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压缩机系统回油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499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74598.4

    申请日:201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压缩机系统回油控制方法,多压缩机系统中设置有储油器,由压缩机的均油孔引出连接管连接到储油器的进油口,储油器的出油口连接出油管连接至压缩机的低压侧;包括步骤:S1、测量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排气温度和连接管中的流体温度,由排气温度减去流体温度的差值判断压缩机油位;S2、依据步骤S1中的压缩机油位判断结果,若为富油状态则压缩机内富余的油在压差作用下流向储油器被储存,若为贫油状态则储油器内的油通过回油环路流向压缩机。本发明通过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流体温度的差值判断压缩机的油位,通过储油器在压缩机富油状态时储存多余的油,在压缩机贫油状态时对压缩机进行补油,从而保证压缩机的可靠运转。

    多联机模块化系统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7495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74439.4

    申请日:201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机模块化系统,包括压缩机单机系统、室内机、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单机系统包括并联运行的多台压缩机,压缩机单机系统的排气端连接冷凝器,冷凝器连接室内机中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连接压缩机单机系统的吸气端;压缩机是双转子压缩机;压缩机单机系统包括储油器,用于储存从压缩机中排出的油,储油器设置进油口与压缩机侧面引出的排油管相连,储油器侧面设置第一出油口连接第一回油管的一端,第一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压缩机的吸气端。本发明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转子压缩机代替涡旋压缩机并联,可降低系统生产成本,设置储油器及回油管路所构成的回油环路,保证压缩机的均衡回油可靠性。

    一种飞机辅助冷却系统的控制系统及飞机辅助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285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51415.X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飞机辅助冷却系统的控制系统及飞机辅助冷却系统,所述飞机辅助冷却控制系统,包括: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和一个以上控制单元,包括:中央制冷单元控制单元、电子设备冷却单元控制单元、液体分配单元控制单元和厨房冷却单元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之一;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用于判断飞机当前的飞机运行状态,并根据所述飞机当前的飞机运行状态和所需冷却的各电子设备的运行状态,向所述一个以上控制单元发出相应的目标指令;所述一个以上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发出的目标指令,按照所述目标指令执行相应操作,并向所述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反馈。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飞机辅助冷却系统的控制。

    空调外风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96109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63589.0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空调外风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空调。方法包括:空调开机后,获取空调的外环温度和排气压力;根据外环温度和排气压力确定外风机的初始转速档位;控制外风机根据初始转速档位运行预定时间段后,获取过冷度;根据过冷度和更新的排气压力对初始转速档位进行修正;控制外风机根据修正后的转速档位运行。本申请控制外风机根据初始转速档位运行预定时间段后,获取过冷度。根据过冷度对初始转速档位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转速档位。控制外风机根据修正后的转速档位运行。通过过冷度对初始转速档位进行修正,有利于实现风机转速与冷凝器制冷效果的匹配,避免了风机转速与冷凝气制冷效果不匹配而造成的能量浪费。

    一种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09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65630.5

    申请日:2024-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载冷系统一和蒸发制冷单元一,蒸发制冷单元一包括压缩机一、冷凝器一、节流装置一和蒸发器一,载冷系统一包括第一末端热载荷和散热器一,第一末端热载荷能与散热器一连通以在散热器一处对载冷剂进行散热降温,第一末端热载荷还能与蒸发器一连通以在蒸发器一处使得制冷剂对载冷剂进行降温;在第一温度工况下,散热器一与蒸发器一串联,载冷剂能先流经散热器一中进行散热,再流经蒸发器一中进行降温,第一温度工况的温度为T1。根据本发明能在正常工况下使得载冷剂先通过散热器散热,起到预制冷的作用,防止出现压缩机磨损的情况,提高制冷效果,保证压缩机的正常启动,还能降低系统的能耗。

    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冷系统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515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10908.7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冷系统和存储介质,在制冷系统中冷凝器的出口处设置有储液罐,在压缩机与储液罐之间还设置有旁通管路,旁通管路上设有旁通阀;该方法包括:根据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以及用于为冷凝器释放热量的空气的温度,控制旁通阀的开度。该方案,通过在压缩机出口与储液罐之间设置旁通管路,根据压缩机吸排气压力和用于为冷凝器散热的空气温度控制旁通管路上旁通阀的开度,进而调节冷凝侧与蒸发侧的压差,使压差处于合适的范围,保证压缩机的稳定运转,提高了制冷系统的稳定性。

    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655797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13655.5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空调。该方法包括:确定步骤,在空调的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且当前的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的情况下,确定空调当前的吸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值;获取步骤,在吸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小于第二温度值的情况下,获取换热器的感温包的温度值,在换热器的感温包的温度值小于第三温度值的情况下,开启电加热带;执行步骤,在吸气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值的情况下,不开启电加热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室外机底盘的电加热带的开启控制的不合理,导致的能耗浪费的问题。

    车载空调的冷媒不足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353291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556644.8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的冷媒不足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车辆,该方法包括:在车外温度大于车内温度的情况下,控制车载空调进入制冷模式,车外温度为车载空调所在车辆的外部的环境温度,车内温度为车载空调所在车辆的内部的环境温度;在车载空调处于制冷模式的运行时长达到第一预定时长的情况下,获取过热度、饱和温差、车载空调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和过冷度,饱和温差为车载空调的蒸发器的蒸发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与目标饱和温度的差值;在过热度、饱和温差、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和过冷度中至少两个在对应的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车载空调的冷媒不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凭经验判断车载空调的冷媒不足导致误判频繁的问题。

    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294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4113.2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提供了一种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控制步骤:判断空调是否满足第一设定条件;若是,则控制空调不进入吹余热模式;第一设定条件包括以下情形:空调的运行模式为非制热模式、空调的压缩机未启动、空调的内风机未启动、内环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冷凝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当判断空调满足第一设定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情形,视为空调满足第一设定条件。本发明优化了判断和控制空调不进入吹余热模式的第一设定条件,从而能够快速判定某些条件下直接不进入吹余热模式,进而能够精准判断空调是否需要进入吹余热模式,避免出现吹冷风的情况,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用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553462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05349.7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车用空调,该方法包括:在目标空调进入制热模式时,启动所述目标空调的防冷风模式,且启动所述目标空调的压缩机,直到所述压缩机启动第一预设时间后,检测所述目标空调所在区域外的第一环境温度和所在区域内的第二环境温度;根据所述第一环境温度和所述第二环境温度控制所述目标空调的防冷风模式。本申请根据空调所在区域外的第一环境温度和所在区域内的第二环境温度,对空调的防冷风模式进行控制,避免了现有的空调因无法快速响应退出防冷风模式,导致用户误吹冷风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