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6891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522979.2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逆车道与交叉口冲突消除的公交疏散路径规划方法,具体包括获取疏散区域范围内的道路网信息,将道路划分为疏散干路和疏散支路,构建疏散区域的节点-弧网络模型;基于可逆车道的设置方式,建立公共交通流在疏散干路上通行的约束条件;消除不同方向的公共交通流在道路交叉口处的交叉冲突点,建立公共交通流交叉口冲突消除约束条件;以所有疏散人群的总行驶距离最短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可逆车道与交叉口冲突消除的公交疏散路径规划模型;选取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公交疏散路径规划方案。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大幅度减少公交车辆在路段和交叉口处的延误,缩短公交车辆往返疏散的循环时间,提高公共交通的疏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786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96880.X
申请日:2016-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大客流识别预警系统和方法,包括识别判断预警区域模块,用于识别车站预警区域、设定监控摄像机以及确定监控面积;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根据所设定的监控摄像机采集视频图像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视频图像数据,采用人数识别算法,生成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站厅站台各局部区域客流数据;监控预警模块,用于识别客流预警状态和确定阈值,监控客流数据,当实时客流量超过某一阈值时,发出预警信号。本发明提高了轨道交通相关部门应对客流高峰时段和突发事件大客流的能力,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提供有力的数据决策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206067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06687.8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质交通状态的交叉口信号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以异质交通流汇聚的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在交叉口安装视频检测器,识别各进口道处的异质交通特征;步骤20)根据各进口道的异质交通特征,建立车辆行驶仿真模型,仿真异质交通流,得到各进口道的饱和流量;步骤30)基于各相位等饱和度的原则优化信号参数,得到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本发明可以实现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最大化利用,大幅度降低异质交通流通过交叉口的延误,提升信号交叉口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392076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81098.9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路网行人交通事故黑点识别方法,通过对指定时间段指定区域内的行人交通事故数据建立标准化的行人交通事故数据库,计算各单位路段的事故频数,并利用其估计行人交通事故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得到各事故频数的概率和事故频数累积概率,确定给定置信水平下的行人交通事故黑点上限阈值,识别行人交通事故黑点,通过反向解码实现行人交通事故黑点的空间定位和显示。克服了现有事故黑点识别方法精度低、主观性大、可视性差等不足,在降低行人交通事故发生率和提高城市行人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方面等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
公开(公告)号:CN104282143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67875.X
申请日:2014-10-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过饱和控制的城市疏散干路网络提取方法,与已有常规网络干路经验提取法的单一定性分析相比,优势在于能够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两种手段,为城市疏散干路网络的提取提供一种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理论支撑的方法。本方法首先通过基础建设资料查阅、实地调查等手段获取城市基础道路网络结构以及基础交通特征属性,包括对道路路段及交叉口进行统一编号;其次,根据既定的城市应急疏散预案,确定应急疏散的起点终点以及起终点间的疏散需求;最后,定义城市疏散网络过饱和度并以该项指标最低为目标,以网络道路总里程为控制参数,提取城市疏散干路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04134099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46427.7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疏散用的公交集结点设置方法,将疏散区域划分为若干疏散小区,然后选择疏散小区中较为空旷的公共区域作为备选集结点,计算疏散小区质心到该疏散小区内各个备选集结点的最短步行距离,在每个小区中选择步行距离最短所对应的备选集结点作为该小区的公交集结点;配套以疏散集结点指示标志牌、媒体等向疏散小区内的群众宣传公交集结点的位置以及达到方法,提高应急疏散时群众的集中速度并及时通过公交车载客进行疏散,避免产生混乱状况,使得救援及时,将损失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236970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163377.5
申请日:2011-06-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信号的主动式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旨在保证通过交叉口的社会车辆服务水平不显著降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通过交叉口公交车辆的服务水平。首先,在符合条件的交叉口安装检测器、布设装有计算机程序的信号机及信号灯。其次,设置预信号停车线与主信号、预信号之间的绿时差。再次,在检测器检测到公交优先申请时根据交叉口运行状态判断是否给予信号优先。随后,根据当前相位状况判断执行何种主动式公交优先控制策略。最后,根据绿灯延长、公交相位插入、红灯缩短三种主动式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控制逻辑与算法实现对公交车辆的信号优先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2043902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600088.2
申请日:2010-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参与者交通行为安全性测评方法,能够根据交通参与者的基本信息和交通行为数据,确定其行为的安全等级。首先依据交通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的行为过程,按两层指标体系的原则建立交通行为安全性测评指标体系;然后经综合评测,确定交通参与者各安全等级及各等级测评因子的标准值;设计测评指标对应量表,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样本数据;最后在研究“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测评指标-交通行为需求”之间联系的基础上,使用模糊测度理论,针对测评样本构造测评函数,确定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测评模型,建立交通行为安全性测评方法,经过模糊识别,最终得到测评样本的安全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9811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22159.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8G1/01 , G06N3/0442 , G06Q10/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混合交通流多场景下的车辆轨迹重构方法,步骤如下:S1、采集周围人工驾驶车辆位置,速度等信息。S2、根据相邻浮动车类型把重构场景划分为全感知场景、半感知场景和常规交通流场景,考虑浮动车的渗透率生成研究场景数据。S3、采用滑动窗口技术生成时间序列。S4、常规交通流场景下,在不同浮动车渗透率下采用智能驾驶人模型IDM重构车辆。S5、半感知场景下,采用融合模型IDM‑LSTM进行重构有片段化观测的车辆轨迹,存在大量轨迹信息缺失的车辆采用IDM模型进行轨迹重构。S6、全感知场景下,能够获取所有车辆的片段化观测轨迹,引入权重模块对IDM模型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融合,重构缺失的车辆轨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