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40314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080055227.6

    申请日:2010-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9/00 H01C10/103

    Abstract: 用于将压电材料产生的应力耦合到集成电路的致动器件的耦合结构包括:形成在压电(PE)材料和所述致动器件周围的刚硬的刚性体结构,所述致动器件包括具有取决于施加至其上的压力的电阻的压阻(PR)材料;和形成在PE材料和PR材料周围的软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PE及PR材料与所述刚性体结构之间,其中对于所述PE和PR材料形成于其上的基底,所述刚性体结构夹住所述PE和PR材料两者,且其中所述软的缓冲结构允许所述PE材料相对于所述PR材料运动的自由,由此将由向所述PE材料施加的电压产生的应力耦合到所述PR材料以改变所述PR材料的电阻。

    可反复充放电的量子电池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25329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180074544.7

    申请日:2011-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通过使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进行光激发结构变化而充电且能够低成本化及进行稳定动作的量子电池的电极的氧化,并防止历经长期经年变化而能够反复充放电的量子电池。能够反复使用的量子电池,是将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第1金属电极12、通过使被绝缘性物质覆盖了的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进行光激发结构变化从而在带隙中形成能级而捕获电子的充电层14、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6、以及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第2金属电极18进行层叠而构成,电极具备抗氧化功能。金属电极12及18是为了保持抗氧化功能而由具有钝态特性的金属所构成的钝态金属层。

    制造机电晶体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94494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10524587.1

    申请日:201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造机电晶体管的方法。提供了使用Janus微/纳米部件的机电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在一个方面,一种制造机电晶体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晶片。在所述晶片的表面上形成彼此相对的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其中在所述源极电极和所述漏极电极之间存在间隙。在所述晶片的所述表面上在所述源极电极和所述漏极电极之间的所述间隙的相对侧上形成第一栅极电极和第二栅极电极。将至少一个Janus部件设置在所述源极电极和所述漏极电极之间的所述间隙中,其中所述Janus部件包括具有导电材料的第一部分和具有电绝缘材料的第二部分。

    分部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81073A

    公开(公告)日:2002-11-20

    申请号:CN01801360.0

    申请日:2001-05-22

    Inventor: 宇贺神隆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25/00 B82Y40/00 H01F1/0036 H01F41/30 H01L49/00

    Abstract: 提供具有多个分部维数不同的区域的分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分部维数具有自相似性的特征。具体地,在星形分部结构中,围绕高分部维数的核芯形成低分部维数的区域。通过调整这些区域的体积与分部结构总体积之比,控制在分部结构中发生的相变的性质,如Mott转变或铁磁相变的磁化曲线、电子状态中的量子浑沌等。为了增强控制能力,核芯的分部维数优选大于2.7,围绕核芯的区域的分部维数优选小于2.3。

    二次电池以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831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2124.1

    申请日:2016-0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49/00 H01M2/20 H01M10/04 Y02E10/549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是具有并联连接的多个单位电池(21)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有:准备具有第一电极层(1)、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2)、充电层(3)以及第二电极层(5)层叠而成的结构的片状的单位电池(21)的工序;将层叠的多个单位电池(21)并联连接,来形成电池片(30)的工序;测定电池片(30)的容量的工序;以及在容量小于标准值的情况下,将调整容量用的单位电池(21a)与电池片(30)并联连接的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