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轧制强变形工艺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2745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1179467.9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轧制强变形工艺,对板材进行多道次循环多向轧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送料机构将板材沿送料方向送入第一对轧辊之间,板材的厚度变薄、宽度尺寸增加;板材继续沿送料方向送入第二对轧辊之间,第二对轧辊两侧相对设置有一对侧旋轮,板材的宽度和厚度尺寸恢复至初始尺寸,第一道次多向轧制完成;然后重复第一道次第一工序,最后用表面交替设有凸起和凹槽的第四对轧辊进行轧制,该轧辊能够使板材在轧制过程中局部区域发生反复减薄和增厚的循环变形。本发明通过对板材进行整体多向循环变形轧制和局部循环变形轧制,可以获得晶粒细化程度较高且分布均匀的优良组织,显著提升了板材的综合性能。

    一种高塑性锆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895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688588.9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塑性锆合金,其是由锆与钒按质量百分比:Zr 99.5~99.9、V 0.1~0.5组成的合金;其制备方法主要是:在振动搅拌器中混合均匀后放置在真空悬浮熔炼炉中熔炼,将反复熔炼的铸锭表面涂覆高温抗氧化剂,然后在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后对其进行开坯墩拔,开坯锻造完成后在合金锭表面再次涂覆高温抗氧化剂,将其放入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后对其进行精锻,精锻完成后将合金棒空冷至室温,对锻造完成的合金棒按条件进行加热保温水淬和去应力退火热处理后得到最终的高塑性锆合金。本发明产品具有高塑性、耐腐蚀、抗辐射和低密度等优良的力学和理化性能;制备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并且极大的拓展了锆合金在核工业和航天工业上的应用范围。

    一种提高金属锆塑性和力学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4830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610555796.6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金属锆塑性和力学性能的方法,其主要利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熔炼制备锆硼合金铸锭,硼的质量百分比为0.3~0.8,其余为Zr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然后对合金铸锭进行轧制,轧制温度为800℃,采用多道次变形,每次压下量为2.5mm,合金的最终变形量达到75%,最终轧制厚度为6mm,最后一次变形后,空冷至室温,将经过轧制的合金进行最终的退火处理,在管式真空炉中用氩气保护加热,在600‑90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1.5小时后随炉冷却到100℃以下从炉中取出进行空冷,制得锆硼合金。本发明工艺简单,有效地提高了金属锆的强度和塑性,其最佳室温抗拉强度比纯锆提高了28.64%,其最佳延伸率比纯锆提高了53.57%。

    一种控制晶粒等轴化提高Ti20Zr6.5Al4V合金塑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1538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610512066.8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控制晶粒等轴化提高Ti20Zr6.5Al4V合金塑性的方法,其主要是将Ti20Zr6.5Al4V合金棒材切成圆锭并清理干净;放入电阻炉中加热至950~1050℃,保温20~40min,取出后迅速放入水中淬火;然后将合金锭加热至750~900℃,保温时间小于5min,取出后用双辊轧机进行轧制变形,轧制速度为0.3~0.6m/s,单道次压下量为0.5~2mm;如此重复加热‑轧制5~20次,直至变形量达到60%以上,空冷至室温;再对合金加热后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750~850℃,保温1~12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本发明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显著地提高了合金的塑性。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钛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1525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25184.4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4/00 C22C1/02 C22F1/183

    Abstract: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钛基合金,它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Zr:5~20、Al:3.3~4.7、B:0.005余量为Ti元素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合金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将上述原材料放入电弧熔炼炉中反复五遍熔炼成铸锭,将合金铸锭加热到890℃~930℃并保温0.5~1小时,进行多道次轧制变形,每道次轧制后,将其加热至相应的轧制温度,保温5~10分钟,直至轧制成5mm的合金板,其最终变形量为65%~70%;再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最终轧制温度,保温1分钟后迅速放入水中进行淬火,待合金板冷却后取出,制得高强度耐腐蚀钛合金。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制得的钛合金比传统钛合金的力学、耐腐蚀性能更加优异,更宜作为钛基合金结构材料。

    一种提高金属锆塑性和力学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4830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55796.6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6/00 C22C1/02 C22F1/186

    Abstract: 一种提高金属锆塑性和力学性能的方法,其主要利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熔炼制备锆硼合金铸锭,硼的质量百分比为0.3~0.8,其余为Zr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然后对合金铸锭进行轧制,轧制温度为800℃,采用多道次变形,每次压下量为2.5mm,合金的最终变形量达到75%,最终轧制厚度为6mm,最后一次变形后,空冷至室温,将经过轧制的合金进行最终的退火处理,在管式真空炉中用氩气保护加热,在600‑90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1.5小时后随炉冷却到100℃以下从炉中取出进行空冷,制得锆硼合金。本发明工艺简单,有效地提高了金属锆的强度和塑性,其最佳室温抗拉强度比纯锆提高了28.64%,其最佳延伸率比纯锆提高了53.57%。

    一种多向轧制强变形工艺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2745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179467.9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向轧制强变形工艺,对板材进行多道次循环多向轧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送料机构将板材沿送料方向送入第一对轧辊之间,板材的厚度变薄、宽度尺寸增加;板材继续沿送料方向送入第二对轧辊之间,第二对轧辊两侧相对设置有一对侧旋轮,板材的宽度和厚度尺寸恢复至初始尺寸,第一道次多向轧制完成;然后重复第一道次第一工序,最后用表面交替设有凸起和凹槽的第四对轧辊进行轧制,该轧辊能够使板材在轧制过程中局部区域发生反复减薄和增厚的循环变形。本发明通过对板材进行整体多向循环变形轧制和局部循环变形轧制,可以获得晶粒细化程度较高且分布均匀的优良组织,显著提升了板材的综合性能。

    一种压力检测方法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92911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711190627.8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压力检测领域,为一种压力检测方法,包括:设置多个垫片,内置有无源射频标签,中间设置有螺孔用于与需要安装的螺栓相匹配;设置FRID读写器,在10X10米的范围内设置一个FRID读写器;设置服务器,与FRID读写器通讯,并存储每个垫片对应的螺栓的位置信息与压力信息;采用无线接收装置,与服务器通讯,并通过GPS将无线接收装置位置传递至服务器内。解决现有的螺栓螺母检测困难或者耗时耗力的问题,方便寻找异常压力值的螺栓,能够及时的排查问题,并节省人力。减少出错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