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刚柔混合多臂救援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184407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1463.4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刚柔混合多臂救援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升降机构、执行机构、上罩和侧挡板;所述升降机构可以相对于行走机构由直线驱动装置驱动沿竖直方向移动,多组托抱装置固定连接于升降机构的下方,且所述工作臂末端设有主动减阻装置;工作时,所述行走机构移动到被救援对象上方,所述升降机构下降至合适位置,所述工作臂按照设定轨迹伸展抱起伤员,所述升降机构上升后离开救援现场。本发明通过变异剪叉组件的设计,发明了一种兼具大承载能力和高安全性、柔顺性的救援机器人,针对平躺姿态无法自主移动的受伤被困人员,实行安全救起并转移的救援任务。

    一种气压驱动刚架承载救援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9129518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1226843.8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压驱动刚架承载救援机器人,包括主机架、调整装置和工作臂;所述主机架上方设置有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由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一直线驱动器和第二直线驱动器组成,下端与主机架固定连接;所述主机架下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3套工作臂,左右两侧为对称布置;所述工作臂由第三直线驱动器、摆动刚架、滑动刚架、减阻辊和驱动气囊组成,上端与主机架转动连接,在直线驱动器和驱动气囊的驱动下可分别实现摆动和伸缩,配合减阻辊完成救援作业。本发明采用刚架承载可满足负载要求,采用气压驱动有效保证了救援的安全性。

    一种自爬升井道作业平台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9943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05013.1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爬升井道作业平台,包括上支撑装置、下支撑装置、光轴和提升装置,光轴两端分别连接提升装置上平台和提升装置下平台,提升装置下平台通过光轴丝母与光轴连接,位于中间的光轴为滚珠丝杠,与滚珠丝杠连接的光轴丝母连接有减速装置和伺服电机;上支撑装置包括与提升装置上平台活动连接的两组支撑部,每组支撑部分别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底部通过转轴连接有墙体紧贴板,支撑部与提升装置上平台之间以及两组支撑部之间分别连接有电动缸;下支撑装置包括与提升装置下平台底部活动连接且对称设置的两组支撑部,且上支撑装置结构与所述下支撑装置结构相同。本发明提供的自爬升井道作业平台,成本低、效率高和安全性好。

    一种用于安装电梯导轨的自爬升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920544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405011.2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4 B66B1/285 B66B7/02 B66B11/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安装电梯导轨的自爬升机器人,包括爬升动平台、工作动平台、长方体的框架和PLC控制单元,框架由下至上依次固设有第一平台、第二平台、第三平台和第四平台,竖直设置的丝杠的顶端与第四平台固连,丝杠的底端与第一平台固连;爬升动平台和工作动平台上分别设置有与丝杠配合的丝母及能够驱动丝母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带轮箱,工作动平台位于爬升动平台上方,爬升动平台和工作动平台均与框架滑动连接,且爬升动平台和工作动平台均只能够在竖直方向滑动。本发明用于安装电梯导轨的自爬升机器人能够自动完成井道测量和导轨安装任务,同时能够在电梯井道内进行自爬升。

    绳牵式变刚度柔性抓手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8690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07236.5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绳牵式变刚度柔性抓手,其包括驱动组件、连接组件、变刚度抓取单元、驱动绳索和传感器组件。变刚度抓取单元外形呈夹具一样固定再连接组件上,驱动绳索将变刚度抓取单元和驱动组件相连,在驱动绳索的拉动下变刚度抓取单元实现张开与闭合,根据传感器组件感知的被抓物体硬度属性对变刚度抓取单元进行刚度调节,最终实现物体抓取。本发明结构控制简单,且抓取单元能够以较大的接触面积对物体进行包络抓取,故该柔性抓手具有抓取自适应强、抓取精准性好的特点,能够应用于多种物体的抓取。

    自适应变刚度柔性抓手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4775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303675.X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变刚度柔性抓手,其包括第一固定圆盘、第二固定圆盘、第一转动圆盘、第二转动圆盘、隔离圆盘和旋转收缩体,第一固定圆盘与第二固定圆盘螺纹连接,且第二转动圆盘和隔离圆盘均与第二固定圆盘螺纹连接,第一转动圆盘与第二转动圆盘螺纹连接,且旋转收缩体呈双层筒状,旋转收缩体的外层固定设于第一固定圆盘和第二固定圆盘之间,旋转收缩体的内层固定设于第一转动圆盘和第二转动圆盘之间。本发明采用缠绕方式对工件进行抓取,旋转收缩体的外层固定于两个固定圆盘之间,通过转动旋转收缩体的内层使得旋转收缩体产生径向的收缩变形,同时具有一定弹性和自适应的旋转收缩体可以很好的包覆紧贴物体表面,实现工件的柔性抓取。

    一种多分支可变形的机器人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41445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010814141.2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分支可变形的机器人保护装置,包括内侧固定连接框架、外侧受力检测框架、测力分支机构、双向传力机构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测力分支机构和双向传力机构分别对应的连接在内侧固定连接框架的外侧和外侧受力检测框架的内侧之间,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在双向传力机构的外端部。本发明可根据需要安装在机器人相应的位置,当发生碰撞冲击时,外侧受力检测框架可进行相应移动,经连杆将力传递至滑块,滑块拖动双向传力机构使气囊发生形变,实现缓冲并将力值转化为气压值,再经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压并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单元进行运算控制,从而保障机器人安全正常运行;本发明具有多分支可变形和可感知三维碰撞力的特点。

    一种基于等容积变化原理的软体变刚度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863804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0482409.X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等容积变化原理的软体变刚度机器人,可充气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圆形均匀分布的三个充气膨胀孔,在可充气外壳的两端的内部设有螺纹,前固定端和后固定端外壁设有螺纹,前固定端、后固定端分别与可充气外壳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弯曲装置包括可充气外壳、防径向膨胀线圈和内圈隔离鞘,刚度调控装置由输电线圈、C形薄膜、可伸缩金属管、磁流变液组成,输电线圈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前固定端、后固定端的外部,C形薄膜嵌在可伸缩金属管内侧槽口内,磁流变液设在C形薄膜内部。本发明整体为柔性,实现机器人连续的刚度控制,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能够实现机器人的锁定,能够实现柔性和刚性之间的灵活调节,用于定位和固定物体等操作。

    一种多分支可变形的机器人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4144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14141.2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分支可变形的机器人保护装置,包括内侧固定连接框架、外侧受力检测框架、测力分支机构、双向传力机构和气压传感器;所述测力分支机构和双向传力机构分别对应的连接在内侧固定连接框架的外侧和外侧受力检测框架的内侧之间,所述气压传感器设置在双向传力机构的外端部。本发明可根据需要安装在机器人相应的位置,当发生碰撞冲击时,外侧受力检测框架可进行相应移动,经连杆将力传递至滑块,滑块拖动双向传力机构使气囊发生形变,实现缓冲并将力值转化为气压值,再经气压传感器检测气压并输出电信号至控制单元进行运算控制,从而保障机器人安全正常运行;本发明具有多分支可变形和可感知三维碰撞力的特点。

    刚柔软混合动态可变形六维力感知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754364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0705799.8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刚柔软混合动态可变形六维力感知机构,属于传感器领域,其包括上平台,下平台,连接上、下平台的三条可变形测力分支及置于上平台之上的三轴转台,下平台为固定平台,其边缘附近设有三组结构相同、分布均匀的边缘支撑柱,每组分别包括两个不等高的边缘支撑柱,两个边缘支撑柱间设有一根导轨,每根导轨各与一条可变形测力分支相连,可变形测力分支上设有激光式位移传感器,三轴转台上分别设有角度传感器和扭簧,机构外侧设有包裹软膜。本发明可在软接触条件下实现六维力感知,在测量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变形,且力的输入输出映射关系保持恒定不变,即实现大变形恒力传递测量;同时具有结构对称,制造方便,便于系列化生产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