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4599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501402.3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于深基坑降水对高铁路基安全性影响的预判方法。在基坑开挖区域和高铁路基之间开挖主井和辅井通过主井和辅井内水位下降高度高铁路基沉降影响值;将主井影响值S1与辅井影响值S2之间的差值ΔS与《铁路维修规则》中的管理值h0进行对比,当ΔS>0.2h0时,可判断为主井与该辅井之间的路基区段沉降主要受降水影响,当ΔS≤0.2h0时,可判断为主井与该辅井之间的路基区段沉降主要受基坑开挖影响。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区分高铁路基沉降成因,通过得出降水影响或是基坑开挖影响,为后续补救措施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提高了路基修补的施工效率,降低了路基变形修补的成本,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04955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63092.9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 E02D1/08 , E02D260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信息预警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应变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土压力盒、钢筋应力计、水压力传感器、水位计、计算机。计算机中设有:地基土层预警单元、管廊垫层预警单元、管廊衬砌结构预警单元。本发明有助于综合管廊建造过程信息化,利用参数化设计软件建立综合管廊的三维信息模型,具有便于修改,三维可视,准确输出市政综合管廊施工图的特点,另外本发明具有工程预判报警功能,在工程中应用能够监控综合管廊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并实时给出预警,以便施工人员及时调整施工。有利于设计人员合理施工,减少审图工作,减少返工和设计变更,做到现场准确施工,保证地下管廊净空高度,便于综合管廊使用过程中的检修与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5926571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44241.X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长沙理工大学
IPC: E02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宽路基固定式水平倾角探头推进装置,包括接头(1)、推进杆(2)、套箍(3)。将水平倾角探头的尾部放入本装置的套箍(3)中固定,使探头与首节推进杆(2‑1)紧密相联,再依次通过凹形接头(1‑1)和凸形接头(1‑2)将首节推进杆(2‑1)与普通推进杆(2‑2)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可根据探头探测长度而变化长度的推进装置。本装置的部件选取PPR塑料、不锈钢等几种常见的材料制作而成,易于取材,结构轻巧简洁,便于制作,同时合理的设计又能保证装置的可靠性。本发明可以解决加宽路基下横剖管中水平倾角探头推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1475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75813.6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层风积沙路基压实度快速检测方法。风积沙路堤现场压实度检测一般采用灌砂法,工序多,受天气情况、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难以满足路堤大规模连续填筑碾压作业的要求。本发明首先确定风积沙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干密度ρmax;对上下相邻的两层路堤进行检测深度范围内的压实度逐层检测:对待检风积沙路堤段取若干代表点进行灌砂法测定风积沙路堤干密度ρi,结合计算风积沙分层压实度Di,建立压实度与动力触探锤击数N10?15和检测深度h之间的相关关系式。其他待检路段检测时,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得出风积沙路堤分层压实度。本发明检测深度大,数据多,方法简单,且受天气及人为等因素影响小,可在风沙天气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05668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042174.9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基压实度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地基压实度检测过程需要在现场和实验室分部进行造成检验工序复杂的问题,包括支撑架板,支撑架板两端设置有固定装置,支撑架板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套,限位套内贯穿设置有空心套筒,空心套筒的顶部固定有齿轮箱,空心套筒的内部轴线位置设置有钻杆,转杆底部连接有十字钻刀,齿轮箱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配重槽和刻度盘,转动手柄的中点固定有平行于刻度盘的指针,十字钻刀上设置有应力片,应力片通过传感线连接有计算机。本发明不仅简化了地基压实度的检验程序,能够快速准确的得到所要的测定的地基压实度数值,而且有效降低了试验人员的工作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00504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442180.9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福建省永正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Inventor: 谢代纯
IPC: E02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压实度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控制面板、测量头,所述箱体一侧壁中部设置有所述控制面板,所述箱体上靠近所述控制面板一侧壁上端设置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远离所述箱体一端设置有所述测量头,所述测量头包括手柄、感应块、测量棒,所述箱体上端中部设置有柄槽,所述柄槽底端中部设置有提柄,所述提柄上端中部设置有锁块,所述提柄底端设置有转轴,所述箱体内一侧设置有工具盒,所述箱体内远离所述工具盒一侧设置有控制盒。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集检测和显示功能于一体,操作便捷,通过测量头可便捷的测出地基的压实度,并且通过所述显示屏可直接读出压实度值,测量效率高,测量结果可靠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17807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401673.1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8 , E02D2250/0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标尺防护柱及其制作使用方法,解决了在铁路路基沉降监测过程中容易发生观测标尺卡滞的问题。在固定管底座(2)上插接有防护管下段管(3),在防护管下段管(3)的顶端固定焊接有直径与固定管底座直径相等的防护管上段管(4),在防护管上段管的外侧壁上等间隔弧度地设置有三个中心点定位悬臂(5),在固定管底座(2)外侧的防护柱浇筑底模板(1)上设置有四个中心点定位活动顶丝(6),防护柱浇筑筒状外侧模板(7)设置在防护管下段管(3)的外侧,在防护管下段管的外侧壁与防护柱浇筑筒状外侧模板的内侧壁之间浇筑有混凝土(8)。本防护柱制作简单,存放及安装方便,制作费用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04951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31379.0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水位临江道路施工方法。本发明公开的高水位临江道路施工方法包括排水、开挖道路基槽、铺设试验段道路、用运输车辆对试验段道路进行承载力静载和动载试验、分析试验段道路地基与路面受力检测情况及铺设施工道路等步骤。本发明解决现有土方开挖积水多,难以确定合理的路基结构及施工的问题。由于采用移动式设备抽出道路的地下水,一方面可以减小土方开挖量,另一方面可以免去长期窝工等待江水水位降低,保证工期顺利;由于采用预先铺设试验段的方法,可以根据现场情况改进和确定道路施工方法,从而提高道路面层的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735074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510893266.8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长沙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筋土体黏弹塑变形量测量方法、施工方法及张拉系统,预应变加筋土体黏弹塑变形量ε的计算公式为:本发明黏弹塑变形量的测量方法更加全面准确可靠地估计施工后预应变筋材总变形,保证对筋材进行张拉时筋材的初始变形适度,从而避免了因路堤的沉降变形所引起的筋材附加变形过大,防止筋材超过其容许应变而断裂失效;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能科学地预防和减少高陡边坡大滑移等环境地质灾害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69541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05289.8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整平测试点位,(S2)测定测试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S3)强夯,(S4)整平强夯点位,测定强夯点位的路基动态模量EPi+1,以及(S5)计算动态模量比N=EPi+1/EPi,其中,若N≤1.05,则强夯工作结束;若N>1.05,重复步骤(S3)、(S4)、(S5),直至N≤1.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简便、效率较高、费用较低的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