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底壳及发动机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529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124844.1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油循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底壳及发动机。该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和环形挡板组件,环形挡板组件设置于油底壳本体的底部,且所述环形挡板包括连通环形挡板组件内外的流道。该油底壳通过在环形挡板组件上设置流道,使得在油底壳本体和环形挡板组件之间的机油能够通过流道而被集滤器吸入,进而完成机油的循环。同时通过设置环形挡板组件环设于集滤器的吸油罩外部,使得在颠簸和倾斜状态时,环形挡板组件能够储存一定的机油量,以供集滤器吸到机油,避免机油泵出现空转的情况,有效地延长了机油泵的使用周期。

    一种油底壳油量计算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496192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0660423.0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底壳油量计算方法及车辆,本发明提供的油底壳油量计算方法,基于发动机的安装倾角、车身的倾斜方向、车身的倾斜角度确定因这三个因素造成的油量变化量,油量变化量指的是油底壳实际油量与车辆处于水平状态时电子机油尺测量的当前机油液位所对应的油底壳油量之差,由车辆处于水平状态时电子机油尺测量的当前机油液位对应的油底壳油量和油量变化量计算油底壳的实际油量,提高了油底壳油量测量的准确性。

    一种燃油滤清器座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82668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711466588.X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油滤清器座。所述燃油滤清器座包括座体和设于座体上的手动油泵,手动油泵包括手柄、压盖和膜片,手柄设于手动油泵外侧;压盖包括盖头和与盖头连接的盖板,盖板固定于座体上;膜片与手柄连接,且设于盖板的内部;手柄相对于盖头处于第一位置时,手柄能够相对于盖头上下滑动;处于第二位置时,手柄相对于盖头轴向锁定。本发明通过在手动油泵的压盖上设置能够锁紧手柄的凹槽,使得在发动机正常工作状态时,手柄对膜片实现锁紧,不会导致膜片自主动作,从而解决了现有膜片泵的膜片易出现疲劳损坏的问题。(56)对比文件FR 1278042 A,1961.12.08FR 2517378 A1,1983.06.03FR 880242 A,1943.03.17JP 2005061384 A,2005.03.10JP 2009068396 A,2009.04.02JP H09133059 A,1997.05.20SU 1318716 A1,1987.06.23US 3358610 A,1967.12.19WO 2004063003 A1,2004.07.29WO 2010114829 A1,2010.10.07仇博.解锁手动泵在矿用车辆上的应用《.煤矿机电》.2016,(第2期),全文.

    一种油底壳油量计算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496192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60423.0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底壳油量计算方法及车辆,本发明提供的油底壳油量计算方法,基于发动机的安装倾角、车身的倾斜方向、车身的倾斜角度确定因这三个因素造成的油量变化量,油量变化量指的是油底壳实际油量与车辆处于水平状态时电子机油尺测量的当前机油液位所对应的油底壳油量之差,由车辆处于水平状态时电子机油尺测量的当前机油液位对应的油底壳油量和油量变化量计算油底壳的实际油量,提高了油底壳油量测量的准确性。

    一种滤清器真伪判断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36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605570.8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伪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滤清器真伪判断方法,该滤清器真伪判断方法包括:确定发动机转速;判断发动机转速是否大于设定转速;若是,则智能防伪系统开始进行滤清器真伪识别;若否,则智能防伪系统处于停机状态。该滤清器真伪判断方法中,防伪控制器在发动机转速大于设定转速时才发出电磁波,防伪控制器在发动机转速不大于设定转速时处于停机状态,不向外发出电磁波,在进行整车放行试验中的测试整车电器件对外发射的骚扰电磁波是否满足要求这一项时,由于此时发动机转速不大于设定转速,防伪控制器不发出电磁波,能够顺利通过整车放行试验,满足智能防伪系统批量应用的需求。

    一种油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8425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359277.X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油尺,包括: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沿第一方向同轴插接;第一分段连接有手柄,第二分段为管头,或者,第二分段连接有手柄,第一分段为管头;第一分段的周向表面设有按键,第二分段的周向表面设有凸台,按键绕第二方向延伸的轴与第一分段转动连接,以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切换,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当按键处于第一工位时,按键与凸台卡接,当按键处于第二工位时,按键与凸台分离;第一分段与按键之间还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一弹性复位件用于为按键提供由第二工位向第一工位转动的回复力。

    一种油底壳及发动机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5291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124844.1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油循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油底壳及发动机。该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和环形挡板组件,环形挡板组件设置于油底壳本体的底部,且所述环形挡板包括连通环形挡板组件内外的流道。该油底壳通过在环形挡板组件上设置流道,使得在油底壳本体和环形挡板组件之间的机油能够通过流道而被集滤器吸入,进而完成机油的循环。同时通过设置环形挡板组件环设于集滤器的吸油罩外部,使得在颠簸和倾斜状态时,环形挡板组件能够储存一定的机油量,以供集滤器吸到机油,避免机油泵出现空转的情况,有效地延长了机油泵的使用周期。

    燃油回油设备、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4787761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22933438.9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油回油设备、发动机系统及车辆,所述燃油回油设备包括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端与发动机连接,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与油箱连接;所述回油管包括第一回油支路管和第二回油支路管;所述第一回油支路管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第一回油支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第一回油支路管上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回油支路管连接;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第二回油支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回油支路管套装在所述进油管的外侧,所述第二回油支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油箱连接;即通过设置在进油管外侧的第二回油支路,实现了利用回油余温对油管加热,避免柴油凝结的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发动机的能量。

    油标尺组件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743589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524860.9

    申请日:2020-11-04

    Inventor: 纪晓伟 范宁霞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标尺组件,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密封圈的固定效果不好,油标尺容易从油尺管内脱出的问题。油标尺组件包括油尺管和插在油尺管内的油标尺,油尺管和油标尺之间设有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包括卡槽和卡在卡槽内的卡接件,且卡接件可沿油尺管的径向弹性伸出或缩回;卡槽设置在油尺管的内壁上,卡接件设置在油标尺上;或卡槽设置在油标尺上,卡接件设置在油尺管的内壁上。卡接件卡入卡槽后不能相对卡槽移动,因此与卡接件连接的油标尺和设置有卡槽的油尺管之间也不能发生相对移动,或者与卡接件连接的油尺管和设置有卡槽的油标尺之间不能发生相对移动,更有效地防止了油标尺从油尺管脱出的情况。

    发动机及车辆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510781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2104273.4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及车辆,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发动机倾斜时机油容纳腔中的机油容易进入曲轴箱,造成曲轴搅油,导致发动机功率降低的问题。发动机包括机体、油底壳和加强板,机体的底部设有开口,加强板覆盖在开口上,油底壳连接在机体的底部且罩住加强板,加强板、机体和油底壳共同围成机油容纳腔,加强板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只允许机油由开口流向机油容纳腔。与在加强板上设置漏孔相比,在发动机抖动或者倾斜时,容纳腔内的机油不会经开口进入到机体内,以免机油影响发动机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