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与杏鲍菇杂种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2012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306047.7

    申请日:2011-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灵菇与杏鲍菇杂种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包括白灵菇与杏鲍菇亲本菌株选择、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融合、菌丝的培养与收集、基因组DNA的提取、ITS-PCR扩增、特异酶切片段标记的产生和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结果,在一个泳道上只有同时出现分子量为675~685bp、435~445bp和235~245bp的DNA标记条带,是白灵菇与杏鲍菇杂交种的标记;本发明的白灵菇与杏鲍菇杂种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准确性高、容易判断、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种杏鲍菇菌株及其应用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72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24224.X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杏鲍菇菌株及其应用。本发明中,福杏鲍217是针对瓶式栽培选育,杏鲍菇菌种根据基因组测序数据,采用Kmer差减组装技术对‘福杏鲍217’、亲本‘日引1号’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两两互比,获得特异性差异片段序列(SV),获得差异片段(SV),随机选取4个SV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4对,对杏鲍基‘福杏鲍217’和亲本‘日引1号’进行扩增,本发明的杏鲍菇菌种‘福杏鲍217’针对瓶式栽培选育,以杏鲍菇‘日引1号’为亲本通过自交杂交选育而得,杏鲍菇菌种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42462,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福杏鲍217’菌盖为球面型、浅灰色,菌柄颜色为白色,栽培周期较短,产量高,耐贮藏、耐运输,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一种适合工厂化栽培的香菇菌种及其分子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88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890312.X

    申请日:2020-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香菇菌种‘农香152’,属于香菇属 (Lentinus edodes),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农香152’菌种具有出菇早,无需转色即可出菇,菌柄上下等粗,无绒毛。菇体单生,出菇整齐,数量多,生物转化率高,一潮出菇集中等优良香菇菌种的品质特点。改良了其亲本‘SK11’ 菇体颜色和生物学转化率(产量),出菇周期比对照品种“农香2号”早7天,无需转色即可出菇。并具有亲本‘SK11’产量集中,栽培周期短等的优点,综合性状优良,由于一潮出菇集中,尤其适合工厂化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一株真姬菇菌株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635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60974.2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株真姬菇菌株农万真2号,在2020年6月15日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02。本发明所提供的‘农万真2号’菌种具有萌发期芽多,采收期整体饱满均匀,菌柄较长、粗度适中、粗细均匀,菇帽圆润厚实、边缘内卷不开伞,菇体白等优良真姬菇(真姬菇)菌种的品质特点,平均鲜菇产量达到304.3g/瓶,平均单产比对照品种B01高15.1%,测得的平均菌盖直径与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菌盖厚度大于对照品种B01,菌柄直径小于对照品种B01,菌柄长度大于对照品种B01(差异显著),更适合作为真姬菇进行生产。

    一种银耳杏鲍菇复合香肠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6478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77366.1

    申请日:2020-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耳杏鲍菇复合香肠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先在猪肉中加入腌制料,腌制18~24 h;然后进行绞肉、斩拌,并在斩拌前加入辅料;最后在所得肉糜中加入猪肉重量10~15%的杏鲍菇粒、4~8%的银耳粉,拌制成馅,经灌肠、煮制、包装等步骤制得成品。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银耳杏鲍菇复合香肠含有杏鲍菇的独特风味,且营养成分丰富、富含天然活性物质和膳食纤维,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丰富了香肠的品种,并采用由竹荪提取的天然抑菌物质,以减少亚硝酸盐的用量,使产品更加安全,符合现代人对健康和营养的需求,同时增加了银耳与杏鲍菇的深加工方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