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88782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18489.9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35 , F01N1/00 , F01N1/02 , F01N1/06 , F01N1/082 , F01N3/0222 , F01N3/2803 , F01N3/2885 , F01N13/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尾气复合净化装置,包括催化氧化装置、固定于催化氧化装置的排气端用于吸附和过滤PM微粒的微粒捕集装置以及固定于微粒捕集装置的排气端排气消声器;所述催化氧化装置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净化催化剂载体;所述微粒捕集装置包括第二壳体和蜂窝状陶瓷载体;所述蜂窝状陶瓷载体包括具有平行并列排布的多个气道的蜂窝体和对应任意相邻两个气道之间错位式固定于每个气道内的挡板;本发明的柴油机尾气复合净化装置,结构紧凑,空间利用合理,既能催化氧化有害气体,又能实现对全部气流进行有效的过滤,净化效率高,结合消声器实现尾气净化和降噪共同工作,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便于安装和拆卸;尾气净化和消声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20074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441268.9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轮机构复合型教具及其演示控制方法,其中,教具包括箱体、凸轮机构和演示控制系统,演示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处理单元和显示模块,对教具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压力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数据转化成显示模块的特性曲线图像,使教学受众直观且具体的了解关于凸轮机构的组成结构、运动过程和凸轮机构运动特性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学实验中凸轮机构各知识点教学的连贯性;方法包括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步骤,通过智能化过程将教具运动特性的量化结果直观的显示出来,让教学受众通过数据对比与分析深化到理论层面,达到探索型实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20074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41268.9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9B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轮机构复合型教具及其演示控制方法,其中,教具包括箱体、凸轮机构和演示控制系统,演示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处理单元和显示模块,对教具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压力等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数据转化成显示模块的特性曲线图像,使教学受众直观且具体的了解关于凸轮机构的组成结构、运动过程和凸轮机构运动特性的理论知识,提高教学实验中凸轮机构各知识点教学的连贯性;方法包括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步骤,通过智能化过程将教具运动特性的量化结果直观的显示出来,让教学受众通过数据对比与分析深化到理论层面,达到探索型实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17987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19069.8
申请日:2014-08-2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隔振系统,包括隔振室Ⅰ及设于隔振室Ⅰ内的隔振装置,所述隔振装置包括隔振机构及用于固定振动设备的承重平台,所述承重平台的周缘与隔振室的侧壁之间设有阻尼单元;本发明的减振隔振系统,振动设备固定安装在承重平台上,在承重平台侧缘与隔振室侧壁之间合理地布置安装阻尼单元,振动时阻尼单元的吸振耗能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机械设备的侧向振动,增加机械设备工作稳定性,提高机械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因振动造成的事故发生率以及由振动对周边的工作人员造成的损害,改善周围居民正常工作生活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14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952368.2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F42B3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炸药包制作自动绕带装置,涉及炸药包引爆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同轴设有的送料管和接料管,所述送料管和接料管之间留有缠绕工位;胶带缠绕组件,包括竖向设置在机架上的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设置有胶带,所述旋转盘可被驱动地在机架上转动,所述接料管穿过旋转盘的中心位置,所述旋转盘转动时可将胶带缠绕在乳化炸药上;切割组件,设置于机架上,用于乳化炸药在缠绕完成后将胶带割断。本发明能够自动对乳化炸药进行缠绕,将雷管固定在炸药内,实现炸药包的自动化制作,避免人工参与药包制作的随意性,控制雷管引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711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27911.3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井液固相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来自钻井液的湿润固相颗粒进行研磨的研磨器件、用于接收经研磨器件研磨后的颗粒并且将其与建筑辅料一起进行混合搅拌的搅拌器件和布置在搅拌器件的出料口下方以用于接收经搅拌器件搅拌后的物料的挤压器件,挤压器件能够对物料进行挤压以挤压出水分;搅拌器件和研磨器件以二者旋转中心线相对垂直的状态布置,并且二者借助同一动力源的动力被驱动工作。借助于本发明,对来自钻井液中的湿润固相颗粒形成研磨‑混合搅拌‑挤压成型的“三级”处理,最终能够将钻井液中的固相废弃物质转化为用于建筑行业的原材料,做到高效利用的同时达到无害化处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84704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1710039762.6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往复运动机构教具及其演示方法,包括执行部分、为执行部分提供驱动力的驱动部分和对执行部分检测并显示运动特性规律的演示控制系统;执行部分包括旋转盘、曲柄滑块机构和将旋转盘的旋转运动等速转换为曲柄滑块机构的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机构,旋转盘由所述驱动部分驱动旋转;演示控制系统包括:参数采集单元、控制处理单元和显示模块;将传统的常见机械结构演示教具的演示范围从对工作原理、基板结构、基本功能的演示进一步拓展到对基本运动特点和规律的演示,不仅可定性给出往复运动机构的设计方法以及运动、动力特性,也能将其定量化的进行直观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6553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28223.9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C02F9/00 , E21B41/00 , B02C17/16 , B02C17/24 , B02C17/18 , F25B9/00 , C02F1/00 , C02F1/40 , C02F1/56 , C02F1/52 , C02F1/28 , C02F1/02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钻井液回收系统,其中,筛分装置用于对从井底循环上来的钻井液进行筛分,经筛分装置筛分后获得的液相经由液相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获得的固相经由固相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液相处理系统至少包括余热发电装置,其基于二氧化碳工质的循环系统,通过等温压缩、等容升温、等温膨胀和等容冷却四个过程,将热能转化为动能进而实现发电。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钻井液的处理和能源回收问题,做到高效利用的同时达到无害化处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且当前钻井液处理和回收技术存在设备复杂、操作难度大、回收率低、处理效果差等痛点,而该系统可以有对此进行有效解决,使得废弃钻井液的处理和回收更加简便、高效、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1346517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0785794.7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F24H1/10 , F24H9/00 , F24H9/13 , F24H9/20 , F24H15/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循环零冷水热水器装置,该热水器装置包括蓄水单元和回水单元;蓄水单元包括蓄水箱和双向泵,蓄水箱的进水口与热水器的热水管连接将热水管分为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蓄水箱的进水口通过水流调节装置分别与邻近热水器的热水出口一侧的第一管段和邻近热水龙头一侧的第二管段连接;蓄水箱的出水口与双向泵S的第一进出水口连接,双向泵S的第二进出水口通过第一回水管与热水管的第二管段连接,所述第一回水管与双向泵S的第二进出水口连接的一端设有电磁阀2M;回水单元包括连接双向泵S的第二进出水口与热水器的冷水管之间的第二回水管,所述第二回水管上设有单向阀1F。
-
公开(公告)号:CN1155300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847822.8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隆昶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沙漠绿化机器人,包括车身、安装在所述车身底部的行走机构以及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补充机构、种植机构、浇水机构和拢土机构;该机器人能够自动完成打洞、补苗、种植、浇水和拢土功能,用机器人取代人力,实现沙漠中自动化种植,能够在大幅提高沙漠绿化种植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更高的精确度、稳定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并且,本申请通过将补苗盘设置在车身顶部,解决了传统种植机器装置主体设计过长的问题,充分利用竖直方向的空间,将补充机构、车身、履带行进机构从上到下进行安装,即充分保护了驱动装置、控制机构等核心部件,又增大了在沙漠上行走的平稳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