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67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75074.2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层状岩体界面开裂参数的测定方法,步骤如下:选取层状岩体,在岩体上制作单边槽口;在槽口中部制作预制裂缝;将试件固定于试验装置的加载区域,并调整试验装置使两个加荷拉板外侧与试件槽壁紧密接触,确定悬臂梁传感器荷载为零的初始位置;安装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初始化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位移;启动动力模块通过加荷拉板对试件槽口施加拉力,待试件发生张拉破坏,停止加载;采集加荷拉板所施加拉力变化数据和拉伸过程中裂缝开口处的位移量数据;拟合数据,绘制张力‑开裂位移曲线,计算得到层状岩体开裂时的关键断裂参数。本发明可满足裂缝开口位移的连续性和拉裂瞬间的数据测量需求,获取的断裂参数更准确。
-
-
公开(公告)号:CN11468820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415829.2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力与重力复合驱动的全主动吸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电磁力与重力复合驱动的吸振系统,所述电磁力与重力复合驱动的吸振系统电连接有耦合动力学主动控制系统;所述耦合动力学主动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减振对象的振动信号,然后控制电磁力与重力复合驱动的吸振系统电路各时间点通入电流的大小产生抵消激励力抑制减振对象的振动。本发明采用的是重力驱动的方式,即依靠重力与电磁力的相互作用,使得动子与定子相互运动,产生惯性力来抵消振动激励对减振对象的影响;与传统的吸振器相比,重力方向上无永磁体非线性力作用,重力为恒定力,故运动性能更加稳定,控制系统更加简单,且更加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25548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72288.9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D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跨活断层隧道抗震抗错断初支支护结构,包括衬砌连接结构组,所述衬砌连接结构组包括两个衬砌连接结构,两个衬砌连接结构对称布置在隧道横断面两侧拱肩处,将隧道结构分为上部拱结构和下部其余结构,上部结构遵循拱的作用效应,衬砌连接结构包括位移装置、位移阻止装置和防脱护壁。本发明可以降低隧道衬砌结构由于应力过大突然失效的风险,减小隧道结构因断层错动导致拱顶荷载增大时对隧道结构的影响,能有效通过连接处水平位移减小拱部的应力,增大断层错动时隧道结构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1994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140038.4
申请日:2020-03-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越断层的明挖地铁隧道的修建方法,包括在跨越断层区域内开挖隧道坑、在隧道坑内浇筑隧道衬砌、回填覆盖土体等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隧道坑内浇筑隧道衬砌的具体作法是:在隧道坑内,用钢纤维混凝土,分节段浇筑隧道衬砌,隧道衬砌的节段间设置10cm-20cm的变形缝(3);且在断层的破碎带(1)区域内的隧道衬砌的节段长度为5-10m,在断层的过渡带(2)的隧道衬砌的节段长度为8-15m;所述的隧道衬砌的断面,均呈上拱下方的拱门形,且在上部的拱形与下部的矩形交接处以圆弧过渡;上部的拱形的高跨比为1/5-1/12。用该法修建的明挖地铁隧道具有良好的抗错动和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022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10752392.5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新疆乌京铁建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活动断层错动的装配式衬砌隧道修建方法,其步骤是:A、开挖隧道:隧道掘进进入活动断层穿越区后,在活动断层穿越区内进行爆破与开挖,完成装配式衬砌隧道的管片安装与同步注浆;B、隧道加固:将安装好的每个管片中心的吊装孔钻穿、并深入管片外部的围岩30‑50cm,形成加固注浆孔;将注浆管旋入加固注浆孔内,再采用劈裂注浆法将泡沫混凝土注入围岩中,直到衬砌圆环外部形成一圈封闭的浆体加固区;C、取出注浆管,在加固注浆孔中填充弹性橡胶条,并在加固注浆孔内侧安装封闭螺栓。该方法能有效地加固装配式隧道,修建的装配式隧道抗活动断层错动的能力强,能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活动断层错动对隧道造成的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89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651281.5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衬砌模型、模拟隧道纵向效应的试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该隧道衬砌模型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二次衬砌纵向分为至少两个二次衬砌节段,相邻两个二次衬砌节段由T型的环形橡胶带和卡箍连接;初期支护由pvc软板卷制而成,初期支护接头处采用企口搭接并粘结。本发明将二次衬砌分节段设计,节段间采用T型环形带和卡箍进行连接,既能保证二次衬砌节段间的连接及约束作用,又可以模拟二次衬砌节段间在变形缝处的传力机制,更好的模拟隧道结构在实际工程当中的真实状态,更好的反映隧道结构在纵向上的力学特性和变形特性,为实际隧道的抗纵向变形设置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保证隧道长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更好的保证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
-
公开(公告)号:CN10854763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651282.X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越活动断层抗震结构及其修建方法,在断层破碎带处的衬砌结构的围岩内设有减震圈,衬砌结构位于减震圈内围,衬砌结构与减震圈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断层破碎带处的隧道横断面的左侧、右侧和上方相对于稳定段的隧道横断面进行扩大;穿越断层破碎带的衬砌结构为纵向分段结构,相邻两个衬砌节段通过变形缝内的折叠型柔性接头连接。本发明采用减震圈削弱地震作用,吸收部分地震波的能量,使地震能量消耗衰减;整体衬砌结构转化为衬砌节段的形式,相邻两个衬砌节段之间采用具有能承受大变形能力的柔性链接,使错动位移主要被柔性链接吸收,提高隧道结构的抗减震性能。本发明将抗震和抗错动的措施相结合,可大大提高隧道的整体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36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1449657.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18 , E21F16/02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隧道预测涌水量的排水系统动态设计方法,具体步骤为:S1: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并对隧道断面图数据进行等代圆处理,拟合水头高度与断面里程的函数关系式;S2:选取预测断面,计算断面的涌水量预测值Qi;S3:对涌水量预测值Qi进行修正;S4:确定盲管参数,计算得到盲管间距D;S5:布置排水系统;S6:确定下一个预测断面,重复S2~S5,通过每次实测布置间距计算数据与上次布置间距数据的变化值z来判断是否对排水系统进行修正,以此不断沿隧道纵向设计环向盲管间距,直至贯通。本发明的采用动态设计方法,考虑隧道穿越不同地段围岩富水量的不同,计算不同的环向盲管间距,避免采用同一标准造成排水系统设计的亏缺或过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