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32044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110230563.6
申请日:2011-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协作用户设备执行的多用户协作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对与所述协作用户设备相对应的源用户设备的指示,并将所述源用户设备与所述协作用户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给基站;接收由基站分配的用于从所述协作用户设备向所述基站进行传输的一个或多个第一传输资源;基于所述第一传输资源,向所述源用户设备分配用于从所述源用户设备向所述协作用户设备进行传输的一个或多个第二传输资源;通过所述第一传输资源,向所述基站转发通过所述第二传输资源从与相对应的源用户设备接收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684771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13317.7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4B7/15
Abstract: 一种多用户双向多中继系统中源端和中继端联合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源端向中继发射训练序列,中继进行信道估计处理,得到源端与中继间的估计信道;中继向源端发射训练序列,源端进行信道估计处理,得到中继与用户间的估计信道;源端将估计出的中给予用户间的估计信道信息反馈给中继,中继将反馈回来的信道信息以及自己估计出的信道信息传输给中央处理器,迭代计算源端发射机预编码,中继预编码和源端接收均衡矩阵;将计算出的预编码以及均衡矩阵传输给所有中继节点;中继将源端信息反馈给源端;源端对发射信号进行预处理后发射给中继;中继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后广播给源端;源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处理,得到相互之间需要传输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9169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69061.5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基于全局坐标的活塞销‑孔摆动副润滑动力学耦合建模方法。具体来说包括系统建模参数输入、全局膜厚方程构建、全局混合润滑模型构建、全局载荷方程构建、多体动力学模型构建、润滑动力学模型耦合求解六个步骤。相较于现有的建模方法,本发明直接基于统一的全局坐标构建活塞销‑孔的混合润滑模型以及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两者在全局坐标下的耦合求解方式,避免了润滑动力学计算时所需的复杂坐标变换,从而获得了更高的计算效率。一致的全局坐标框架使得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拓展性,并便于同其它因素实现耦合。此外,本发明所提方法针对三维柔性部件建模,对评估摩擦副的实际工作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计算和分析解结果可为活塞销‑孔摆动副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10104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410190744.4
申请日:2014-05-07
Abstract: 公开了D2D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基站中执行的支持D2D通信与小区通信调度的方法以及相应的D2D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和基站。所述D2D发送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D2D发送设备通过上行信道向基站发送D2D发送请求;D2D发送设备接收基站根据D2D发送请求决定的该设备的上行调度以及给该设备的D2D传输分配的资源;D2D发送设备按照基站的调度进行D2D传输和上行传输。所述D2D接收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D2D接收设备通过上行信道向基站发送D2D接收参数;D2D接收设备接收基站根据D2D接收设备的D2D接收参数设定的针对该D2D接收设备的上行调度方案;以及D2D接收设备按照基站的调度进行D2D传输和上行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4601296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026062.4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信息和能量传输中继网络中鲁棒性预编码方法,包括(1)发送端将信息发送给中继;(2)中继接收发送端发送的信息,并根据中继与接收端之间信道状态进行发送信息的鲁棒性预编码,即得到信息预编码矩阵和能量预编码矩阵;(3)中继将处理后的信息以及期望传送给接收端的能量发送出去;(4)接收端接收中继发送的信息和能量。本发明既能有效降低中继所消耗的功率,又可以保证接收端的服务质量和能量获取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152086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046309.X
申请日:2013-02-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向多中继系统中继端波束成形的鲁棒性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一对主级用户和一对次级用户通过多个中继进行信息的交互,所有用户端向中继发射训练序列,中继进行信道估计得到用户端与中继的估计信道;中继向用户端发射训练序列,用户端进行信道估计得到中继与用户端的估计信道;中央处理器根据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计算中继端的预编码;所有用户端同时向中继发送信号,中继接收该信号;每个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线性处理,得到中继的发射信号,并将其广播给所用的用户端;所有用户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处理,得到估计的发射信号。本发明提高了信道容量,控制了主级用户受到的干扰,同时最大化次级用户的信干噪比。
-
公开(公告)号:CN10460128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26603.3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09 , H04B7/15535 , H04L1/0637
Abstract: 一种无线认知网络中传输信息和能量的中继预编码方法,至少包括一个基站、多个中继和一个用户,其中,基站发送的信息经中继转发给用户,同时中继发送能量给用户,步骤包括基站进行上、下行信道估计,并把信号发送给中继;中继在考虑中继和用户之间的信道误差的情况下,进行鲁棒性预编码;中继将处理后的信息以及期望传送给接收端的能量发送出去;用户接收中继发送的信息和能量信号。本发明由中继节点传输能量给用户,满足用户的能量需求,保证中继的发射功率小于一个门限值,而对于接收端的SNR和接收到的能量值采用的概率限制的方法,更具有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1336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136789.9
申请日:201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由混合CoMP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执行的反馈方法及相关的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多个无线收发站的参考信号;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该用户设备与各无线收发站之间的信道的量化后的信道方向信息;将量化后的信道方向信息反馈给各无线收发站;接收来自多个无线收发站的专用正交参考信号或者控制信令;基于接收到的专用正交参考信号或者控制信令进行信道估计,得到来自执行联合发射JT的无线收发站的信号之间的量化后的相位差信息;以及将量化后的相位差信息反馈给无线收发站中的参考无线收发站。本发明还公开了与反馈方法结合使用的由混合CoMP系统中的参考无线收发站执行的通信方法及相关的无线收发站。
-
公开(公告)号:CN10300167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263079.3
申请日:2011-09-08
IPC: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以及采用该通信方法的用户设备。所述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导频信号接收步骤,接收基站发送的导频信号;信道估计步骤,根据接收到的导频信号进行信道估计,以得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比特数目确定步骤,根据多用户系统中用户设备的移动速度,自适应地确定用于反馈所述信道状态信息的比特数目fbn,以在不增加反馈比特总数的前提下最大化系统的总吞吐量;以及反馈步骤,利用所确定的反馈比特数目fbn,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至基站。与传统的平均分配反馈比特数的方案相比,所述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提高了反馈比特的利用效率,改善了反馈延迟带来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57127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2343.2
申请日:2012-01-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双向中继系统中源端和中继端的联合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源端向中继发射训练序列,中继进行后向信道估计处理,得到源端与中继间的估计信道;中继向源端发射训练序列,源端进行前向信道估计处理,得到中继与用户间的估计信道;源端将前向信道信息反馈给中继,中继根据该信息迭代计算源端非线性预编码,中继线性预编码和源端接收均衡矩阵;中继将源端信息反馈给源端;源端对发射信号进行非线性预处理后发射给中继;中继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线性预处理后广播给源端;源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检测处理,得到相互之间需要传输的信息。本发明采用双向中继的信息传输模式,提高了信道容量,并且在源端采用非线性信号处理方法,改善了系统的比特误码率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