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点密集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463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0631311.0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热点密集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及制备方法,所述基底组成如下:由疏水的热缩材料作为衬底(1),其上通过印刷电子技术打印金属电极(2),并通过电泳沉积技术在金属电极(2)上选择性沉积具有亲水性的金属纳米颗粒(3)。表面露出的热缩材料为疏水性,固定有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为亲水性。该方法制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具有复杂的表面特性,可实现极高灵敏度的SERS检测。

    一种多晶超薄金属薄膜及二维纳米图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01914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1195888.4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晶超薄金属薄膜及二维纳米图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紫外光刻工艺制备具有特殊形貌的单元组成的二维阵列结构,形成聚合物掩膜;通过抗坏血酸AA修饰的高产率银纳米板溶液实现单分散银纳米板在衬底的密集自组装;通过显影液去除聚合物掩膜,在衬底上形成图案化自组装银纳米板阵列;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衬底上的银纳米板包裹;最后通过续生长形成(准)连续的多晶超薄金属薄膜及二维纳米图形。本发明实现了特殊平面结构亚波长器件的大规模制备,解决了困扰大面积金属薄膜光电器件应用的关键问题,极大降低了器件的损耗,提升了器件的性能,实现了最低10纳米的超薄连续金属膜的制备,是对现有制备工艺的突破。

    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钉结构的多功能近场光学探针

    公开(公告)号:CN10853551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171267.5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Q60/2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纳米钉结构的多功能近场光学探针,该探针由纳米钉针尖(1)、锥形光纤(2)和音叉(3)三部分构成;其中纳米钉针尖(1)由纳米线(11)与其上生长的一个或多个具有多重谐振效应的等离激元结构(12)构成;纳米钉一端(13)通过光纤(21)的芯层开孔(22)插入锥形光纤(2)中;纳米钉针尖(1)与锥形光纤(2)尖端表面通过二维材料(4)相连,在防氧化的同时,使纳米钉针尖(1)与锥形光纤(2)表面的金属导电反光层(23)形成电学导通。因此,我们提出的探针具有波长、偏振选择性(敏感性),突破了现有近场探针的技术瓶颈,大幅提高了近场光学探针的分辨率,可同时进行样品近场光学信息、形貌信息、电信号信息的提取。

    一种垂直异质结超宽谱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15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83918.X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异质结超宽谱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探测器的结构自下而上分别为Si衬底层、氧化层、天线、沟道层。其中沟道层自下而上分别为Ta2NiSe5、石墨烯、MoS2。器件的制备步骤是:利用紫外光刻技术、电子束蒸镀技术、剥离等工艺制备形状特殊且具有耦合长波(太赫兹波段)能力的电极结构。通过干法转移技术,依次叠加Ta2NiSe5、石墨烯和MoS2层,最终形成了高效的垂直异质结沟道层。这种光电探测器表现出卓越的特性,如宽波段响应、高探测率、大响应度和低功耗,同时可以在常温下稳定工作,为宽谱光电探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表面等离激元-光-电混合传导纳米异质结构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936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87105.0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08 G02B6/1226 G02B6/124 G02B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表面等离激元-光-电混合传导纳米异质结构及制备方法,该结构包括:激励光源(1),半导体纳米结构阵列(2),二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3),亚波长等离极化激元导波(4),出射光波(5),一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6),导线(7),金属电极(8),导电基底(9),探针分子(10),原子力显微导电探针(11)和电压源(12);该方法通过控制金属基底上游离金属离子、空气、水氧实现分布及密度可控的半导体晶种,实现晶种的高度一致化控制,接着通过续生长来严格控制半导体结构的长径比与分布。为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新奇效应提供了新的纳米光学平台。

    一种多晶超薄金属薄膜及二维纳米图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0191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95888.4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H01L51/4206 B82Y30/00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多晶超薄金属薄膜及二维纳米图形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紫外光刻工艺制备具有特殊形貌的单元组成的二维阵列结构,形成聚合物掩膜;通过抗坏血酸AA修饰的高产率银纳米板溶液实现单分散银纳米板在衬底的密集自组装;通过显影液去除聚合物掩膜,在衬底上形成图案化自组装银纳米板阵列;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衬底上的银纳米板包裹;最后通过续生长形成(准)连续的多晶超薄金属薄膜及二维纳米图形。本发明实现了特殊平面结构亚波长器件的大规模制备,解决了困扰大面积金属薄膜光电器件应用的关键问题,极大降低了器件的损耗,提升了器件的性能,实现了最低10纳米的超薄连续金属膜的制备,是对现有制备工艺的突破。

    天线集成的光热电增强型Sb2Te太赫兹探测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52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45099.X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集成的光热电增强型Sb2Te太赫兹探测器及制备方法,所述探测器包含:衬底、图案化的源电极、图案化的漏电极、Sb2Te薄片、h‑BN薄片五个部分。其中Sb2Te薄片与两端电极两端与源漏电极连接,源电极为热导率较低钛金属与漏电极形成不对称电极。制备方法:通过光刻形成源、漏电极,利用蒸镀方法形成集成天线金属电极,将Sb2Te薄片转移到电极上并形成欧姆接触,再覆盖上一层h‑BN薄片作为保护层。当太赫兹波照射器件时,工作材料与不对称电极增强光热电效应驱动载流子运动,产生响应信号。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天线集成的光热电增强型Sb2Te太赫兹探测器具有室温自驱动特性,灵敏性强,响应率大,易集成的特点。

    光热-水伏协同效应宽谱等离激元核壳材料及器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660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9724.7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热‑水伏协同效应宽谱等离激元核壳材料及器件制备方法。在合成过程中,各向异性的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分别发生平面上的聚集以及纵向的重叠,分别使得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共振峰发生红移与蓝移,突破衍射极限做到宽光谱吸收。本发明制备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氧化物外壳的存在可以有效保护等离激元金属内核,防止其在温度升高时与外界发生化学反应而变形。此外,制备的薄膜具有较好的水伏发电能力,同时可以在光照下利用光热效应提高水伏发电输出。

    一种热点密集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14638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631311.0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热点密集型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及制备方法,所述基底组成如下:由疏水的热缩材料作为衬底(1),其上通过印刷电子技术打印金属电极(2),并通过电泳沉积技术在金属电极(2)上选择性沉积具有亲水性的金属纳米颗粒(3)。表面露出的热缩材料为疏水性,固定有金属纳米颗粒的表面为亲水性。该方法制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具有复杂的表面特性,可实现极高灵敏度的SERS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