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深层埋管及能源桩的换热系统及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4477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294328.2

    申请日:2017-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层埋管及能源桩的换热系统及施工工艺,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能源桩、连接装置以及深层埋管;能源桩包括能源桩换热管、桩基钢筋笼以及水泥混凝土;能源桩换热管设置在桩基钢筋笼内侧;水泥混凝土填筑于能源桩内部;能源桩换热管包括进管以及出管;深层埋管包括地埋换热管以及灌充在深层埋管内部的回填料;地埋换热管整体呈U型;能源桩换热管的进管以及出管分别通过连接装置与地埋换热管相连通。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占用地下空间以及能源桩埋置浅且换热量有限的缺点,提高地热清洁能源利用率。

    基于无人机点云的高陡边坡危岩体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61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07585.6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无人机点云的高陡边坡危岩体自动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边坡点云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点云数据依次进行法向量与曲率计算后得到边缘点云并对其进行聚类获取单个块体的边缘点云及整体点云;针对单个块体的边缘点云进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后壁面平面拟合得到第一结果;针对单个块体的整体点云进行基于alphashape算法的整体体积计算得到第二结果;针对单个块体的整体点云进行基于alphashape算法的后壁平面边界搜索计算得到第三结果;根据得到的第一结果、第二结果以及第三结果进行危岩体综合评估。

    一种能多维运动的多功能滑坡模型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522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0991739.8

    申请日:2022-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多维运动的多功能滑坡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外框架、内框架和滑坡试验台架,内框架通过三维移动机构安装在外框架内,并能通过三维移动机构驱动相对于外框架在X、Y|、Z方向运动,内框架中心处设有轴线水平设置的圆形安装槽;滑坡试验台架能自由转动的安装在圆形安装槽内;滑坡试验台架中心处设有正方形的滑坡试验槽,滑坡试验槽内上、下、左、右四个侧面分别设有若干加载千斤顶;滑坡模型包括模型箱和设置于模型箱内的滑坡土,模型箱包括前后两块固定板和四个侧板,在设计滑坡处,所述侧板设计有缺口。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模拟振动或者地震环境下滑坡的稳定性。

    既有线高速铁路路基加宽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29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01474.0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既有线高速铁路路堤加宽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列车‑轨道‑路堤结构进行抽象处理,形成物理模型;(2)基于力学理论对结构受力变形及各边界条件建立耦合系统矩阵形成数学模型;(3)借助相关工具形成初始应力场;(4)进行塑性计算和安全计算,通过现场实验测试或模型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对计算结果分析应用。本申请实现困难低,步骤简洁,可分析因素广,考虑了边界条件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且可以模拟三维稳定性问题,在实际工程中既有线路高速铁路路堤加宽的设计环节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8816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02221.2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陡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平整坡面;S2、预留孔道:在坡面上间隔进行锚杆孔道的钻孔操作并清理;S3、铺设轻质塑钢:制作轻质塑钢并固定于坡面;S4、固定海绵橡胶绳:将海绵橡胶绳从轻质塑钢中穿过并固定:S5、填充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制备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并填充入轻质塑钢内;S6、制备混合球体及植物种子:将木屑与蔗渣混合物做无菌处理,接种真菌后制备成大小不一的球体,选取自然界中的球状土块与球体混合均匀,选取植物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后混合均匀;S7、喷射水泥土防护层:将S6中的混合球体与水泥土混合均匀,再加入植物种子和肥料,将其喷射于轻质塑钢与坡面形成的空隙中;S8、进行养护。

    桥梁斜拉索智能除冰系统
    2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880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01770.0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桥梁斜拉索智能除冰系统,包括:除冰环,其套在斜拉索上,内环上布置有与斜拉索保护套管接触的毛刷;收放动力机,其通过绳索连接所述除冰环;推力施加组件,其位于所述收放动力机和所述除冰环之间,包括套在斜拉索上的两个圆环以及将两个圆环连接起来的多个弹簧,两个圆环中的一个与除冰环连接;以及微控制单元,其连接所述收放动力机;其中在除冰作业时,除冰环在斜拉索底端时,微控制单元控制收放动力机通过绳索将除冰环拉到斜拉索顶端;除冰环在斜拉索顶端时,微控制单元控制收放动力机处于空档位以释放除冰环,使除冰环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斜拉索下滑。本发明提能够确保冬季大桥斜拉索上面不会出现大冰凌,提高了大桥交通的安全性。

    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的改性黏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4920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390455.5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改性黏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的改性黏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黏土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及剑麻纤维和黏土。本发明通过开展渗透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测得在各个掺量下改性黏土渗透系数的变化及在各个掺量下改性黏土的裂缝展开情况。本发明得出掺量为2%纳米二氧化硅和0.2%剑麻纤维的改性黏土渗透系数是6.88×10‑8 cm/s,与素土渗透系数相比下降了两个数量级,且经过三次干湿循环后开裂因子仅为0.116。本发明在掺量为2%纳米二氧化硅和0.2%剑麻纤维抗渗和抗裂效果显著,用于垃圾填埋场防渗层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种基于桩身双荷载箱的反向自平衡试桩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37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051830.8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桩身双荷载箱的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确定上、下两个平衡点,将桩分为上段桩、中段桩和下段桩三段;在上段桩顶部以及相邻段桩之间分别设置一个荷载箱,依次记为第一荷载箱、第二荷载箱和第三荷载箱;荷载箱均包括千斤顶和压力传感器;在上段桩顶部设置反力锚固系统,包括反力端板和将反力端板与中段桩锚固相连的锚索;布置位移监测系统,分别监测上段桩、中段桩和下段桩的位移;依次加载第三荷载箱、第二荷载箱和第一荷载箱,根据每次加载的荷载位移曲线得到每段桩的正极限承载力;然后相加得到桩基总极限承载力。本发明规避了原有技术中桩身加载和桩顶加载平衡点不重合问题,得到的桩基承载力更符合实际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