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极铅带或板栅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542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13365.2

    申请日:2016-10-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12 C22F1/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铅带或板栅的热处理方法,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正极铅带或板栅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正极铅带或板栅置于加热室内加热升温,在150-250℃环境中保温1-5h,在热处理过程中向加热室内喷蒸汽或雾化水,使其处于蒸汽氛围,最后快速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在不影响铅带和板栅高效连续生产的条件下,利用铅带或板栅储存或周转时间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优化晶界结构,使合金内部纤维状组织及亚晶结构发生结构重构,有效降低轧制变形后铅带或板栅的内部残余应力及内能,降低板栅的化学不稳定性,增强板栅耐腐性能;同时在蒸汽环境下对铅带或板栅的表面进行处理,增强板栅与活性物质的结合强度,有利于延长电池循环寿命。

    强化铅-锑合金的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86102039A

    公开(公告)日:1986-10-15

    申请号:CN86102039

    申请日:1986-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1/12 C22C11/08

    Abstract: 一种提高铅-锑合金强度的方法。该方法用于特殊处理含有效量砷的合金。包括合金成型,快速热处理合金,(包括淬火)。处理时间应足够长以激活合金内部的强化机理。本方法对于在连续生产上制造蓄电池板栅特别有用。

    电解锰用复合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60018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231135.7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C1/10 C22C1/03 C22C11/06 C22F1/12 C25C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锰用复合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将一定比例含量的锡钴母合金加入熔融的铅液中,在熔池内充分反应,底层熔体受重力作用优先流出并将其捕集,剩余熔体注入模具,将浇注得到的板坯经热轧处理得到复合阳极,复合阳极包括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锡和质量百分比为0.1~5%的钴,余量为铅。本发明提出的制备工艺连续化程度高,成本低,且制备的复合阳极能在低电流密度、长时间服役的条件下少产出,甚至不产出阳极泥,解决阳极泥产出量大,回收处理难的问题,降低锰离子和二氧化硒的消耗,降低电解槽掏槽周期,而且复合阳极与传统阳极相比较,无贵金属银的加入,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一种提高铅合金压延阳极综合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1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88113.7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1/00 C22F1/12 C25C7/02

    Abstract: 一种提高铅合金压延阳极综合性能的方法,是将铅合金压延阳极表面加热至200‑310℃后直接水冷;表面加热选择盐浴炉、油浴炉、高频加热、中频加热或保护气氛炉加热。本发明通过压延——表面热处理的制备工艺,可以得到一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铅合金阳极,较现有技术制备的压延阳极力学性能提高了12%‑25%、电化学性能提高了5%‑15%,耐腐蚀性能提高了9%‑20%。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得的阳极在保持压延阳极较好的力学性能的同时,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得到进一步改进,应用于有色金属冶炼的电积工序中,能有效降低电解过程的槽电压,延长阳极使用寿命,减少对阴极产品的污染,适用于工业化应用。

    具备细晶粒结构的锻造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791402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80013520.0

    申请日:2011-0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7/007 C22F1/04 C22F1/06 C22F1/08 C22F1/12 C22F1/1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形成具备细晶粒结构的锻造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一种能保持较低的固相线温度和进行低温共晶相转换的金属合金材料。对金属合金进行塑膜和快速凝固,形成细晶粒被具有细小枝晶臂间距的共晶相环绕的细晶粒前体。细晶粒前体在高应变率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以引发再结晶作用而不会诱发实质性剪切带,从而形成细晶粒结构的锻造形态。然后对锻造形态进行热处理,以共晶相在细晶粒和/或超细晶粒和细晶粒锻造形态的晶界内凝成纳米大小的分散体,从而形成经热处理的具细晶粒结构的锻造形态,与细晶粒前体相比,其晶粒尺寸和枝晶臂间距变得更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