制灵敏度高、器件尺寸小、可靠性好以及调制带宽大等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