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装置
    211.
    发明公开
    一种冷却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6290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678826.3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郑德印 王玮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其包括:上盖板,包括注液口和复合孔径薄膜,所述复合孔径薄膜在厚度方向分为纳米孔径的毛细段和微米孔径的供液段;下盖板,结合在所述上盖板下方,包括供液微结构,所述供液微结构与所述注液口和所述供液段是流体连通的。该冷却装置利用复合膜结构产生的被动式毛细压差作为供液动力,无需外接泵送系统,减小了散热系统的占用空间且降低了功耗,易于实现受限空间内的芯片散热。

    电子设备用数据线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59477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30105.2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用数据线及电子设备,包括:线壳;电学支路,用于双向传输电信号,电学支路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连接对象连接的第一连接头;供液管路,用于单向传输冷却液;排液管路,用于单向传输冷却液,至少部分电学支路、供液管路以及排液管路设置在线壳内,排液管路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与供液管路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反,供液管路、排液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外部连接对象连接的第二连接头,供液管路、排液管路中的冷却液在外部连接对象处连通。本发明中的数据线在为电子设备进行供电的同时,通过供给电子设备冷却液使其内部温度高效的下降,显著提高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

    一种高细胞活性稀有细胞分离与富集的方法及装置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60882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83579.3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细胞活性稀有细胞分离与富集的方法及装置和应用,该方法主要包括:先利用高孔隙率精准微孔滤膜对样本中的背景细胞和稀有目标细胞分别实现初次高效率去除与回收;再利用与背景细胞特异结合的免疫磁珠对背景细胞进行再次去除;最后,再次利用微孔滤膜对稀有目标细胞进行回收和富集。本发明提供的“先滤膜过滤,再磁珠负选”的方法,在实现背景细胞最大限度去除,保证稀有目标细胞高细胞活性、高体积通量、高灵敏度、高纯度分离与富集的同时,降低了免疫磁珠用量及经济成本。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不仅操作流程简单、集成度高,避免了离心、液体转移等造成的细胞活性降低;而且经济成本低、装置便携,应用范围广、潜能大。

    高散热性硅/玻璃复合转接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5693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0330872.2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散热性硅/玻璃复合转接板。包括依次层叠的下层硅片、上层硅片及玻璃片;其中,所述下层硅片背面形成有叉指状冷却液进出流道,正面形成有与冷却液进出流道的两端连通的冷却液进出口;所述上层硅片背面形成有与冷却液进出流道连通的毛细微流道,正面形成有至少一键合凸起部;所述玻璃片通过该键合凸起部与上层玻璃片键合。该复合转接板具有高散热性能,流阻小的优点,且提供一个良好的电介质环境,为射频领域中实现高散热且良好电绝缘转接板提供一套成熟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提供上述转接板的制造方法。

    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泵驱动式循环俘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79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77432.9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循环肿瘤细胞的泵驱动式循环俘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抗凝管、密封胶塞盖、进液管道、微量蠕动泵、过滤装置以及出液管道;进液管道的一端穿过密封胶塞盖进入抗凝管的内部,进液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微量蠕动泵的输入端;过滤装置的一端连接在微量蠕动泵的输出端,过滤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在出液管道的一端,出液管道的另一端穿过密封胶塞盖进入抗凝管的内部;进液管道、微量蠕动泵、上连接头、膜负载结构、高孔隙率滤膜、下连接头以及出液管道闭合形成循环回路。本发明旨在通过循环过滤方法基于物理性质差异实现CTC的高效、高活性分离。本发明的操作简单、条件可控,可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效手段。

    活体动物循环肿瘤细胞体外功能化仪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9924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159937.6

    申请日:2019-0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体动物循环肿瘤细胞体外功能化仪器,是基于生物微机电系统实现的活体动物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及其聚集体的高俘获率分离、高选择性标记、高活性再回输的一体化仪器。本仪器包括:CTC分离模块,用于小动物全身血液中所有循环肿瘤细胞及其聚集体的分离;CTC标记模块,用于循环肿瘤细胞的标记;CTC回输模块:用于可视化循环肿瘤细胞的快速再回输;机电控制模块:用于整个仪器的自动化控制与信号处理。本发明可用来可视化研究CTC及其聚集体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放/化疗术后等不同阶段的时空异质性特征,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提供关键技术途径,为肿瘤的精准诊治提供高效能手段。

    一种类扇出多器件混合集成柔性微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964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586370.6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nventor: 王玮 董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扇出多器件混合集成柔性微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电子领域。该柔性微系统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芯片和/或集成电路(IC)芯片作为器件单元,器件单元之间采用由聚合物填充的柔性隔离槽作为柔性连接,器件单元之间的电互联由金属布线层实现。本发明采用类扇出方法完成的多器件混合集成柔性微系统既保留了硅基器件优良的电学性能,又实现了微系统整体的柔性,而且结构稳定、性能可靠。

    一种利用表面断裂强度检测刻蚀表面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88460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119092.5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表面断裂强度检测刻蚀表面质量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采用包含刻蚀表面的等强度梁,利用探针台探针对所述等强度梁的刻蚀表面施加位移负载,直至所述等强度梁断裂;然后测量所述等强度梁断裂时刻蚀表面受到的应力,得到表面断裂强度,利用该断裂强度判定刻蚀表面的质量。该装置包括等强度梁和片上多功能针头;所述片上多功能针头包括针尖,支撑针尖的弹性结构,以及测量所述针尖的位移的测力标尺。本发明从断裂强度角度去检测和评价表面质量,能够反映刻蚀表面的粗糙、微裂纹水平,对器件性能、可靠性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操作简单,通用性强。

    一种自封装的MEMS器件及红外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058123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012806.8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表面牺牲层工艺制作的自封装的MEMS器件以及采用该器件结构的红外传感器。该MEMS器件包括基片、衬底保护层、下电极、下电极保护层、结构层、金属层以及封装层,所述结构层和所述金属层位于由所述封装层形成的封装腔室内,所述封装腔室通过在释放MEMS器件结构时利用粘附效应将封装层粘附在下电极保护层上而形成。本发明适用于红外传感器等具有可动结构的MEMS器件,MEMS器件本身和封装一起完成,封装周期短,工艺质量和成品率高,适于批量大规模生产。

    一种压阻式压力计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770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63605.X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阻式压力计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优选采用TSV和CMP工艺来实现。其中硅应变膜的厚度可以利用TSV工艺提前确定,在利用CMP工艺进行硅片减薄时可以自停止在TSV金属填充孔位置,可以大幅提高硅应变膜厚度的控制精度,大幅提高芯片成品率;在完成键合面金属引线和键合面绝缘介质隔离层的制备后利用CMP工艺对待键合硅面做平整化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硅玻璃阳极键合的气密性和强度,提高芯片长期可靠性;同时,通过键合面绝缘介质隔离层的制备有效避免了阳极键合过程中的高能离子对键合界面金属引线的损耗,可以有效提高金属电信号连接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