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折射率测试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9171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711291796.0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折射率测试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结合以自组织排列的聚苯乙烯球阵列为模板,通过沉积与去除工艺制备金属微纳结构、介质薄膜层和金属薄膜层的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具有与背景物质折射率相关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峰位,据此可以测试出背景物质的折射率。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折射率测试及制作方法,利用金属微纳结构、介质薄膜层和金属薄膜层所构筑的叠层结构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特征峰,实现背景氛围物质折射率的低成本、快速、精准测试。

    一种金纳米块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其折射率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100327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1041364.9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纳米块阵列的制作方法及其折射率传感器的制备,涉及微纳尺度的制备及微纳光学,属光信息领域;提出了一种金纳米块阵列的制备方法,将负载了聚电解质层的金薄膜浸入含有所述金纳米块的去离子水溶液中;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金纳米块通过静电场引力吸附于所述聚电解质层表面,从而得到金纳米块阵列;实现了金纳米块的边长、金纳米块阵列的占空比、聚电解质层的厚度的可控加工;由于在制备过程未使用任何微纳加工或精密控制设备,制备成本相较其他方法要低;本方案制备的折射率传感器利用该结构激发等离子激元共振,利用峰位随背景折射率变化而出现明显移动实现了对环境折射率的传感探测,金材质的稳定性保证了该传感器的性能稳定。

    一种宽光谱自驱动无机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49162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10003.1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曹风人 李亮 田维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光谱自驱动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导电基底、电子传输层、铅基钙钛矿纳米凹凸结构、有机共轭聚合物层和电极层;有机共轭聚合物层的材质包括PDPP3T和/或P3HT。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导电基底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层;然后将铅基钙钛矿材料的前驱体溶液旋涂于氧化物层表面,并采用压印技术形成铅基钙钛矿纳米凹凸结构;再在铅基钙钛矿纳米凹凸结构表面依次形成有机共轭聚合物层和电极层,有机共轭聚合物层的材质包括PDPP3T和/或P3HT。本发明的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自驱动性以及合适的能带结构,有利于提高电子空穴对分离,光的吸收利用率高,有效的提高了光电探测器的性能。

    扭振减振器
    14.
    发明公开
    扭振减振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0630685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1030890.X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扭振减振器,用以与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扭振减振器包括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的连接板及至少两个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减振体,每个所述减振体至少部分设置有向所述减振体内部内凹形成的倾斜曲面,于所述减振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倾斜曲面自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向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自上而下倾斜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有与连接板连接的减振体,可达到减少轴系零件扭振时产生的转速波动问题;同时,减振体的至少部分设置有向减振体内部内凹形成的倾斜曲面,形成声学黑洞区域,可有效减小扭振产生的噪音;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及安装。

    一种金纳米块阵列的制备方法及其折射率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10032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41364.9

    申请日:2018-09-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41 G01N21/5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纳米块阵列的制作方法及其折射率传感器的制备,涉及微纳尺度的制备及微纳光学,属光信息领域;提出了一种金纳米块阵列的制备方法,将负载了聚电解质层的金薄膜浸入含有所述金纳米块的去离子水溶液中;去离子水溶液中的金纳米块通过静电场引力吸附于所述聚电解质层表面,从而得到金纳米块阵列;实现了金纳米块的边长、金纳米块阵列的占空比、聚电解质层的厚度的可控加工;由于在制备过程未使用任何微纳加工或精密控制设备,制备成本相较其他方法要低;本方案制备的折射率传感器利用该结构激发等离子激元共振,利用峰位随背景折射率变化而出现明显移动实现了对环境折射率的传感探测,金材质的稳定性保证了该传感器的性能稳定。

    有机无机复合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58121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35167.X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田维 李亮 陈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H01L51/4213 H01L27/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自驱动光电探测器,包括硅片、位于硅片上方的氧化钛膜以及位于氧化钛膜上方的有机膜,有机膜的材质为P3HT,硅片包括底面以及垂直于底面的若干硅纳米线。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片在含有氢氟酸和银盐催化剂的水溶液中进行刻蚀,然后利用氧化剂去除残留的银盐催化剂,在硅片上形成若干硅纳米线;利用原子沉积法,将处理后的硅片在钛源和氧源中,于80‑100℃下反应,在硅片上方形成二氧化钛层;将带有二氧化钛层的硅片在惰性气体中400‑500℃下煅烧1‑2h,在硅片上方形成氧化钛膜;将聚(3‑己基噻吩‑2,5‑二基)的有机溶液修饰到氧化钛膜的表面,溶剂挥发后得到有机无机复合自驱动光电探测器。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折射率测试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917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291796.0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折射率测试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结合以自组织排列的聚苯乙烯球阵列为模板,通过沉积与去除工艺制备金属微纳结构、介质薄膜层和金属薄膜层的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具有与背景物质折射率相关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峰位,据此可以测试出背景物质的折射率。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折射率测试及制作方法,利用金属微纳结构、介质薄膜层和金属薄膜层所构筑的叠层结构的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的特征峰,实现背景氛围物质折射率的低成本、快速、精准测试。

    3D分枝状半导体纳米异质结光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8313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919533.4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李亮 田维 武芳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Y02E7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分枝状半导体纳米异质结光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异质结光电极材料由氧化铜(CuO)与氧化锌(ZnO)复合而成,该异质结光电极材料呈三维立体分枝状结构,该制备方法为在氧化铜纳米棒上合成氧化锌分枝状纳米棒,形成一个树枝状纳米结构,制备出3D分枝状半导体纳米异质结光阴极,这种电极,可以有效增加对太阳光的吸收,加速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从而减少它们的复合并促进电荷的传输,优化传统单一半导体电极光电化转换效率,提高光解水效率,此外,所用材料具有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通过在半导体材料上复合共催化剂制备光电化学电池纳米结构光电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826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60660.2

    申请日:2015-07-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田维 李亮 刘琼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在半导体材料上复合共催化剂制备光电化学电池纳米结构光电极的方法,通过在半导体纳米材料表面附着共催化剂的方法,制备出新型的光电化学电池光电极,将在合成的氧化铁纳米薄膜上生长氢氧化镍纳米片,制备出新型光阳极,通过这种方法构建的半导体光阳极具有促进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减少复合和加速电荷与电解液的反应,降低过电势的作用,因此这种电极可以克服单一半导体载流子迁移率低,过电势高的缺点,提高传统单一半导体电极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光解水效率,这种方法工艺比较简单,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潜在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