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机械转动叶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72795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623141.3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一种流体机械转动叶轮,属于叶轮技术领域。所述流体机械转动叶轮,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沿周向设置有圆周槽,所述圆周槽内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分隔板和多个转珠弹出器,所述分隔板和转珠弹出器间隔设置,所述前盖板内侧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前叶片,所述后盖板内侧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后叶片,所述前叶片和后叶片交错设置,且前叶片和后叶片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前叶片远离前盖板的一侧和后叶片远离后盖板的一侧均与挡板连接。所述流体机械转动叶轮,结构简单、在不增大叶轮与流体机械内部摩擦力的情况下增加了叶轮的密封性、实用性强,叶轮通过交错设置的上下叶片,减少流体进入出口的时间,增加了流体的平稳性和泵送流体的量。

    一种船用涡轮增压器排气驱动的喷射式双级有机闪蒸再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120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90122.5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涡轮增压器排气驱动的喷射式双级有机闪蒸再热系统,由涡轮增压器排气模块和闪蒸模块构成,涡轮增压器排气模块由船用涡轮增压器、高温蒸发器、低温蒸发器组成,闪蒸模块由喷射器、一号气液分离器、膨胀机、发电机、冷凝器、低压工质泵、节流阀、二号气液分离器、高压工质泵和混合器组成。有机工质在高温蒸发器吸收涡轮增压器排气的热量后作为工作流体进入喷射器降压,避免了直接节流造成的㶲损,喷射器出口分离出的饱和液态工质降压后产生的气态工质又作为引射流体进入喷射器,增加了工质流量,二次闪蒸后产生的饱和液态工质加压后重新进入高温蒸发器吸收压缩机排气的热量,避免了工质直接冷凝造成的热量浪费,从而提高系统的发电量。

    一种新型蒸汽余热二级喷射耦合双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392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270962.X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蒸汽余热二级喷射耦合双压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高压膨胀机、一级喷射器、二级喷射器、再热器、低压膨胀机、冷凝器、工质泵、一级抽汽阀门和二级抽汽阀门。降低高压膨胀机出口压力至正常冷凝压力以下,增大做功。将高压膨胀机的两次抽汽作为一、二级喷射器的工作流体,将高压膨胀机乏气作为引射流体,提高工质压力后,再次利用蒸发器出口热源提高工质温度,进行二次做功。提高系统做功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低温热源热量。

    一种基于热源分流的地热双压ORC高效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68081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44385.7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源分流的地热双压ORC高效发电系统,包括地热能热源分流系统、双压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和膨胀机抽汽系统,其中双压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高压级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和低压级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组成,膨胀机抽汽系统由高压级膨胀机、低压级膨胀机、高压级联合蒸汽阀门、低压级联合蒸汽阀门以及高压级小膨胀机、低压级小膨胀机组成。将双压有机朗肯循环热源进行分流,可提高新型地热能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热力性能;膨胀机抽汽系统中小膨胀机和工质泵同轴连接带动工质泵运行,由膨胀机抽汽推动小膨胀机转动所产生的动力可以完全补偿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工质泵的动力消耗,从而提高系统整体发电量。

    一种结合有机闪蒸循环的乏燃料贮存池冷却和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65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56393.3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有机闪蒸循环的乏燃料贮存池冷却和净化系统,包括乏燃料贮存池装置、净化系统、有机闪蒸循环系统和冷凝器散热装置,其中净化系统由过滤器和除盐床组成,冷凝器散热装置由翅片式冷凝器、喷淋器、喷淋管、水泵、流量指示器和储水池组成;有机闪蒸循环系统由蒸发器、闪蒸器、汽轮机、回热器、工质泵、冷凝器、储液罐组成;有机闪蒸循环系统与ORC系统相比传热匹配性高,输出功增加,而且可根据热源变化进行调整,进而提高热源利用效率;将有机闪蒸循环系统应用到乏燃料贮存池冷却和净化系统中,可使冷却和净化一体化系统实现非能动,确保供电可靠;翅片式冷凝器采用空冷加水冷进行冷却,确保温度过高时仍可实现快速冷却。

    一种无泵式纳米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186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77311.1

    申请日:2022-0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泵式纳米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通过对变压蒸发器、储液罐和控制阀门的布置,实现了对工质泵的替换,减少了能量消耗,提高了有机朗肯循环的净效率;同时利用分散器控制装置控制超声震荡装置工作,保证纳米有机工质内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处于正常范围。本发明通过对变压蒸发器、储液罐和管路的布置,不但可以将传统有机朗肯循环中的工质泵替换掉,还可以使纳米有机工质在实际循环中保持稳定,整个循环的输出净功率得到提升,系统发电量增加。

    一种回收冷凝热的分层壳管式冷凝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1112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89681.9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冷凝热的分层壳管式冷凝器及方法,涉及制冷机械技术领域,该冷凝器包括由上部分壳体与绝热隔板围成的上部吸热空间、由下部分壳体与绝热隔板围成的下部冷却水空间及设置在两空间内的U型冷凝管。上部吸热空间是冷凝管空间的数倍大,膨胀机做功后的乏气从直径相同的管道分别流入上部吸热空间与冷凝管,进入上部吸热空间的乏气瞬间膨胀降温降压,进入冷凝管内的乏气温度压力无变化,使上部吸热空间的乏气吸收冷凝管内乏气的热量升温升压后流出体,冷凝管内乏气降温降压后继续与下部分冷却水空间进行换热,被冷凝成液态工质流出冷凝管。本发明可以回收部分冷凝热用于下一次循环,减少冷却水带走的热量,有效降低能量损失。

    一种流体机械转动叶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7279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623141.3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一种流体机械转动叶轮,属于叶轮技术领域。所述流体机械转动叶轮,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沿周向设置有圆周槽,所述圆周槽内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分隔板和多个转珠弹出器,所述分隔板和转珠弹出器间隔设置,所述前盖板内侧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前叶片,所述后盖板内侧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后叶片,所述前叶片和后叶片交错设置,且前叶片和后叶片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前叶片远离前盖板的一侧和后叶片远离后盖板的一侧均与挡板连接。所述流体机械转动叶轮,结构简单、在不增大叶轮与流体机械内部摩擦力的情况下增加了叶轮的密封性、实用性强,叶轮通过交错设置的上下叶片,减少流体进入出口的时间,增加了流体的平稳性和泵送流体的量。

    一种涡轮增压器分体转动式可调喷嘴环

    公开(公告)号:CN209398457U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20012200.7

    申请日:2019-01-04

    Abstract: 一种涡轮增压器分体转动式可调喷嘴环,属于动力机械技术领域。所述涡轮增压器分体转动式可调喷嘴环,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的固定盘、支撑盘和拨盘,所述固定盘靠近支撑盘的一侧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可调喷嘴旋转叶片,所述可调喷嘴旋转叶片包括叶片轴部、叶片头部和叶片尾部,所述叶片轴部为圆柱结构,所述叶片头部与叶片轴部垂直连接,且叶片头部与叶片轴部的圆柱面相切,所述叶片尾部与支撑盘靠近固定盘的一侧固定连接,叶片尾部设有叶片尾部圆柱面,所述叶片尾部圆柱面与叶片轴部的圆柱面相切设置。所述涡轮增压器分体转动式可调喷嘴环,结构简单,能够提升增压器涡轮端效率及调节范围,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改善排放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